別再隨口對孩子說這句話了,影響足以毀一生
2022/10/03

01

前陣子,帶孩子在醫院里看病,遇到一個5歲多的男孩查血。

輪到他扎針的時候,小男孩哇哇地哭,死活不肯上前。

他的媽媽說: 「不疼的,不疼的,寶貝。」

護士也說: 「一點兒都不疼,真的。」

可小男孩仍然賴在地上。 他爸爸有些生氣了,吼道: 「你怎麼這麼膽小?不就是扎一下嗎?!」

小男孩頓時哭得更大聲了,現場那叫一個慘烈。

這些大人勸小孩的話,是不是聽來很熟悉?大多數父母面對一個退縮的小孩,可能都會奉上這麼一句。

可是多有趣啊,針明明是扎在孩子身上啊,說不痛的卻是大人。

中秋節,我家的團聚家宴上,小蕓姐和她女兒不知怎麼就爭吵了起來。

吵著吵著,11歲的女兒突然尖叫了一聲。

一個長輩盯著女孩說:

「孩子,你不能這樣,不禮貌。」

那個女孩滿臉通紅,攥緊拳頭,眼睛里的憤怒似乎被這 句話點著了:

「你們一直說,我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可我做不到!我就是恨媽媽,我就是要讓她不舒服!」

一桌子的人都傻了眼。

聽到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你會跟孩子說什麼? 大部分人可能會去勸:孩子,你怎麼能這樣說話?她是你媽媽啊,你媽媽是愛你的!

幸好沒人這麼說。

在所有人都僵住的那一刻,一個阿姨柔聲道:

這話一說完,小女孩一下子繃不住了,眼淚刷刷往下淌。

好像一頭戰斗力滿格的小獸,瞬間就丟盔棄甲了。

02

當孩子有情緒,甚至不聽話的時候,為什麼我們說的話反而會讓孩子的情緒加重,讓困境更難處理?

作為父母,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我們錯就錯在看不見、甚至藐視孩子的感受和情緒。

幾個大人陪孩子打針,為何都不能成功?因為他們的言語里,全都是 「你不該害怕」「你怎麼能這麼膽小」這樣的 不接納信息。這種信息只加重了孩子的無助感,強化了孩子的糟糕體驗,對于解決孩子內心承受著的情緒負擔,毫無助益。

那麼,第二個故事中,為何旁邊阿姨的一句 「她委屈啊」 就化解了孩子的憤怒?

因為孩子的情緒,被看見了;她的行為,被理解了。

這個女孩小時候被父母始終丟在老家,由親戚撫養。 她在親戚家受了很多的委屈和傷害。如今,她的很多行為習慣問題以及情緒問題,都源自曾經的這個經歷。

她恨爸爸媽媽。她很痛苦,也要讓大家一起痛苦。

她說出的那句「我恨媽媽」,其實像一把刀。那把刀就是當初父母親手插在她心口的,如今她拔出來,再插到父母身上去。

如果她的委屈、憤怒和悲傷不被看見,不被接納,不被安撫,那麼這個孩子身上的毛刺將永遠難以撫平,父母永遠難以真正靠近自己的孩子。

孩子和父母一直沖突不斷,原因無非是:一個沒被溫柔對待、沒被看見;一個高高在上、忽視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應該有的感受。

可惜,現實中,當孩子不聽話,或者言行不太符合自己的意愿時,很少有父母會對孩子的困境,會發自內心地說出那句 「她委屈啊」

更多時候,他們會使用那個打針孩子的父親的句式。

你怎麼能這樣?

你怎麼能那樣?

你應該這樣。

你不該那樣。

我們把這種句式用得極為嫻熟,還覺得自己這樣教育孩子真的是用心良苦,正確無比。

殊不知, 這是一個我們最常用、卻又最容易把孩子推遠的句式。

比如,一個媽媽看到兒子對奶奶發脾氣。

媽媽說: 「你怎麼可以對奶奶生氣呢?這是不對的。」

媽媽這麼說,錯在哪里呢?

錯在規勸行為的同時,否認了孩子的情緒。

所以她規勸了這一次,孩子下次還會繼續沖老人發脾氣。

比如,一個爸爸輔導女兒寫作業,女兒總也學不會,還嘀咕說: 「爸爸你太兇了。

可爸爸說 :「你怎麼沒一點上進心?爸爸這都是為你好!」

爸爸的回應,其實就是在否定女兒的感受。

女兒會覺得,我怎麼說爸爸都不會聽,怎麼努力表達爸爸都看不見。于是她干脆切斷了跟爸爸的鏈接,以表達自己的抗拒。

最后的結果就是,父女倆關系更僵,更加無法溝通。

所有這些例子,最大的問題就在于: 孩子表達心情的時候,做父母的沒有去接納,相反,還去否定孩子,認為他 不該 有這樣那樣的感受。

03

若孩子一直被這樣對待,會怎樣?

我不止聽一個咨詢師朋友這樣感慨說:

他們在咨詢室遇到的來訪者,都是情感上的「低能兒」。有的來訪者只敢哭泣,卻無力表達憤怒;有的來訪者只敢生氣,卻無法觸及心底的悲傷和脆弱。

這些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

當一個孩子不被允許反抗和說「不」,他就學會了放棄自己的意志,壓抑掉自己的不滿;當一個孩子不被允許哭泣,他就學會了壓抑自己很脆弱的那部分。

有的人,甚至和自己所有的情緒都失去了聯系。

描述自己的困境時,他只能描述一些事情,卻無法說清自己的情緒和感覺。

遇到這種來訪者,咨詢師往往就不會問感受了,改問:

為什麼這樣問?

因為在成長過程中,人的情緒和感受會儲存到身體里。遇到刺激源,它會慢慢地表達出來。

如果一直不能用語言表達,就會用疾病去表達。

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因為作業寫不好總被批評。她但凡抗拒,母親一句「你應該怎樣……不該怎樣……」就擋了回去。

當母親這樣對待她,當時母親的臉,母親的言語態度,以及她那個境況下相應產生的羞恥感、無力感、挫敗感,就像一些編碼,一點點編輯進她的大腦里,隱藏在身體的各個角落。

后來,每次母親再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她、批評她時,她就會嘔吐。

甚至有時母親不在家,她一坐到書桌旁,也會感覺有一種無力、挫敗、難受感將她抓住,然后立即沖到廁所嘔吐起來。

成年后,母親來幫她看孩子。

她以為自己做了母親,正好能借此機會修復跟母親的關系。

可是,面對她照看孩子的笨拙,母親又開始數落起來:「你應該怎樣……不該怎樣……你怎麼能這樣......」

她的嘔吐又回來了......

所以,我的朋友后來說: 一遇到做不好的事,就會覺得忐忑,胃部不適,滿心羞恥,想逃跑,整個人都會陷入抑郁狀態。

這都是經年日久的情緒積壓的結果。

04

一個孩子的情緒不被看見、認可,長期被父母壓抑,對成年后的影響有多大?

有的人任由情緒將自己打垮。

也有的人,會把情緒統統發泄出來。他自己倒是爽了,但是與他親近的人,卻非常非常不舒服。

無關的人不愿意忍受,可能就遠離你了。

可有一個人,卻是逃不掉的,那就是你的孩子。

于是,我們作為受害者,再又制造新一代的受害者。

糟糕的情感困境,就在一代又一代間不斷沿襲。

到底要怎麼樣做,才不至于親手養出有情緒問題的小孩?

如何讓情緒困境到我為止?

親子沖突之時,盡量避免使用「你應該」「你怎麼不」「你必須」……之類的句子。

處理親子沖突時,很多父母容易陷入「恨鐵不成鋼」的憤怒,于是很容易將「你應該」「你必須」之類的句子脫口而出。

特別是現在的輿論追捧「強大」,于是我們會反復告訴孩子「你 應該 要強大」。

我們似乎以為,只要這麼一說,孩子就能夠變得自給自足,刀槍不入。 殊不知,當我們鼓吹一個部分的時候,無形中就傳遞出了這樣一個訊息——我們抑制與它相反的部分:比如說,我們抑制了強大所對應的那一份弱小。

孩子就會知道:傷心/難過/害怕/恐懼/無助……都是糟糕的;我是不好的。

所以, 請不要輕易去對孩子的言行做「引導」

是的,如果孩子的某些言行令你困擾,克制住「教導」 的沖動,不做反應,也許就是最好的反應。

畢竟,孩子的許多行為原本是不需要去關注的。

因為很多問題,不是真的問題,而是父母認為有問題。

盡可能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

哪怕孩子的一些言行的確不妥,父母有引導和約束的需要,也請盡量先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

多蹲下來,去真正允許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情緒。哪怕孩子的情緒,會給我們帶來困擾。

若你通過打壓的方式想跟孩子的情緒對抗,它一定還會在別的地方冒出頭來,還會給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帶來更大困擾。

所以,不如就在此時此刻,就在你遭遇孩子情緒的當下,試著放下你對孩子情緒的那個抵觸,那份對抗。

當你真的去接納了,去聽了,你一定會發現,得到理解的孩子,自己就能把問題給妥當解決了。

多用語言給情緒情感命名。

有時候,孩子情緒遲遲不退, 父母需要學會用語言去給孩子的情緒命名,比如:

我看到,你生氣了;

我明白,你覺得很傷心;

我在猜,你是不是很難過,因為……

語言是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的情緒符號化。

當孩子的情緒被父母這樣符號化命名, 混沌的情緒就能變得清晰,孩子進而獲得掌控情緒的可能性。

可是,如果做父母的自己都存在情緒上的問題,無法與孩子共情,那麼建議你去拿一張紙,一支筆,把你所能夠體驗到的身體和心理感受記下來,然后朗讀它,從而提高自己的情緒能力。

如果這樣也很難做到,建議尋求心理咨詢。

最后,我想說,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孩子有太多的「為什麼不」以及「應該」和「必須」的要求,也許是你對自己太過于苛刻了。

你不夠接納自己,無法容忍某些問題的存在,所以才不能接納孩子。

對于這些家長,你們需要學會放松,需要放過你們自己,需要好好照顧好自己,需要接納自己,需要重新學著愛自己、關照自身。

親愛的,請記住,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什麼應該、必須、不得不。

對孩子如此,對你也如此。

—end—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吳京兒子叫「吳所謂」,看到趙麗穎兒子名字后,網友:在下輸了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