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可能擁有怎樣的人生,不是看父母有沒有錢,有沒有資源,有沒有文化。
而是看父母能不能給足孩子所需要的心理營養、動力支持,給孩子完整良好的性格,以及是不是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一位二本院校的老師,耗費14年時間,觀察走訪了4500多個學生家庭,寫出了一部紀實作品《我的二本學生》。
看完之后,我對其中的兩個孩子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們一個叫楊盛軒,一個叫冉辛追。
雖然同是這所二本學校的學生,但畢業后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楊盛軒小的時候,家境還不錯。
爺爺曾是一家藥品公司的黨委書記,提前退休后,爸爸頂職進了藥材公司,母親是一家腳踏車廠的員工。
可惜,好景不長。
盛軒上小學的時候,父母雙雙下崗,家境一下子從小康變成了困難。
為了生計,父母在家附近開了一家冰鮮檔口。
媽媽每天天沒亮就踩著腳踏車去拿貨,直到晚上6、7點鐘才回來。
回來以后,媽媽還要把帶回來又臟又臭的新鮮魷魚清洗干凈,以便第二天售賣。
因為忙碌,父母對他的生活和教育都鮮少關注。
他在上大學之前,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培訓班,也沒有夏令營。
除了專注地上課,他沒有任何的興趣愛好。
大學四年,他一直都是班里最安靜、最省心、最溫厚本分的一個,但他畢業之后的人生卻充滿了挫敗感。
畢業八年,他沒有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一個遠房表姐好心把他帶到一家淘寶網店工作,但他覺得這份工作太累了,又做圖片,又做運營,還要打包發貨,而且工資待遇低,人際關系復雜,實在太痛苦了。
他打心底里不喜歡這份工作,卻還是死扛了四年。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以網絡員的身份考進街道辦。
為了擺脫臨時聘請的身份,他連續三年參加考試,每次都是筆試通過,面試卻過不了。
最后一次,街道辦的領導過意不去,幫他在大領導前說了一句話,他才得以過關,成為一名民政專職人員。
盡管如此,他每月的到手工資也只有3900元,畢業八年,存款不到1萬元。
年邁的父母不僅享不到他的福,還得出去打零工維持日常開銷。
為了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他又開始執著于考證。
他始終保持著「兩年一證」的節奏,先后獲得了會計從業證、證券從業資格證、社工證、駕駛證等等。
後來,他又開始參加省考公務員招考,接連三年,年年參加,年年失敗。
他坦言自己很絕望,卻還是對考試的突圍心存幻想。
他說:「事業單位的截止期限是35歲,35歲之前,我每年都會參加考試。」
他看起來很努力,卻始終不知道自己的路該往哪兒走。
另一個名叫冉辛追的孩子,則比他幸運很多。
他出生在甘肅平涼涇川縣的一個普通家庭,爸爸在郵局上班,媽媽是下崗工人。
因為爸爸工作的原因,一家人總是頻繁地變動住所。
這就導致他的整個求學生涯幾乎都是在不斷的轉學中度過的,成績也一直都不是很好。
中考的時候,因為超常發揮,他意外考進了重點中學。
用他自己的話說來說,就是:
「自此就開始了我人生中悲慘的命運。」
整個高一,他的成績都是班里倒數第一,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
直到高二分科,他選擇文科后,才結束了倒數第一的命運,最終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
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進入大學后,他的優勢竟然逐漸顯露出來。
他心思細膩,為人樂觀,對父母也從無抱怨。
他有夢想,有目標,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他從小喜歡漫畫,可當他認清自己缺乏繪畫的天賦時,就果斷放棄繪畫,重回自己喜愛的文學世界。
臨近畢業,別的同學都在奮力找工作,他卻堅定地走上了考研的道路。
他的目標是復旦大學,不接受調劑。
所以他連續考了三年,終于成為了復旦的一員,人生也從此邁向了新的台階。
這兩個孩子,同樣是普通家庭出身,同樣讀的二本院校,一個把人生之路走得越來越迷茫,越來越逼仄,一個卻把人生之路走得越來越堅定,越來越光明。
到底是什麼,讓兩個同樣起點的孩子,走向了不同的結局?
為什麼那些小時候毫不起眼的孩子,卻能突然開竅,厚積薄發?
細扒他們的成長歷程和家庭教育,我找到了答案——
重視情感撫養,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
朋友曾說過一句話,我特別認同:
「從小被好好愛過的孩子,身體里儲存了安全、信任、溫暖、柔軟、愛和力量,長大后遇到什麼都可以面對。」
冉辛追的父母無論工作如何變動,都堅持把冉辛追帶在身邊。
在冉辛追的記憶里,媽媽很少有對他不耐煩的時候。
他從小喜歡閱讀,喜歡漫畫,媽媽就盡可能地滿足他,給他訂閱了很多很貴很好的雜志。
正是父母無條件的愛,讓他擁有了一顆篤定的內心和一路探索突破的勇氣,讓他成長得更自信,更從容,更有后勁。
相反,楊盛軒的父母忙于生計,只想著滿足他的物質需求,卻忽視了對他的陪伴和關注,讓他缺失了情感需求。
這樣的孩子很難有安全感和自信心,他們往往不敢嘗試、不敢改變。
楊盛軒就是這樣,看似乖巧,實則懦弱,看似「求穩」,實則害怕改變。
曾經看過這麼一段話:
「兒童必須懷有這樣的信念:
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賴的。
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生存的動力、勇氣和毅力。 」
重視對孩子早期的情感撫養,給足孩子童年所需要的愛與關注。
孩子才能擁有足夠的勇氣、信心和力量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自由地獨行于世。
給孩子一個好性格
記得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做過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
他們把1000個三歲幼童作為觀察對象,并把他們按照性格特征做好分類。
26年后,專家們通過對他們的性格對比后發現:
小時候「充滿自信」的孩子,長大后依然陽光、積極,領導欲強;
小時候「沉默寡言」的孩子,成年后要比一般人更善于隱藏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打擾別人,不敢從事任何可能導致自己受傷的事情;
小時候就「坐立不安」的孩子,成年后注意力分散,與其他人相比,他們更容易緊張并產生對抗情緒;
小時候「自我約束」能力強的孩子,長大后也會一樣自律。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性格,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
冉辛追性格里的沉穩、自信、堅定和樂觀,決定了他一定可以「心想事成」。
楊盛軒性格里的自卑、膽怯、消極和固步自封,注定了他會越走越艱難。
讓孩子擁有一個好性格,才是孩子人生取勝的真正關鍵所在。
能力培養,重點是好習慣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
「好習慣是在人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
冉辛追的父母從小就讓他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所以冉辛追愛上了文學。
父母對他的不干涉,又讓他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他始終有清醒的認知。
一位學霸媽媽曾跟我分享過:
「兒子從上學起,每天晚上都會做10道數學題練腦。
而且他一直都有整理錯題,分析總結知識點的習慣。
是這些好習慣幫助他成了學習的勝利者。」
事實證明,習慣是孩子人生最好的指導者。
一個好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也會成為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關鍵。
不吸食孩子能量,不去扯孩子后腿
冉辛追大學畢業后,無比堅定地想要報考復旦大學研究生,繼續追求自己的文學夢想。
他的父母不挖苦,不抱怨,不反對,全力支持他的決定。
他不接受調劑,連考三年,終于如愿以償,成了學校的一個「傳奇」。
而另外一個叫姚大順的孩子,也跟他一樣想要通過考研實現自己的哲學夢想,卻始終未能如愿。
大學聯考那年,姚大順在父母的干預下選擇了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
大學畢業,他想把考研當成自己實現理想的最后途徑,卻又不得不因為家庭的原因開始找工作。
由于內心深處的糾結,他始終無法愛上自己的工作。
畢業幾年,他一直在不斷地換工作。
顛簸幾年后,他重新決定考研,拾起自己的理想,迎來的卻是媽媽的嚴重不滿。
媽媽覺得他的選擇充滿了不確定性,想讓他追求穩定,去考公務員。
父母總是對孩子的人生指手畫腳,總是把自己對生活的不滿、焦慮和恐懼強加在孩子身上,這不僅會吸食孩子的能量,還會禁錮孩子的未來,把孩子逼成一個沒有自己思想的「工具」。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
「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而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父母的尊重和支持,才是孩子掌控人生的底氣和力量。
父母不扯孩子后腿,孩子才能活得更舒展、更自信、更幸運。
曾看到一段話印象深刻:
「在這個學歷貶值的年代,一個人是否能夠從一群人里脫穎而出,憑借的不再僅僅是一張文憑,更是前20年人生里家庭帶來的底氣和自己的能力。」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會帶有家庭的烙印。
父母童年的溫暖陪伴,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安全感、歸屬感和力量感。
父母對孩子習慣、性格、能力的培養,會為孩子的人生積蓄強大的力量。
父母的放手、尊重和支持,會讓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
這些,是孩子未來20年,甚至一生運氣的根本來源。
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做好孩子的陪伴者、支持者和引導者,才是父母最應該努力的方向。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