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的衰落。
表現為產量持續低迷,以及老一代幕后電影人創造力減退。
也包括演員梯隊的青黃不接。
但這并不代表香港電影的質量就一定在下行。
如果剝離時間的濾鏡。
也或許今猶勝昔。
比如即將上映的兩部電影,《風再起時》和《金手指》,或將可以代表香港電影的最高水準。
一邊是幕后團隊的新銳力量。
另一邊是大浪淘沙之后的極限電影人陣容。
故而一場巔峰之決。
或不日將至。
電影《風再起時》近日將在香港連續上映七場優先場次。
導演翁子光1999年入行,接觸到第一部電影是《花樣年華》,當時跟著程小龍學做音響效果,因為只是學徒,只能看著他們做,然后幫忙做雜事。
他的經歷也頗駁雜,在導演協會的編導班學習過,后來到楊紫瓊的電影公司做小工,給張藝謀寫過郵件,覺得張藝謀人很好,后來看到張藝謀因為電影《英雄》和《滿城盡帶黃金甲》被批評,幫張藝謀說話,結果被人罵。
后來做場記、混制片組,也做美術組小工,都是不起眼的小角色。
但他心里很有想法,看著一群人忙碌,卻萌生了一個問題,你們都在拍什麼?
這其實說明他骨子里有種批判性,所以后來做影評人,專門給香港電影挑刺,罵過香港很多電影公司,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2009年上映的《明媚時光》,本來這個劇本是想要賣出去,但兜兜轉轉沒有賣掉,后來去找許鞍華,許鞍華說這個電影用不了多少錢,你為什麼不自己拍?
所以世界很奇妙。
即便翁子光一直都很喜歡電影,也需要一個契機堅定自己的信心。
這部電影,用他的話來說,因為喜歡台灣電影,所以拍了很多定焦的鏡頭,有侯孝賢風格。
但拍了不到一半,請許鞍華看片,被批評了一通。
她說,「你的鏡頭又不遠,又不近,怎麼弄?這麼多業余演員,表演問題都在長鏡頭里暴露了。你要明白,香港的城市景觀跟台灣是不一樣的,要變通。」
電影怎麼樣暫且不論,侯孝賢是什麼風格?
他是一個重思想而非技巧的導演,長鏡寫實,冷靜敘事或可視作其標簽。
而《明媚時光》只是翁子光的一次嘗試,但其實可以窺見他對待電影的態度,也就是和他做影評人的初衷一樣,重點是態度、思考和表達。
所以后來就有了一波三折的電影《踏血尋梅》。
這部電影橫掃了2016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為了迄今為止,唯一拿走所有演技獎項的電影。
他的思考深度毋庸置疑,而這恰好是電影最核心的關鍵詞,因為真正的好電影,比拼的是思考的深度,而并不是技術的繁復與高級。
這又恰好正是電影《風再起時》的底蘊。
猶記得當年這部電影宣布開拍,港片影迷可謂群情振奮,更有人喊出「內地票房三十億」的豪言。
回頭來看,夸大其詞了。
自2012年內地井噴以來,迄今為止,全部中外電影加起來,在內地超過三十億票房的也僅有十五部,破十億票房的「純港片」也僅六部,也說明十億是絕大多數電影的一個「檻」,三十億則需要天時、地利和人和因素結合,缺一不可。
而這部電影為何被影迷如此青睞?
有四個因素作用。
其一來自導演翁子光,他以《踏血尋梅》橫掃金像獎,受到絕大多數影迷認可。
其二是2018年橫空出世的電影《無雙》,在當年國慶檔大發神威,豪奪12.74億票房,極大提振了港片信心。
其三是演員郭富城,他自《三岔口》之后,連續憑《父子》、《最愛》及《浮城大亨》奠定演技口碑,再憑《寒戰》、《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戰2》及《無雙》抵定商業地位,絕對堪稱十年內「最能打」的演員。
最后當然就是「神仙陣容」,翁子光、郭富城和梁朝偉,陣容堪稱完美,而手握香港影壇表演最具深度的兩個演員,這一次的翁子光,更難以估量會如何爆發。
真正的高手,總要交手一場。
這句話,尤其適用于郭富城與梁朝偉在大銀幕上的首度交鋒。
年代洪流、史詩意象,梟雄與手足,內斂與爆發。
這是一場巔峰之戰。
同樣的概念適用于《金手指》。
這部電影在近日登上《好萊塢報道者》AFM特刊,意味著提上了上映的日程。
導演莊文強雖然年齡比翁子光要大上不少,但入行很晚,很巧合的是,也是在1999年,一開始的方向就很明確,做編劇。
相對來講,他比較側重商業類型電影,比如喜劇《失業皇帝》、動作電影《東京攻略》和《特警新人類2》,再到《無間道》和《頭文字D》、《傷城》、《竊聽風云》等作品。
在2005年,以一部黎明主演的《情義我心知》,開始踏足導演生涯,但皆是與麥兆輝一起聯合導演,且很明顯居于輔助位置。
直到2010年,拍了一部《飛砂風中轉》,開始嘗試單飛。
當年拿到了金像獎新晉導演獎,但電影本身質量普通,有一點戲謔意味,并不見得突出。
其后他一邊繼續與麥兆輝聯合導演《竊聽風云2》、《關云長》、《聽風者》等電影,一邊修改早前寫好的《無雙》劇本。
到2014年,開始騰出手來籌備第二部單飛作品《無雙》。
這次一飛沖天,不但橫掃了金像獎,更獲得了空前的商業大勝,莊文強也從聯合導演的附屬地位,一躍而為炙手可熱的一線導演。
又三年后,獨立執導的電影《金手指》開機。
英皇電影投資3.5億。
就投資規模來講,基于劇情片的類型前提,可謂香港影史僅見。
電影加了一個宣傳上的概念,「《無間道》班底十八年后重聚」,而如果一直留意這部電影的影迷,會發現在2020年傳出的電影陣容并不是梁朝偉和劉德華,而是梁朝偉和謝霆鋒。
而當時的言論也并不友好,很多人認為廉政公署的電影題材陳舊,缺乏新意。
只不過在《無雙》的余威之下,這種質疑并不能站住腳,而隨著陣容更替為香港影壇頂級的雙雄組合,電影的期待值漸趨上揚。
同樣的情況其實也出現在了《風再起時》,四大探長的題材同樣并不新鮮,甚至此前王晶在短短幾年里曾經幾度翻炒。
然而題材其實從來都不會是什麼問題。
編劇與導演的手法、表演與創作的碰撞,才是電影的核心。
不過同樣很好奇,廉政公署與香港奇案的題材,莊文強究竟會呈現出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梁朝偉與劉德華十八年后再度聯手,誰人稱雄?
相對《風再起時》的史詩感,這部《金手指》更難揣度。
但不妨礙期待值同樣爆棚。
翁子光強調思考與深度。
莊文強極富創意。
在一眾前輩或走、或隱的當下。
他們擎起了港影大旗。
也有劉德華、梁朝偉和郭富城這三駕「馬車」。
迎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