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老師曾說:做媽媽,你需要學會在心上插把刀。
什麼叫「心上插把刀」?
就是能看著孩子吃苦,就算自己心疼到不行,也能站在他的身后,看著他蹣跚前行。
我們所說的「吃苦」,不是狹隘的「苦日子」,不是「受窮」,而是成長的苦。
稻盛和夫曾說:窮并不是吃苦,窮就是窮,吃苦不是耐受貧窮的能力。吃苦的本質,是長時間為了某個目標而聚焦的能力。
尤其孩子成長時,特別需要這種「吃苦」的能力。
他們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慢慢學,學習吃飯、學習走路、學習獨立入眠、學習系鞋帶、學習和人交往……學習的過程中,他們跌倒了、摔破皮了,被人欺負了,這些都是成長的苦。
被子疊得不整齊,幫他疊疊;鞋帶系不上,幫他系上;騎車摔倒了,幫他扶起來,看著孩子難過,去哄他、抱他……做一個為孩子遮風擋雨的媽媽很容易,但做一個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媽媽非常非常不容易。
作為媽媽,要承載自己的不舒服,承載自己內心的痛苦,陪伴著他長大,不是幫助他長大,這是對媽媽非常大的考驗。
為什麼很多父母要控制孩子?
就是怕孩子受苦。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電影《靈魂歌王》。
這部電影是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美國爵士樂以及搖滾樂人物雷·查爾斯一生的輝煌與傳奇。
雷·查爾斯是一個美國黑人音樂家,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美國喬治亞州小鎮上,但貧困并非他唯一的磨難,七歲時,他因青光眼而雙目失明。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眼睛瞎了的小查爾斯在家里到處撞,跑,不停地跌倒、摔跤,痛得實在受不了,他邊哭邊大聲叫著:「媽媽,媽媽,help me ,help me ,help me!」
他的媽媽站在房間的一個角落里,滿臉都是淚水,但她只是默默地看著兒子,一言不發。
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揣著自己的心,站在孩子的身后,默默地看著他跌倒,把擔心、焦慮、不信任轉化成放手,相信和鼓勵,這才是愛!這是真正的愛!這是更高層級的母愛!
但是,這并不容易做到。
在孩子求助的時候,媽媽的本能就驅使我們保護孩子,不讓他受苦。
例如,當孩子笨手笨腳地學做飯時,我們又怕他被切著手,又怕他被油崩了,焦慮又緊張,在一旁指手畫腳,最后孩子興趣全無,我們順理成章接手,還要說一句:「這孩子真嬌氣。」
放手,是在與我們的本能做斗爭。
你能不能做這樣的媽媽?
當孩子被欺負時,不是第一時間沖出去為他撐腰,而是將被欺負也視作為人生必不可少的經歷,鼓勵孩子學著自己勇敢面對,而不是躲在父母身后。當孩子失敗時,不是急不可耐地開始傳授經驗,幫他尋求幫助,而能「袖手旁觀」,看著他一次次跌到爬起,因為我們知道:失敗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寶貴的經驗,是成功腳下的磚。當孩子哭著來尋求幫助,不是急著為他解決問題,而是讓他再去試一次。……
有時,我們甚至覺得這樣的媽媽非常殘忍,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孩子?
可是,沒有父母完全能擋住的風雨,而擋住的風雨也許正是練就堅強翅膀的源泉,擋住了風雨,夭折了飛翔的翅膀。
每個孩子都必須承擔起自己生命的責任。
女孩要去國外讀書,媽媽想培養她自己學會做飯,不管去了哪里,都不至于餓肚子。可是剛開始,女孩寧愿不吃飯,不學也不做。
看著她這樣子,媽媽在旁邊,內心掙扎又煎熬,但是她想她得熬住,因為,她肯定不可能永遠陪著女兒,每頓飯都給她做好,誰都不可能,女兒將來是要自己照顧自己。
女孩終于愿意動手了,剛開始做得亂七八糟、一塌糊涂,媽媽忍住了插手的沖動,讓孩子盡情發揮。
後來,女孩越做越熟練,也找到了做飯的樂趣。
我們都想培養一個具有獨立自理生活能力的孩子,這個能力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而做的過程,開始是踉踉蹌蹌,做得勉勉強強,然后比較熟練,最后非常地嫻熟。
這個過程,媽媽就要熬得住。
做一個讓孩子高興、自己內心舒服的媽媽是非常容易。
可是,順風順水和舒舒服服不會給人帶來成長,孩子也是在跌跌撞撞、經歷各種體驗中才能羽翼豐滿。
因為沒有一種能力純粹是在歡樂和愉悅中產生,面對風雨的能力都在痛苦和挫敗中培養起來的。
現在不吃苦,將來準辛苦。
孩子成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媽媽如何判定何時支持何時放手呢?
每一個當下,回到成長的目標:我這麼說、這麼做,到底對孩子的成長有沒有幫助?
如果有幫助,即便你當時心里非常難受,但是當想到孩子將來能夠獨自生活,這個苦就要自己吃下來。
這個苦也是你作為媽媽必受之苦,也是孩子成長一定要經歷的。
每個孩子剛開始蹣跚學步,如果摔倒了,馬上扶一下,每一次都這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走路。
路肯定是要他自己走,我們肯定不能一直抱著孩子,幫他走完所有的路,你抱著的孩子,永遠都不會走路的。
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的每一件事,都有一個蹣跚學步的過程。
父母要幫助孩子接納心理上蹣跚學步的過程,幫助他在成長路上更有耐性和韌性,一步步走向成熟獨立。
一個真正的有能力的媽媽,要以「培養一個能夠承載自己生命責任的孩子」為目標,做每一件事,說每句話都要想到,是否能夠幫助培育孩子獨自面對生活風雨、駕馭跌宕起伏世界的能力?
為了幫助孩子成長,忍著內心的痛苦,才是更負責任的一種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