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張姐最近被兒子氣得夠嗆,實在是心煩透頂。
這些年來,張姐和愛人辛苦工作,只生了一個兒子,一直盼著把他養育長大,出人頭地,夫妻倆享受天倫之樂。
為此還不惜花費重金,將兒子送到國外留學,寧可自己在國內緊衣縮食,也不愿意讓孩子在外面受一分委屈。
按理說,父母付出這麼多,孩子本該理解他們的辛苦,努力學有所成作為回報才對。
結果前段時間張姐和兒子打電話時,對兒子噓寒問暖后,稍微吐了吐苦水,誰成想兒子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這不是天經地義嗎?我可不欠你們啥!」
聽完兒子這句話,張姐只感覺一盆冰水澆在頭上,好像這些年養了一只「白眼狼」。
當初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把「爸爸媽媽賺錢不都是給我花的嗎」掛嘴邊,張姐還覺得挺可愛,想想也是這麼個道理,認為只要孩子長大后孝順怎麼都好。
然而事到如今她才明白,孩子小時候的口頭禪,其實早已埋下了伏筆:父母為我付出心甘情愿、理所當然,自然也就不需要回報。
現代家長對孩子教育空前重視,但很多時候大家一心想著讓孩子變優秀,卻忽略了要教他們學會孝順。
而一旦孩子把「父母不都是為了我嗎」、「爸媽賺錢不都是給我花的嗎」、「對我好是天經地義的」之類的詞經常掛在嘴邊,那麼就很危險了,這樣的孩子會把父母的愛當做理所當然,不會生出任何感恩之心。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百般疼愛,犧牲一切,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里,不忍心他們體驗生活的艱難。
于是孩子理所當然地認為「爸媽為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只知道一味地索取,不知回報。
即便是長大后,這種自私心理仍然會埋藏在心底,對父母冷漠自私,乃至于當父母無法滿足他們的愿望時,還會不滿足、抱怨,將父母視為「仇人」,成為大家眼中的「不孝子」。
前段時間,網上有段視訊很火。
一名佩戴著紅領巾的小男孩,在馬路上將自己媽媽按倒在地,一邊哭一邊用腳狠狠的打。
路邊的保安看不下去,準備上前制止,小男孩卻對他大吼,態度囂張,神情恐怖。
對此有網友評論道:「這孩子再不管教就廢了,指望他將來贍養父母,已經不可能了。」
確實,這樣的孩子又怎麼能遵守孝道,長大后孝敬老人?
我們要想讓孩子長大后孝順,應該從小對孩子的孝道教育重視起來,培養他的感恩之心,否則等孩子三觀成型,再去教育就已經晚了。
有教育家認為:「孝順是一種習慣,必須從小加以培育。」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不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孝順習慣,將孝道根植于孩子內心。
比如引導孩子將喜歡的東西分享,幫娃養成分享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更懂得對父母表達關心。
再比如避免溺愛孩子、對其管教太放松,父母應該適當為孩子立規矩,及時糾正孩子的不孝言行。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孩子學會孝順重在「傳承」 ,想讓孩子老了以后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就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
只有孩子親眼目睹父母的一言一行,才能不知不覺間意識到孝順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將孝道傳承下去,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結語:
《后漢書》中對孝字的示意是:「夫孝,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
自古以來,孝敬父母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美好的品行,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對孝道教育重視起來,從小將「孝道」觀念傳承給孩子,營造純良端正的家風。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說過類似的口頭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