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雖然有很多爸爸都會選擇投身于孩子的教育事業中,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還是一種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但爸爸較多的參與孩子的教育,其中可有不少的好處。想要孩子以后有大出息,高情商,爸爸至少要做到這3點。
父愛給予
在孩子三歲以后,對母親尋求的安全感、對母親的依賴,在孩子這時的心理需求中已經不再占主流,更多地是希望得到父親的關注和認同,特別是家里有女孩子的家庭,對父親在她的各方面認同有著更大的需求。在平時,做媽媽的看著孩子爸爸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可能會帶著孩子做出一些不像小女孩該做出的樣子,就很是苦笑不得,但其實這樣有足夠父愛陪伴的孩子,在未來才容易成長得更好。
性格塑造
這方面在家中有男孩子的家庭中體現得更明顯一些。因為畢竟孩子的父親是孩子在幼兒期和學齡期接觸最多的男性,男孩子不僅需要得到自己父親的肯定,在性格塑造方面更需要父親的參與,這是一位母親很難替代的。
當看到自己的孩子跟父親待在一起玩的滿身污漬,總感覺不像話時,說不定這時孩子勇敢、堅毅的性格就在其中慢慢被塑造起來。
情商培養
就社會經驗和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方面和母親相比,父親擁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思維模式,對于孩子來說,這是又多了一種與這個尚不熟悉的世界相處方式,在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從容一些。
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孩子的父親要肯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否則,上面說到的一切都是空話。孩子的教育如果是在一個逼迫的或是教育者不情愿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好到哪去。
傳統因素導致我們對父親教育并不重視,認為有媽媽愛著孩子就夠了。做爸爸的只要撐得起這個家,養得起家人,就認為它已經盡到了做父親的職責。但是我們看的那些正是處于這樣的家庭里的孩子,他們并不是所有人都過的很幸福,性格有缺陷,遇事不果斷……有些問題可不能讓媽媽來背這個鍋。
你孩子的爸爸都干過哪些奇葩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