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認為教育就是學習,其實不是這樣的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教育可以是老師給學生傳遞的知識,也可以是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上學的時候是人格和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很多人說孩子受學校的影響最大,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孩子的影響最大的就是母親,母親的言行舉止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
很多老師都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孩子母親的梳妝打扮也直接影響到孩子。可能我們會覺得母親簡單的一個打扮影響有那麼大嗎,竟然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確實是這樣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孩子培養出來的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別,具體怎麼回事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班主任總結的規律,母親是不是愛打扮培養的孩子不一樣我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一位班主任分享了一個有趣的規律。這個規律也是這位老師通過經常和學生家長接觸發現的。這位老師說自己是班主任會經常開家長會,接觸的學生家長也很多,通過接觸發現母親打扮得精致他們的孩子穿著都大方得體。
也有人說孩子在學校都是穿著校服能看出來了,即便孩子穿著一樣的校服也能發現他們的不同。有的孩子從衣服、鞋子、書包都是干干凈凈的,而且孩子看起來也特別精神。愛打扮的母親培養出來的孩子處處透漏著自信,行為得體也給老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這位老師說這些孩子的各種表現都來自于他們的父母和家庭生活的影響。對于父母來說這些孩子出門直接代表的就是他們自己,所以當孩子去上學的時候父母會把他們收拾得利索得體。這些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父母就會覺得非常自豪,在學生和老師面前也就充滿了自信。
大多數家長穿著都比較普通,不管去開家長會還是其他活動穿著基本上都是以舒適為主。他們平時主要以運動服為主,甚至出門的時候不講究穿衣打扮,還有的家長邋里邋遢。往往這些父母的孩子性格非常內向,在學校也不喜歡表達自己,甚至害怕別人關注自己。
這樣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容易出現極端的現象,要不就是和父母一樣要不就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這些孩子的性格內向甚至還有點自卑,雖然在平時的學習中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和那些打扮精致的同學相比也有一絲絲的自卑,這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感覺。
二、家長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家長一定要規范自己的行為作為父母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性格的培養是和家長有關系的。所以這就要求父母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規范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的作用。父母的儀容儀表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過度重視或者輕視都很不好。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群體學生也是一樣,他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要做好和孩子的溝通工作,對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疏導,父母盡量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培養,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作為父母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來自學校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給孩子做好榜樣運用。
通過對前面的了解我們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有多麼大。所以我們不要單純地認為專門教育孩子就是教育,其實教育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家長在平時生活當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僅讓孩子享受學校教育,家長也要給他們一個全面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