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像「百變小櫻」一樣,令父母捉摸不透。
他們一會像「炮仗」一般易燃易爆炸;一會又像「啞巴」一樣,一言不合就「閉門謝客」,不愿跟父母交流;一會又像「林妹妹」,弱風扶柳,脆弱不堪。
看著小孩說不得、又罵不得,很多父母選擇遠離他們的世界,留給小孩一個人清凈。
然而,你們知道嗎?處于青春期的小孩,表面上看著好像獨立長大,但實際上正是脆弱的時候,他們急切需要父母的幫助,這也是子女給父母的最后一次拉近關系的機會,你們可別錯過。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陪孩子走過青春期》一書中提到:「無論青春期的孩子表面上如何高冷,裝得多麼不需要我們,父母仍然是他們的天,家仍然是他們內心最需要的安全港灣。」
過去我們經常誤以為,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識蓬勃發展,需要父母讓出空間,退出孩子們的世界。
可近幾年,從越來越多的真實案例中總結發現:
青春期并非是父母退場的關鍵時期,它反而是孩子們需要被父母持續關注、給予其呵護和引導的時期。
為何會如此呢?教育專家分析了青春期小孩的幾個成長變化,從中就能看出答案——
第一階段:11~12歲(沖動冒進時期)
這一階段,孩子身體的激素分泌發生改變,生理和心理都將受此影響,迎接著接下來混亂又疼痛的幾年青春期。
面對這些變化,孩子一方面渴望著自己能長成大人,自己做決定。可一方面因為缺乏社會經驗,經常把事情搞砸。
現實與理想的碰撞之下,孩子們可能容易沖動冒進,做事全憑一腔熱血,邏輯和決策能力存在明顯的漏洞。
這一時期,他們雖然嘴上逞強要自己完成,但是內心需要父母們能在后面兜底,為他們指引解決問題的方向,使其能夠定下心來。
第二階段:13~14歲(社交敏感期)
研究發現,到了13~14歲的時候,孩子們的社交壓力到達了頂峰,他們渴望社交,渴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同,朋友的重要性,有時候可能勝過父母。
可越是在乎,交友的壓力也就越大。
他們很容易在交友的時候遇上各種問題,例如我為朋友慶祝生日,但到我生日他沒有表示;朋友和另外一個好友更親密,冷落了自己等。
這些問題有時候甚至困擾到了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
這時候他們需要父母從成熟的社會人士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解答自己的交友困惑。
研究發現,從家庭那獲得陪伴、解決問題和情感支持的孩子,往往不容易焦慮和抑郁,在交友時會更加坦然、從容。
第三階段:15~16歲(追求刺激期)
這一階段,孩子們的大腦獎勵受體迅速發育,體內的多巴胺飆升,以至于他們開始熱愛冒險,喜歡追求刺激、挑戰權威、追求與眾不同。
所以父母會觀察到,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后,似乎總是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甚至有些小叛逆,你越是反對的事情,他們偏要去嘗試。
對此,專家認為父母不能對孩子們管束過多,而是要當一個「傾聽者」和「陪同者」,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陪著孩子一起去瘋,鼓勵他們適當地冒險。
你們這時候的鼓勵和尊重,其實反而容易讓孩子們慢慢變得平和下來,大腦中控制冒險行為的部分激活較少,親子關系也將變得更加親密和諧。
從16歲以后到18歲,孩子們正式進入青春期的后半段,個性平穩沉淀了許多,基本不需要父母過多的操心。
而上述所說的前三個階段,孩子們的世界可能每天都在改變,他們的價值觀不斷被刷新,心態也發生轉變。
其實是需要父母陪伴他們走完這一段「混亂迷茫」的歲月,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支持,這樣對其健康成長大有裨益。
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拉近親子關系,其實有兩次好機會。
第一次是:0~3歲。
這一階段孩子們需要與撫養者建立起親密的依戀關系,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從父母那獲得的溫暖和愛,讓你們之間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你們彼此依賴、彼此需要,感受親情的美好。
第二次則是:青春期。
而且這一次比第一次更重要,它也是孩子留給你們最后的一次機會。
著名的「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中提到,以前的孩子,大多只需要滿足基本的生理、安全的需求,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
可到了青春期,「吃飽穿暖」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比起生理和物質上的滿足,孩子們更需要從父母那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認同。
很多父母抱怨子女到了青春期后叛逆、犟嘴,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們從來沒有好好聽孩子們說話。
父母只是看到孩子沉默不語、叛逆乖張的一面,沒有看到他們因為升學的壓力、社交的壓力、父母的高期待等壓垮的一面。
他們在無數次沉默中,或許也想過爆發,想過向父母求救,可你們的無視和否定,都可能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終導致孩子們不再信任父母,不愿意向你們敞開心扉,親子關系也就變得愈發疏遠。
最后請各位父母們記住:不是所有的默不作聲都是無事發生,希望你們能多關注青春期小孩的心理變化,多陪伴他們,多鼓勵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