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帶孩子吃飯,無意間聽到隔壁桌的一位媽媽在打電話:
「辛辛苦苦把兒子拉扯到這麼大了,他一點不體諒我這個當媽的辛苦。
還老抱怨我說他、批評他了,我是嘴不好,可我心是好的啊。
再說了,我說他還不是為了他好,怎麼到他嘴里就全是我這個當媽的不是了?」
聽完她的話,我忍不住一陣汗顏,因為在女兒小的時候,我也曾有段時間拉不好嘴上的拉鏈,說了無數傷害女兒的話。
直到後來,經歷了女兒雞飛狗跳的叛逆期后,在她一次次歇斯底里的控訴聲中,我才開始認真反思自己曾說過的那些話,是不是真的對女兒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
原生家庭中,孩子是處于弱勢一方的。尤其越小的孩子,對父母的語言暴力越沒有反抗能力。
作為父母,為孩子好的初心都是一樣的。但在實際的養育過程中,我們又都會受限于自身的情緒控制等原因,用語言對孩子造成隱形傷害。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別等到孩子傷痕累累,才追悔當初為什麼管不住自己的嘴。
擁有一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財富。
如果想讓你的孩子10年后有出息,那麼,這幾句話永遠不要對孩子說:
打斷孩子表達內心想法的話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讓人特別揪心的視訊:
一個8歲的小女孩,一邊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著天花板,一邊對正在錄視訊的爸爸訴說自己壓力太大,不如死了算了。
她感覺自己沒有好的人生,想要離開這個世界。
而她之所以這樣想的原因,是因為覺得爸爸要求太高了,她認為和爸爸的相處是互相傷害,是痛苦。
對于女兒的哭訴,爸爸直接打斷,并用一句話回應:「嚴父出孝子,等有一天你長大了,你會感恩爸爸。」
看爸爸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委屈,女孩繼續說:「我知道你是關心我,可是我真的很崩潰,只能一個人在沒人的地方哭。」
看到這里,作為旁觀者,已經忍不住想要去抱抱這個女孩了,可女孩的爸爸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女兒的真實想法,還在不停打斷她:「爸爸在努力,寶寶也努力。
你就只管學習,什麼都不用想,爸爸也是用心良苦。」曾在一篇文章中看過這樣一句話:「每一次孩子主動說,都是他在向你釋放求救信號。」
視訊中的這個女孩,就像評論區的網友們所說的,她的抑郁情緒已經表露得非常嚴重了。對于這個女孩而言,此時最重要的,絕對不是視訊中這位爸爸所做的解釋,她真正需要的,是爸爸能聽到她的無助和脆弱。
孩子的每一次訴說,背后都是未被滿足的需求;孩子每一次的訴說,都是期待父母能和他們站在一起,感受他們的感受。
孩子,是需要我們蹲下身去「看見」的。
當孩子主動對你說時,與其總想去辯解、去打斷,不如站在孩子的角度,耐心聽一聽他們真實的需求,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誠和用心。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愿意在下次遇到困惑時,向你敞開自己。
不允許孩子自己做選擇的話
迪士尼獲獎動畫《樹洞之外》中,浣熊媽媽為了保護小浣熊,一直將它藏在樹洞里。
隨著小浣熊漸漸長大,它總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每次都被媽媽拒絕。因為媽媽認為外面的世界太危險。
可媽媽越制止,小浣熊想出去的愿望就越強烈。
終于,趁著媽媽不注意,小浣熊跑出了樹洞,為了追逐海鳥越跑越遠,直到迎面撞上一只大灰狼。所幸,就在小浣熊要命喪狼口時,浣熊媽媽及時趕來救下了它。
安全回到樹洞后,浣熊媽媽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大吼著讓小浣熊聽自己的話。
媽媽的心疼和憤怒被小浣熊深深記在了心里。
直到小浣熊也長大成為了媽媽,也生了一只可愛的小浣熊。它學著當年媽媽的樣子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可它的孩子比它當年還要調皮,完全不聽它的叮嚀。在一次沖孩子發火時,它突然意識到,自己現在的樣子和當年的媽媽一樣。
于是,它決定尊重孩子的選擇,既然孩子想要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那它只需要教給孩子怎樣避免危險即可。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成長過程中,最讓你感到無力的是什麼?」
有位網友回答到:「父母總想用自己的經驗和認知,去干涉我的選擇,規劃我的人生。」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不允許孩子做選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害怕孩子承擔不了選擇的后果。
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件逐漸和父母分離的事。
從小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一方面,是培養他們能自己承擔后果的責任感;一方面,是讓他們在提前試錯中能汲取經驗。
就像董宇輝曾在直播間所說的:「連光都不能走直線,兜兜轉轉才是人生。」
大多數孩子的路,都很難一帆風順。只有體驗過后,他們才能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小時候,你對孩子說太多的「不可以」,長大后,面對世界的風霜劍雨,他們只會更加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
所以,我們當父母的,在孩子做選擇的十字路口,不如向后退一些,把選擇權交還給孩子,只建議,不強制。
少說一些「你能不能聽我的」,「你必須按照我說的做」。讓孩子從小就明白,他可以不按照別人的期許和要求生活,但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的話
前段時間,一位媽媽向我吐槽。
她說她女兒自從上了高中后,白天幾乎每節課都在睡覺。老師找她溝通過好幾次,讓關心下孩子晚上是不是睡眠不太好。
結果,她偷偷觀察了幾晚上后才發現,她女兒每晚玩手機能一直玩到天亮。後來她沒收了女兒的手機,卻發現女兒又開始躲被窩里看小說看到天亮。
在多次勸說無果后,她忍不住徹底爆發。沒想到她女兒卻冷冷地看著她說了一句:「你不是一直都說我是個笨豬,根本不是學習的料嗎,現在如你所愿。」
說完就摔門出去了。她呆了好久,才想明白,為什麼她女兒如今會變成這樣。
其實她的女兒不是一開始就這個樣子的,是被她的話一遍遍暗示成現在的樣子。因為她是學霸,但她女兒在學習方面卻天賦一般,所以在陪女兒學習的過程中,她經常控制不住脾氣罵女兒:
「你怎麼一點都不像我。」
「你笨得就和豬一樣。」
「就你這種腦子,以后只能去撿垃圾。」
有個心理學效應叫「自證預言」,簡單來說你是怎麼想的,你就會怎麼做,而事情的最終發展,也會按照你所設想的那樣發展。
女孩的媽媽從小一直用語言打擊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形成了強烈暗示:我媽媽覺得我很差勁,我真得很差勁。
父母永遠想不到自己嘴里的每一句話,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你現在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多差勁,未來孩子的反擊就有多兇猛。
浙江一位11歲的男孩,因為媽媽對他要求過于嚴格,每次他有一點小錯,就各種指責。
長期生活在媽媽語言暴力中的男孩,在一次因為玩了半個小時手機,就被媽媽罵不爭氣、只知道玩后情緒崩潰,留下一封信就離家出走了:
「媽媽,我走了,我只是出去幾天放松一下,會有人收留我的。
我知道我是個廢物、窩囊廢、累贅。
請不要找我,我走了肯定會給你減少負擔。」
心理醫師蘇珊·沃德教授曾經說的:「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父母貶低孩子的每一句話,都是最終戳向孩子成長的每一把刀。
否定孩子的努力的話
有次我在教室做采訪,讓學生們說一下自己最希望被父母看見的事是什麼?結果大多數孩子都說了同一句話: 「希望爸爸媽媽能看到我在努力。」
作為父母,你有時候不得不承認,雖然我們知道靜待花開的道理,也讀了很多類似「養育孩子,就是牽著一只蝸牛散步」的文章,但在實際的養育過程中,絕大多數父母在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孩子其實是有著高期待的。
我們幾乎都希望孩子未來能更優秀一點,這不僅是彌補我們自己當初的遺憾,也是希望他們在我們的托舉下能更上一步台階。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和我們的預期出現了差距,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否定孩子努力的嘴。
盧梭曾經說過:「自尊心是驕傲靈魂的最大動力。」
父母否定孩子的努力,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根本就沒有用。而自我懷疑一旦產生,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也同時會降低,這必然會讓他們自尊心受損,更加沒有自信。
看過一位育兒博主分享的故事,他說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后,兒子興高采烈地拿著考了95分的試卷給他看。
其實這個分數對于他的兒子而言,并不算有很大突破,所以當時看到試卷,他下意識就想說一句:「才95分,努力得還不夠,你明明可以考得更好。」
可在看到兒子期待的眼神后,他立馬忍住那句話,換了一句:「這次有進步,真厲害,我替你驕傲,繼續加油。」
其實,不說否定孩子努力的話,是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信任和支持,讓他從你的「看見」 中感受到愛。一個從小活在愛中的孩子,長大后才能形成健康的自我。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父母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創造了獨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礎上,孩子漸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父母的嘴,鋪就孩子的路。
10年前,你說什麼話,10年后,你的孩子就會成長為什麼樣。
好父母,是需要學習的。
教育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說過:「家庭教育,是父母一生重最重要的工作。」
孩子的一生,有自己的路要走,但這條路走得怎麼樣,能走到什麼高度,最終,離不開一直在傾力托舉的父母。那麼,從這節課開始,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用一個新的開始,一次新的改變,讓孩子的未來上一個新的高度。
家庭教育路漫漫,但只要出發,永遠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