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推薦
装修
日本印象
心靈語錄
影視新聞
娛樂明星
育兒分享
動漫影音
熱點新聞
设计
奇聞趣事
健康養生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常識
創業職場
美食菜譜
生活小妙招
明星
生肖解析
搞笑貼圖
歐洲王室
健身達人
奇趣
「越擔心什麼,越來什麼」:做淡定的父母,有多重要?
2022/07/07

每一位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總是會伴隨著各種擔心:

擔心孩子走路不穩會摔跤,玩的時候被其他小朋友欺負;

擔心孩子對自己說謊,學習上不自覺;

擔心孩子自理能力差,不會照顧自己······

適度的擔心是正常的,可以幫助家長留心孩子的行為,及時調整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但是如果在某些方面過度擔心、焦慮,反而會讓孩子在那些方面表現得越來越差。

正如心理學專家陳默教授所說: 「父母在孩子的哪件事情上心很重很重,孩子早晚在這件事上會有麻煩出來的。」

一、過度擔心,會影響父母的情緒和言行

有句話說:「過度的擔心,是一種詛咒。」

聽起來有些可怕,但現實生活中卻經常會真實地發生。

要上台演講了,越是擔心自己會忘詞,就肯定會忘詞;

人際交往中,越是擔心自己會不受大家喜歡,于是在行為舉止、待人接物上格外注意,結果往往越是不被喜歡。

心理學中,有一個「 自我預言的實現」現象,是指如果一個人預測或期盼未來的行為或事件將要發生時,這些預測或期盼對行為互動改變很大,因此會增大這一行為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甚至產生預期的結果。

這個現象或者稱之為規律,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也同樣表現地很明顯。

父母的過度擔心,會影響自己對孩子的評判,造成情緒的不穩定,就會做出一定的反應或舉措,來避免孩子發展成自己所擔心的樣子。

但往往 這些反應或舉措,都會起反作用,更加促使著孩子往那個方面發展

有一位學生,父母離異,從小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上國中后,爸爸總是擔心她「早戀」。

每次當她說和同學出去玩的時候,爸爸都很不放心,百般盤問,才允許她出門。

有一次和好閨蜜出去玩,甚至發現爸爸偷偷在后面跟蹤她。

她早就對爸爸一直以來的不信任、疑神疑鬼的行為感到十分厭煩,這下徹底火了,朝爸爸大發一通脾氣。

由于和爸爸的關系越來越淡漠、疏離,在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愛和溫暖,她果然在不久后「早戀」了。

看過一則新聞報道:

青島有個小女孩,都已經長到8歲了,還一直被媽媽圈養在家里,幾乎不出門、也不上學,連爺爺奶奶都不認識。

記者了解后才知道,這位媽媽害怕孩子受傷害,所以一直不敢讓孩子出門,不敢讓她去幼兒園接受「正常」的教育。

但是細想一下,媽媽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缺少基本的社交技能,規則意識,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家里,進入「社會化」的過程,那個時候孩子只會更加容易受傷害。

再例如,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在學校不好好學習,玩手機和游戲,于是日常生活中喜歡有意無意地打探孩子「在學校玩手機了吧?」

這種不信任和猜忌,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強化了「玩手機」這一行為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真的開始不好好學習,愛上玩手機。

二、 過度擔心,會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心理暗示

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如果總是關注那個問題,過度擔心、焦慮,就會有意無意地強調這件事。

比如覺得孩子動手能力差,總擔心孩子會受傷,就會過度保護孩子,孩子還沒做點什麼,趕緊說:

「你不行的」「你不會」「小心一點,別燙到了。」

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外界很危險,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能力很弱,什麼事都做不來」的人。

當孩子有點內向、老實,家長如果在這方面過度擔心的話,就常常會在人前人后說孩子「膽小」「怕孩子被欺負」這樣的話。

孩子聽得多了,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膽小」、「容易被欺負」的角色,于是表現地更加謹小慎微、畏畏縮縮,越來越膽小,這種表現也會讓他更容易成為被欺負對象。

這就是父母所貼的「負面標簽」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心理暗示。

越是孩子年齡小的時候,自我認知和思維方式發展的不夠健全,就越是會被動接受父母傳遞出來的信息。

于是,父母的擔心,會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孩子的信念,他的性格、心理、行為都會朝著這個信念不斷發展,直到變為事實。

三、 做淡定的父母,信任、欣賞孩子

「越是擔心什麼,越來什麼」,這告訴我們,要學會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淡定一些,不要出現了一個問題就表現出過度的焦慮、關注。

因為孩子的成長,也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

做一個淡定的父母,要 多給孩子正面的期待和積極的暗示,不給孩子貼「膽小」「脆弱」「粗心」等負面標簽,多給孩子「誠實」「自覺」「勤快」「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正面的暗示。

給孩子 多一些信任,不過度保護、包辦,讓孩子有機會在實踐中學習和鍛煉各方面能力,可以充分地探索、試錯,從而更加有勇氣、有膽量地迎接挑戰,內心更強大。

比起孩子的問題,家長應 多關注孩子的優點和閃光點,真誠地欣賞孩子。

有時候,父母多關注孩子的優點,孩子獲得自信和動力,會自覺地往積極的方向發展,身上的一些問題都會自然而然地消失。

針對孩子表現出問題的一些方面,也要帶著一顆平和、淡定、從容的心,適當引導,比過分擔心下采取的措施,教育效果更好。

從根源上來看,很多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擔心, 本質是對自己的不自信,不放心。

因自己缺乏安全感,對生活現狀不滿意或對未來充滿迷茫、擔憂,內心積攢了太多負面感受,所以會在不自覺中把這種負面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

當孩子出了一點小問題,就會放大、不滿,內心過度焦慮。

所以做一個淡定的父母,還需 在自我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上下功夫,把一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來關注自我、努力提升自己上。

當自己內在能量充足了、對自己更加自信和滿意了,才會有真正的淡定、從容,看待問題也會更加樂觀、積極。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