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財經作家、企業家梁鳳儀日前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悼念去世一年多的銀婚丈夫黃宜弘先生,言辭感人至深。
梁鳳儀是哲學系博士,卻妙筆生花成為香港財經小說第一人,出版近百本財經小說。
她是經營國內跨媒體業務的香港上市公司創辦人,經歷了全球金融風暴,公司損失數億,最后又力挽狂瀾。在生活上,她與前夫離異后成為彼此牽掛的親人,與現任先生的子女相處如親生。
商人、小說家、前妻、現妻、繼母,種種角色她都處理得非常周到,游刃有余。
「做業務就等于做事,做事等于做人。做人做得到位,你的業務就會成功,你的家庭就會和睦。」梁鳳儀信奉:商道即人道,人道即商道。
01
離異,前夫成為親人
口含銀匙出生的梁鳳儀,作為上世紀50年代少有的獨生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母親是一位傳統的家庭主婦,為人真誠善良,自幼就教導梁鳳儀做具備傳統美德的女性。梁父曾在金融界任高管,常帶她去參加工商界非常流行的餐舞會等社交活動。
1977年,梁鳳儀在香港創辦了首家專門介紹菲律賓女傭的碧利菲傭公司,成為香港社會史上一大創舉。這正顯示了梁鳳儀獨特的商業眼光。
23歲時,梁鳳儀遠赴英國,陪伴正在倫敦大學讀書的丈夫何文匯。兩年后回港,梁鳳儀首份工作就是在電視台做編劇,但她覺得家庭中不能兩人都只靠薪資過活,應該有一人自主創業。
當時,同學們聚會時,紛紛抱怨傭人不好找,這讓梁鳳儀從中嗅到商機。然而,父母起初也不太理解女兒之舉,覺得這份工作不入流。但是,僅僅半年后,梁鳳儀就用所掙的錢為父母買了一輛奔馳汽車,而很多朋友也拜托父母,讓梁鳳儀介紹好的菲傭。父母終于為女兒的過人眼光而自豪。
梁鳳儀引進菲傭之舉,引起了當時香港著名的新鴻基證券集團主席馮景禧的關注。30歲時,不懂財經和股票的梁鳳儀又開始書寫事業上第二個傳奇,擔任該公司的廣告與公關主管。數年時間里,她常常晚上只睡三四個小時。全力的投入,讓梁鳳儀很快成為商界新秀。
「我的作風一向都是一經首肯必定全力以赴。」這是梁鳳儀做事的優點,但在第一次的婚姻中,它卻成了幸福的毒藥。
因與在加拿大任教的何文匯聚少離多,加上她對工作的過度投入,梁鳳儀的婚姻亮起紅燈。為挽救婚姻,梁鳳儀辭掉高管工作,轉到跨國公關公司奧美任高級顧問,方便穿梭加港兩地。但事業上屢創奇跡的她并沒能在婚姻上書寫傳奇,最終兩人和平失婚。
之后,一年多的時間里,率真的梁鳳儀又投入到「全職悲哀」之中,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在為失婚的事而哀傷,情緒低落。在一覺醒來,清醒之后,知道又要面對殘酷的現實,心里就一陣陣隱痛。
即便如此,兩人也沒有形同陌路,在洞悉了自己的弱點和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之后,他們把對舊侶的感情升華為親屬間的關愛。
梁鳳儀小說封面上的書名,由何文匯題字;梁鳳儀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有很多主題曲由何文匯作詞。
梁鳳儀的父母甚至在遺囑當中寫道:不管以后何文匯是不是我們的女婿,他都是我們遺產繼承人之一。
「其實,任何人之間都會有一些沖突,不管是夫妻還是朋友,是上司還是下屬。沖突就會導致情感的分離。兩個人之所以成為敵人,就是因為你們都不覺得自己有錯。如果你肯面對自己的錯誤,覺得欠對方情,感情當然還是能保存下來。」
作為過來人,梁鳳儀建議年輕人失戀之后,選擇積極熱鬧的生活并全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去,相信時間是療傷的良方,而不要沉浸在自怨自艾之中,因為生活是需要向前行的。
02
再婚,經歷磨難更珍貴
在梁鳳儀拾掇好心情,重新出發之時,新的機遇再次降臨。
當時,香港聯合交易所即將成立,基于以前梁鳳儀在金融方面的業績,聯交所盛情邀她回港工作。在事業翻開新篇章的地方,她又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香港聯合交易所董事會副主席黃宜弘先生。
他的婚姻當時也處于危機之中。
黃宜弘對梁鳳儀的第一印象很深,因為她不擦脂涂粉,為人自然真誠,絲毫不做作。而梁鳳儀也覺得他風度翩翩,很有君子風范。
「我曾說過人與人之間是否相處得來要靠緣分。緣分其實等于時間上的適度配合。在某個特定時間內遇上某人,就是有緣分的。」彼此都曾有過一段婚姻,更懂得什麼樣的人才適合自己。他們傾慕彼此的才華,惺惺相惜。不過,對于婚姻她卻開始隨緣。
愛情的火花也激發了梁鳳儀的創作才情。她開始創造另一個奇跡,每天寫1.5萬字的小說,每個月出兩本。她把商戰的陽剛跟人情的陰柔融到一起,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財經小說」系列。
而一場災難的降臨,促成了梁鳳儀和黃宜弘的姻緣。
那天,獨居的梁鳳儀回家后,突然遭遇兩個蒙面綁匪的侵襲。她被蒙面長達七八個小時,在機智的周旋之下,綁匪終于離開。之后,他們打電話勒索金錢,梁鳳儀又不斷拖延時間,令警方追蹤到他們的位置,將其抓獲。
整個過程中,梁鳳儀沒有落一滴淚。相反,從美國公干回來的黃宜弘聞訊后,擁著梁鳳儀落下淚來,「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就應該有能力保護她。
我沒有做到,所以我不配說愛你。」
當綁匪被抓后,兩人在慶祝之時,黃宜弘第一句話就是:「你趕緊給文匯打一個電話,讓他別擔心。」綁匪被公審時,黃宜弘又堅決不讓梁鳳儀去法庭,不愿讓她記住壞人的樣子。「我去盯著他們,看清楚他們的模樣,保證以后絕對不讓他們接近你。」說到做到,他放下一切,每次開庭都坐前面盯著綁匪,連續兩周,直到審判結束。
「感情一定需要經過能表現品格和深刻地愛護對方的難忘事件孕育出來,才值得生死相許。」這場磨難,加深了兩人的感情,令相戀數年的他們終成伉儷。
婚后,黃宜弘用君子的寬容厚道之心,容納梁鳳儀對家庭的疏忽,同時,盡最大的力量去支持她的事業。
雖然家住香港,但梁鳳儀常常要到深圳工作。一天早上,夫妻倆從深圳坐車回香港,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一開車,黃宜弘就體貼地說:「鳳儀,把你的回鄉證拿出來交給司機,一會兒過關時你就不用管了,可以安心睡覺。」
梁鳳儀一下子就沖他發火:「誰要你給我講話?我沒有睡覺,我的腦子一直在思考公司的事情。
我現在年紀也大了,你一開口打斷我的思路,攪得我都忘了想出來的辦法了……」梁鳳儀的脾氣爆發了,一口氣數落了他十幾分鐘。
最后,黃宜弘只是體諒地說了一句:「老婆,我錯了!」迎著先生充滿愛意的眼神,梁鳳儀的怨氣頓時消散,也趕緊自省,真誠地道歉:「對不起,我以后不再這麼隨便發脾氣了。」
「一份關注、一份小心就會有一萬分的保障。」第一次婚姻失敗,也讓梁鳳儀吸取了教訓。雖然,愛發脾氣的性格難以改變,但她明白男人也需要關注,需要覺得被在意。
所以工作忙碌無法陪先生時,她就會替先生安排一些生活節目,約朋友陪他打球吃飯;每年都會安排一些家庭聚會,抽出時間度假;不用電腦不會發傳真抗拒一切電子產品的梁鳳儀,也開始學會發短信,將一些無法口頭表達的話大膽地用文字表述:「親愛的,平安抵達。想你了。」
日常生活里,時刻關注;關鍵時期里,更要攜手共度。「當他生活上事業上有一些特別的困難時,你必須立刻放下所有的工作,去陪伴他,和他一起想辦法共同度過。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你做了一次,他永遠都有安全感。」
梁鳳儀善于汲取生活的智慧,覺得每一種經歷都是財富,每一種磨難都是化了妝的祝福,更會讓人明白應該珍惜的是什麼。她將種種經歷都濃縮進小說之中。
03
相處,贏人心者贏天下
梁鳳儀身為「名人婆婆」,也為兒孫做到了盡己所能。雖然自己無法生育,但她將黃宜弘與前妻所生的3個孩子視為己出。
大兒媳想讓孫女黃千童進入香港最好的小學,梁鳳儀放下她絕不為自己的利益而開口求人的原則,親筆寫信給校長,信中敘述了她悉心觀察到的千童在生活中的創意能力,千方百計為孫女爭取一線希望。
梁鳳儀將一個祖母的拳拳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因為她的真心,在她和黃宜弘的每一個結婚紀念日,子女們都會獻上祝福。
做婆婆十分合格,作為老板也贏得下屬的鼎力支持,很多同事都已跟隨她20多年。梁鳳儀幾乎沖身邊所有人都發過脾氣,但沒有同事抱怨過。因為大家都洞悉她待人的真誠,受過她無私的關愛。
除了上市的「勤加緣」公司,梁鳳儀還有一家私人公司,她總是「巧立名目」,讓一些生活有困難的親戚朋友在她的公司領取工資或補貼。
「要幫助別人,最好是讓他覺得你需要他的幫助,你的需要能讓他產生非凡能量;而報復欺負你的人,最好是將其化為自己奮發圖強的原動力,或者以德報怨,讓他覺得有愧于你。」
好人緣令梁鳳儀的事業如虎添翼,感動不已的梁鳳儀又會給予支持者更多的回饋,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04
弘揚「心系祖國」,是畢生責任
一路走來,73歲的梁鳳儀始終與愛相伴。
她和丈夫可謂是一對神仙眷侶。
盡管丈夫已經仙逝,但梁鳳儀帶著丈夫的愛和善意,繼續書寫一個個動人的愛心故事,讓愛的光芒閃耀在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