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衛生間,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一個字——亂。
衛生間空間有限,加之我們堆放在的東西又多,衛生間的收納令人頭疼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台面上的瓶瓶罐罐已經讓我們手足無措,更何況還有其他諸多物品。面對如此窘狀,很多家庭會通過加購鏡柜、置物架、掛鉤來解決收納不足的問題。
的確,以上幾種方法單拎出哪一個都是收納界的「王牌」。
不過,自己胡亂操作之后的效果,往往卻不盡如人意。而造成此問題的最大原因,不是收納方式的不足,而是沒有挑選出最適合自己家衛生間的獨門配方。
接下來小編就介紹一下,以上幾種收納方式到底該用在何處?又有哪些限制呢?
首先來攻克衛生間收納的主要「陣地」——洗漱區。
洗漱區作為用水頻率最高的地方,要求不多,只有一個,做到台面無物!
先去看看你家台面上洗髮水洗面奶牙杯底部的污垢,回想一下是不是生生不息無止盡,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台面上的水垢來自何方?來自你洗手洗臉洗衣服濺出來的水嘛,無處排泄,于是常年保持濕潤的地中海氣候。
想要解決此問題,很簡單。
無非就是鏡柜、置物架、掛桿齊上陣。不過,三者如何搭配,而你家衛生間適合哪種,你真的搞明白了嗎?
首選鏡柜
有多少家庭的洗漱區台面堆滿了瓶瓶罐罐,原本想象中放在台面的觸手可及,又有多少變成現實中怕一不小心碰倒的縮手縮腳。
雖說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開始加設置物架,不過僅僅鏡子兩旁的置物架又能有多大的幫助。到最后,台面依然不得解放,置物架繼續著瓶瓶罐罐堆如山的故事。
而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鏡柜解決。
鏡柜的收納效果明顯強勢很多,說白了,就是鏡子后面的全部空間都可以用來收納。所有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小瓶子統統可以藏到鏡柜里。
當然,如果不喜歡上圖那種三開門的鏡柜,覺得什麼東西都要開柜子,費事。也可以選擇下圖這種,鏡柜和置物架搭配之。
做到收納中,我們主張的「有藏有露」。
藏——是為了一眼望過去的整潔;
露——是留給高頻使用物品,以及裝飾物。
而想要安裝鏡柜,台面上寬度的尺寸最小也要滿足40公分,因為40公分已經是能買到最小的鏡柜尺寸了。
不過鏡柜這個東西,太小,我個人覺得還不如不裝,絲毫沒有美觀可言。如果家中是小衛生間,實在安裝不上鏡柜,不如試試在鏡子兩側布置置物架。
鏡子+置物架
選擇此種方式作為洗漱區收納,無外乎就是兩種原因:
一種是空間不足,被迫選擇;一種是追求更高顏值,主動放棄。
第一種不用多解釋,大家都懂,而第二種可能很多人不解,為何此種方式顏值高?
看過那麼多的鏡柜,終會發現一點,鏡柜僅僅只有幾個格局、幾個款式,對于滿足收納足以。而想要達到更高的顏值,卻遠沒有鏡子來的實在。
空間夠大,當然可以選擇置物架+鏡子這樣高顏值的搭配。
不過還有很多小戶型,連放一面大鏡子都是奢求,解決這部分的收納需求才是最主要的。
如果你沒有鏡柜,并且台面比較小,那洗面台附近的置物架一定是最方便實用的選擇。而置物架的選擇要在鏡子的左右或是下方,如果低于台面,被濺上水的幾率很大,那時就又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雖然置物架沒有鏡柜收納性強,不過卻可以真正實現洗漱用品觸手可及,而且搭配上台盆柜收納空間不算富足,也還夠用。
掛鉤搭配
雖說置物架有很好的收納效果和美觀性,不過置物架更適合放一些干爽的小物。
相對平時使用后多會潮濕的物品、或是例如擦背刷之類身形過大的用品,我們就要用到另一個收納方式——掛!
說到掛,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掛毛巾。
每次擦頭擦臉之后,頭髮和臉倒是干了,不過毛巾可就變得濕噠噠。而毛巾桿想必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用來展開我們的毛巾,幫助它快速晾干。
如果你覺得掛物桿只能用來掛毛巾的話,那就太小瞧它了,隨便添幾個鏤空的小籃子,就可以實現此處收納的最大化。
如果是沾水后的物品,鏤空的方式可以幫助其360°無死角通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干燥。
在洗漱區,掛桿雖不能作為主力出現,但卻是鏡柜和置物架如虎添翼的不二選擇。
洗漱區如何選:
如果空間足夠,首選鏡柜,無論是三開門、還是兼顧「有藏有露」,都是最好收納的方式;
對于空間不足,和追求更高顏值的家庭,選擇置物架+鏡子的搭配最為合適,同時置物架要高于台面;
掛桿可以出現在洗手台附近的墻壁上,用來放一些使用頻率高的用品。
在家中,洗漱區的收納規劃占據了我們的主要精力,而往往忽視了另一個做收納的好地方就是馬桶上方。
至于為何說馬桶上方適合做收納,則又要說那那句老生常談的話:
墻面=收納
馬桶上方的空間有多少自然不用我多說,難的是馬桶上方的空間是做柜子還是做置物架?
這里我給出兩種方案,分別針對不同的戶型和不同的需求。
柜子
選擇柜子作為馬桶上方收納。
馬桶上方做柜子最大的好處就是,兼具收納性和封閉性。
收納性:和鏡柜相似,通過柜子收納物品一直都是最有效的方式,馬桶上方同樣適用。
封閉性:不同于壁龕和置物架的收納方式,馬桶上方的柜子可以通過柜門來遮蓋住柜體內不美觀的物品進行收納。
置物架
馬桶上方布局置物架。
如果選擇置物架作為馬桶上方的收納方式,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馬桶的位置和淋浴區的位置關系。
如果馬桶在淋浴區的附近,而且沒有淋浴房,平時一洗澡馬桶蓋上都是水,那基本就告別置物架這個選擇了。畢竟我們置物架上放著都是一些干毛巾、紙巾這類怕水的物品。
so,置物架適用于:
1.分離式衛生間,馬桶獨立在一個干燥的空間;
2.有淋浴房,再怎麼歡脫洗澡,都不會有水濺出;
3.家中有浴缸,洗澡時根本不會濺出一米高的水花。
相比于柜子,置物架的確沒有很強的收納性和封閉性,不過置物架所提供的展示空間、裝飾性和增添的生活氣息,卻是柜子所不能的。
兩種方式,實用or美觀,怎麼選,隨你。
一說到淋浴區的收納,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壁龕。
的確,沒有什麼位置比淋浴區更適合布置一個高顏值、易打理的壁龕了。
淋浴區多處在潮濕環境下,而壁龕又是泥工師傅現場打造,表面都是和墻壁一樣的瓷磚鋪貼,整體感絲毫不受影響。而且壁龕不懼潮濕,清潔方便,并且隱藏在墻面內不會顯得突兀。
壁龕的高度一般在25-30公分之間,就可以滿足放置正常洗浴用到的所有護膚用品。如果是覺得一個壁龕不夠,也可以適當做高一些,中間用玻璃隔板分格開來,用來存放不同高度的洗護用品。
除了高度,深度上也要做足考慮,壁龕深度必定要有10公分,太淺也不下什麼東西,因此做了壁龕,勢必要犧牲一點衛生間的空間。(因為這里是砌出來的,可不是掏空出來的)
因此,如果家中衛生間空間本就緊張的小伙伴,可以選擇置物架或是掛鉤來代替壁龕。不過相比之下,在清理打掃上就要多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