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長反思自己的過去,有沒對孩子做過這樣的事情:
一、 當眾指責或打罵孩子
當孩子在大眾面前哭鬧或者犯了錯時,作為家長最好可以聆聽,孩子他們也是需要被尊重的。
家長可以試著蹲下來,傾聽他們的訴求,哭鬧原因等,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再進行教育引導, 家長當眾批評孩子原本就是一種不尊重孩子的行為。。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都是有尊嚴地存在于我們的家庭和孩子的小團體,孩子每天都會出現各種你意想不到的狀況,有時候父母甚至會當眾對孩子進行責罵,這樣做對孩子的害處頗多,更會戳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
二、 靠自身經驗教導孩子
我小時候你的爺爺奶奶就這樣教育我...., 我們小時候哪像你現在這樣,日常生活中,我們當下的父母是不是經常會孩子拋出這樣的論調?
三、 我做一切都是為你好
「我是為你好」相信是很多家長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了,在苦口婆心說教孩子的時候,總以這句話作為開場。
這麼說的初衷無疑是讓自己的孩子感覺到自己工作很辛苦,希望孩子能體會,能夠好好認真讀書。可是孩子也許根本不會明白,因為她根本沒有辛苦的生活經驗,根本無法去體會和感受。而且還有可能還會認為自己是不是多余呢,是不是因為自己,爸爸媽媽才會這麼辛苦呢?
換個角度來想, 捫心自問,我們所有的付出真的全是為了孩子嗎?
四、 我能做到你一定也可以
很多時間,父母喜歡把自己的理想或者已有的成績強壓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期待定位都以自己的高度來衡量,也有的父母,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希望,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出類拔萃。
當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些錯誤時,家長就會跳起來對孩子進行指責,甚至有的家長總喜歡當眾批評孩子,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這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一種打擊,甚至在人生的道路上漸漸退步了。
五、 物質刺激當作唯一獎勵
有時候,物質獎勵對孩子來說,確實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起碼有人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收到了看得見的成效。 但事實上,這也不是能吃遍天下的「一招鮮」。物質激勵能湊效也不錯,怕就怕,什麼物質都激不起孩子的興趣了。
很多父母感到頭疼的是 ,什麼樣的物質刺激都無法再激勵孩子了。
六、 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平日里,不少家長總是叮囑孩子要講文明懂禮貌,做個有修養、有素質的人。可有的家長卻說一套做一套,自己經常做出不文明之舉。如在公共場合,一些家長當著孩子的面亂扔垃圾、吸煙喧嘩,在馬路上有家長帶著孩子亂闖紅燈、橫穿馬路,鄰里之間有些家長因為一些小矛盾就口不擇言、惡語相向等。如果家長只是嘴上說的好聽,不允許孩子做這個,不應該干那個,但是在 實際行動中自己卻不能言行一致,那麼又如何能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七、 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錯
常言道尊重老師就是關照孩子的未來。然而有的家長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的不是,這是教育孩子的一大忌諱,不管你對老師有什麼看法,甚至老師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對,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的不是。在任何時候,家長都要幫助維護教師的權威和威信。家長要堅決站在老師這邊,應該和老師保持高度一致的教育立場。只有這樣,老師的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家長若是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不是,會讓孩子覺得老師的確不行,這樣自然會影響老師在孩子心里的位置,老師的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是父母們都不愿意看見的。
八、 在孩子面前和伴侶吵架
很多爸爸媽媽可能會抱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的想法,就當著他的面大吵特吵,其實,夫妻之間經常吵架會給孩子留下難以抹去的心理陰影,孩子會感到措手不及、無能為力,更會表現出很害怕的樣子,甚至有的孩子會大喊大叫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力或者選擇離開。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感到十分地沒有安全感,爸爸媽媽需要知道,孩子的內心是十分地脆弱和柔軟的,而且 孩子內心受到傷害是很難抹去傷痕的。
如果你已經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話,就要對孩子道歉,并表示以后不會再讓他傷心和害怕了!
九、 不讓孩子參與任何決策
當孩子能夠參與討論或決策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問題時,他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調動孩子的責任心,使自己清楚地認識孩子的質量,得到有關自己教育孩子的反饋信息。
當孩子從小被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的時候,家里的事和孩子商量,盡管孩子太多問題幾乎不懂,但是他會感覺被尊重,他是家庭的一員,他的行為對家庭有影響。而這種感覺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
十、 成績是孩子的唯一標準
如果家長都用成績好壞來衡量自己孩子的前途,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同一個結果。
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好的家長,皆大歡喜,想盡辦法壓榨孩子本來就不多的自由時間去保持成績;反之,孩子的成績不好的家長,著急上火,掏空心思逼孩子上各種輔導班去補課提高成績。
無論是哪種情況,家長都會帶孩子做主,努力去維系這種「成績好」的狀態。比如,不讓孩子參加課外活動、看課外書,怕耽誤了功課;不讓孩子假期去度假,抓緊時間補課趕成績;不讓孩子發展自己的愛好興趣,等考好了再畫畫、唱歌……
更多關于孩子成績的信息請參看《孩子的成績,到底多重要》孩子的成績,到底多重要?
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點和基礎,而且相對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影響的時間更長。父母站在家庭的角度來看,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給家庭帶來歡樂,反之,孩子出現問題,會給家長帶來煩惱,甚至是痛苦。
想要做合格的父母,需要我們不斷去學習修行,但是避開上邊10條,是做一個合格父母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