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收到好幾位家長的咨詢,具體細節我就不多說了,咨詢主題是一致的:孩子動不動發脾氣,脾氣上來了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孩子脾氣大,這個問題我想困擾的絕對不是少數家長了吧?面對孩子的大脾氣,處理方法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咱們孩子的大脾氣。
脾氣大是一個籠統的表述,孩子哭鬧打滾兒可以說是脾氣大,摔東西打人也可以說是脾氣大,罵人諷刺他人還是可以說是脾氣大……脾氣大往往是通過具體的行為表現出來的我們肉眼可見的行為現象。
無疑,我們是不希望孩子經常大脾氣的,大脾氣會讓我們崩潰,對孩子來說,他也是不好受的。因而,我們是會希望孩子的脾氣消失或者是減少的。
想要解決問題,我們就需要了解引發問題的根源是什麼。發脾氣的行為,是不好的行為,我們通常把這類不好的行為稱為問題行為。問題行為是一類不利于自身和他人成長和生活學習去的行為,它的發生可以是在孩子身上,也可以發生在成年人身上,當然,我們這次談論分享的主題是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行為。
某個問題行為產生的具體原因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也是可以歸納總結的,一般地,兒童的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需求未被滿足,其中,需求包含合理的需求與不合理的需求。這個原因是導致問題行為出現的最常見的原因。比如孩子在商場看見喜歡的玩具要買,媽媽不給買,孩子就大哭大鬧。這就是孩子想要玩具的需求沒有被滿足而導致的大哭大鬧的問題行為。
2.獲取關注。孩子是渴望得到關注的。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高興地拿給爸爸看,但是爸爸在玩游戲沒有理睬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會通過大叫或者摔東西的行為來獲取爸爸的關注。
3.逃避(任務、活動、環境等)。這也是導致問題行為非常常見的原因。比如孩子不想吃青菜,媽媽硬要孩子吃,孩子就會哭鬧或者打翻碗來逃避吃青菜。
4.感知覺方面的(如生理疾病原因導致的不適、自我刺激行為等)。這種情況一般更多發生在一些特殊孩子身上。比如我們的自閉癥孩子,有些對某些聲音會非常敏感,比如超市里的喇叭聲,他是非常抗拒的,一聽到就會捂著耳朵大哭。
5.語言表達和溝通障礙。這種原因也更多的出現在發育異常的孩子身上,他的語言溝通能力不足,不能正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而大人也沒有理解他們的想法,未能滿足他們要求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的原因我們知道了,我們就要來說說正題了,怎麼解決問題行為?既然我們的主題是解決孩子發脾氣的問題行為,那我們就更具體地給大家先列出一些具體的脾氣表現。
打人、惡意挑釁、對人無禮頂嘴、生氣大喊大叫、搶別人的東西、故意損壞破壞東西、咬人踢人、威脅他人要打人掐人、抓頭髮、故意向他人吐口水、向他人扔東西、做危險的事、推人、丟東西、不終止錯誤的行為……
這些是不是已經夠詳細啦?
好,各位注意啦,處理這些讓我們頭疼的行為的方法馬上就告訴大家了,那就是:暫時隔離法。
什麼是暫時隔離法?
根據字面意思,就是暫時隔離的方法,暫時把孩子給隔離。暫時隔離也可以理解為暫停,作為一種紀律約束的方法,指活動的暫時終止。我們的暫時隔離法就是在孩子不良行為發生后,立即將他置于一個單調乏味的地方。他必須待在那里,直到定時器響了之后才能離開。
有人會問,那將孩子隔離,究竟要隔離多久呢?不慌,我來告訴妳,隔離的時間長短我們遵循一歲一分鐘原則。 比如孩子三歲,那麼我們暫時隔離的時間就是三分鐘。
聽到將孩子隔離,也許還有人會質疑,隔離孩子,難道不會對孩子造成情感上的傷害嗎?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暫時隔離法會對孩子造成情感上的傷害。恰恰相反,暫時隔離法還會避免親子關系的緊張。因為暫時隔離法只是將孩子置于一個乏味單調的環境中,并不會對孩子身體和情感造成傷害,隔離的同時對孩子和家長都是一個緩沖和調整。父母可以減少生氣和不安,幫助父母和孩子冷靜,親子關系可以在盡快的時間內恢復正常。
暫時隔離法適用于我們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的發脾氣的行為,它對阻止不良行為、降低今后不良行為的發生頻率是非常有效的。
在使用暫時隔離法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只有我們親自聽到和看到不良行為的時候使用暫時隔離法才是最理想的。如果孩子的不良行為是通過他人描述,或者是已經發生了很長時間了,這種情況是沒有什麼效果的。要使暫時隔離法最有效,最佳的隔離時間應該是在行為出現后的10秒內暫停孩子的活動。孩子的年齡如果在2~4歲之間的話,暫停的即時性就更為重要了。
研究證明,暫時隔離法可以有效地糾正孩子經常產生的沖動性、攻擊性、情緒性以及充滿敵意的不良行為。但是,對于有些我們認為的不好的行為也是不適合的。
不適合用暫時隔離的行為:
心情不好鬧別扭、忘記做某件事、沒有寫作業、沒有收拾玩具、過度興奮(但攻擊性或破壞[性.行.為]要隔離)、自我刺激類行為、恐懼、害羞被動、沒有親眼看到的行為。
這些行為暫時隔離效果不大,尤其是不寫作業或自我刺激類的行為,妳把他隔離了他反而還更樂意了,隔離了他就能逃離寫作業,也可以每人阻止他做他自己喜歡的事兒了!
暫時隔離法有效,但是要堅持才有效。我們不能上午用了暫時隔離,下午出現問題就不用了,這是不行的。
我們在剛開始使用暫時隔離法的時候,最好選取一個小的不太嚴重的問題行為和一個比較嚴重的來進行干預。因為小的問題行為干預起來會容易一些,小的問題行為通常發生的時候沒有極度情緒化,比較容易控制。堅持干預一兩周就會發現目標行為減少50~90%。
還有一點要注意,隔離的目標行為不要定太多,要不然孩子一整天都要隔離很多次了,在改變了一個問題行為之后,再選擇下一個目標行為來改變。
暫時隔離法屬于懲罰的一種方法。 有的育兒專家認為不該對孩子使用懲罰,我的觀點是,懲罰可以有,要適度,要有節制,要溫和。暫時隔離法就是一種溫柔的懲罰方法。
教育孩子,溫柔和嚴厲并進更好。暫時隔離法可以幫助我們孩子減少不良的一些行為,這只是我們目標的一個方面,不好的行為減少,好的行為當然我們也是期待著增多的。所以,咱們也不要忘記了在孩子表現出好的行為的時候去夸獎他,贊美表揚也是一種很好的強化物,它能夠促使我們孩子在將來出現更多的好的行為。
最后,我總結一下暫時隔離法使用的幾點注意事項:
1.選擇目標行為(妳想要孩子改變的某個行為)。
2.即時性。
3.隔離時間。
4.堅持下去,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