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王姐在我們當地一所重點小學任教,是一位跟班走的班主任老師。
閑來一起聊天的時候,她總是不無遺憾地說:「很多孩子從一年級起,學習成績一直優異,但是到了四年級之后,漸漸地就有些滑坡了。這點在女孩子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是因為什麼原因,后勁不足嗎?」我詢問道,因為大寶已經上四年級了,特別害怕他也會出現所謂的「四年級現象」。
「不是智商的問題,是情感出現問題。」王姐說:
「女孩子身心發育較之同齡男孩要早很多,情感細膩、也很敏感。尤其現在十來歲的孩子一般都進入前青春期了,會表現出一些早戀跡象。
但是父母一般忙于工作,很容易疏忽,等發現時孩子成績已經落后一大截了。」
王姐說自己帶了好幾屆學生了,作為班主任,她的眼光毒辣的很。
提起青春期的孩子,她說不用特意調查,光看看孩子們的表現,就知道哪些孩子正處于「早戀」階段。
①容易走神,沒事喜歡傻樂,學習成績有所下降
《十七歲不哭》中,楊宇凌和簡寧是班中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們個人能力也非常強,在相處中彼此被對方吸引。
宇凌總是控制不住去想優秀的簡寧,想起來都會覺得很開心,一個人也會偷偷傻笑;而一向自控力很強的簡寧也發現自己面對心愛的女孩時,也會心緒煩亂,甚至上課也開始走神。
情感萌動的小女孩、小男孩對異性產生好感,會念念不忘,經歷茶飯不思的階段,自然而然會影響到學習狀態和成績。
②喜歡照鏡子,開始注重自己的穿著和打扮
「女為悅己者容」,不管男孩女孩,「早戀」的孩子會更注重自己的穿著和打扮,想給心儀的對方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我有一個同事,就曾告訴過我,發現自己家的「臭小子」不知道啥時開始特別愛臭美了,內褲和襪子也洗得勤了。
尤其是自己的頭髮,不再理個小平頭,而要流行的「韓式」泡面頭。他有一次偷偷檢查孩子的書包,發現里面有一個揉搓的很爛的小紙條。
③喜歡佩戴一些小飾物,會珍藏一些紙條信件
就像情侶間互贈禮品一樣,「早戀」的孩子也會把彼此的「小心思」
在一些情侶飾品上體現出來:比如說一些「同心」掛墜啦,男女孩各拿一半,湊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圖案,或者相同圖案不同顏色的手鐲等同款飾物;
比如說女孩的會多了一些「中性飾物」,男孩也會有一些女孩的小發圈之類的東西;甚至有的男孩討好女孩,會在手腕上套上女孩的頭繩,暗示自己「名草有花」了
有些女孩還特別喜歡買便利貼,可以用美美的紙條傳遞彼此的「心意」。
王姐說,其實作為班主任老師,很容易就發現他們之間的「小伎倆」,但是老師也不好意思明說,只能「點到為止」的說幾句。
關鍵還得靠家長及時發現、溫柔的制止和引導,讓孩子們正確認識情感,回歸「正途」,把心思都放在學業上。
有女孩的家長更得注意,一般女孩心思重、敏感細膩,一定要采取「懷柔」的政策,不可用「武力」解決或者放任自流。
①給女兒寫一封信或者推心置腹的談一談
首先,要幫助女孩建立正確的情感認知。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指的是:父母越反對什麼,越加深孩子的反叛。
在戀愛上尤甚,很多女孩愛得「堅貞不屈」,為了愛人不惜與家庭決裂、私奔,如此決絕,不過是父母一手催化的。
其實據說很多到後來都后悔了,回憶當初如果不是父母的強烈反對,自己也不會如此「不顧一切的奔赴」。
發現孩子有「早戀」跡象,媽媽可以給女孩寫一封信,以這種特殊的形式和女兒推心置腹的談一談,讓孩子先正確認識這段情感,知道父母對她的包容,對她是「無條件接納」的。
②幫助女孩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提高眼界和格局
「早戀」的對于孩子的魔力在于它的神秘感。
孩子們處于青春年少,幻想出來的愛情很美好。父母發現孩子「早戀」的苗頭后,要幫助孩子打破神秘,建立正確的「戀愛觀」:
教導女孩,不要為一些「低付出」成本的事情而感動。比如說買一杯奶茶、送一個禮物,這些誰都可以做。
青春期的感情不是愛情,美好的感情需要等待。
要像作家沈從文所說的那樣,在
走過很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數的云 ,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之后,在一個最好的時候遇到那個對的人。或者如三毛所說「于千千萬人之中,遇到你想遇到的人」。
③女孩進入青春期后,一定要有底線和原則教育
據《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統計》數據顯示95后的孩子初戀年齡在12歲左右。
我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900萬例,20多歲的女大學生是主力,還有很多初高中的同學甚至有些在小學階段都會「偷嘗禁果」,造成一生的陰影和傷害。
在「早戀」中受傷最大的往往是女孩。
年少的孩子對愛情充滿憧憬,很容易一時沖動、為愛獻身。
家有女孩的,媽媽一定要告知孩子的底線原則:比如去男孩家過夜、和朋友去陌生場所、嘗試一些煙酒之類的物品……是堅決不可以嘗試的。
媽媽一定要提前做好青春期女孩的教育,讓女孩學會保護自己,幫助女孩將危害降到最低,減少很多「后顧之憂」。
愿我們的女孩都能身披鎧甲、內心強大,活成最出色的自己。
今日話題:孩子「早戀」了,你會怎麼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