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日本媒體報道: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住不帶浴室的房子。
26歲小伙野中翔太,2年前來到東京,從事介護方面的工作。
一個人生活的他,在距離練馬站徒步10分鐘的地方,租了間沒有浴室的房子。
這是經過翻修的50年老房子,屋里15平方公尺左右,有廚房和衛生間。
每個月的房租為3.2萬日元。
跟周邊「帶浴室的房子」相比,這里差不多是半價,便宜了不少。
野中翔太表示,自己能接受昭和時代的老房子,喜歡房屋建造有用木頭,窗戶上有圖案。
「來到東京的話,感覺這里還可以吧,房租便宜。」
因為屋里沒有浴室,野中翔太都是下班后到澡堂泡澡。
澡堂的收費,12歲以上為500日元。
23歲小伙大內理圣,從筑波大學畢業后,來到東京工作。
他住在沒有浴室的房子里,已有2年左右。
這邊房子的建筑年齡已有48年,到JR山手線的田端站步行需18分鐘,
月租為3.3萬日元。
老房子保溫效果比較差,到了冬天就比較難受了。
去年冬天,大內理圣冷得有點受不了了。
于是他穿上了老家那邊寄來的上衣,再在腿上裹好毛毯,熬過了冬天。
洗澡的話,大內理圣是抱著臉盆,步行5分鐘去附近的澡堂。
采訪當天那樣的小雨還沒啥問題,要是碰到暴雨就麻煩了。
不過總的來說,大內理圣說自己還是蠻喜歡去澡堂泡澡的,可以放空自己。
日媒表示,年輕人喜歡租不帶浴室的房子,
有些是因為喜歡老房子的氛圍,有些是希望去澡堂泡澡,便宜又舒服。
此外,關于日本汽車市場低迷的狀況,
日本媒體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年輕人不愛買車了,對汽車不感興趣」。
對于這樣的報道,日本網友看不下去了。
「就算是真的喜歡去澡堂,也可以住在有浴室的房子里,然后平時去澡堂啊。」
不管是「年輕人遠離汽車」,還是「年輕人喜歡沒有浴室的房子」,通常思考的話,都是因為「年輕人沒有錢只能這樣選擇」。
「接下來,對于年輕的流浪者,感覺媒體會報道成‘不拘泥于現存的價值觀、探索自由生活之道的年輕人在增加’。 」
「少子化的原因是晚婚化」這種說法也一樣。
明明就是因為年輕人沒有錢,這個世界非要把錯誤答案當正解。
上個月底,媒體還報道日本新出了一種「年輕人離職現象」:
年輕員工因為職場環境太輕松,不讓人加班,最終選擇了離職。
日本公司近年來努力改善加班和職場騷擾問題,已經見到成效。
社會新鮮人(畢業一到三年的正式員工)有36%認為職場很寬松。
有人說自己早上睡過頭,急忙打電話向上司道歉,
上司卻跟他說不用急,下午再來公司上班就好了!
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社會新鮮人,從來沒在公司被罵過,
卻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決定離開這些工作氛圍寬松的良心公司!
對此,專家解釋稱:
「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是進入大公司上班就可以安心的年代。
年輕人已經意識到,在職場上過于悠閑的話,真的能夠安穩地走完職業生涯嗎??
很多人擔心,不多學點技術和經驗真的沒問題嗎?」
日本媒體這樣報道,感覺就像是在沒有加班、氣氛寬松的公司,員工就得不到成長一樣。
而在飽受加班之苦的萬千社畜看來,這種報道簡直就是脫離了現實——
媒體報道:
「年輕人喜歡沒有浴室的房子。」
「職場太寬松 離職年輕人猛增」
「不要加班就是打擊積極性!」
我想說的是:
「不要把貧困導致的被動選擇和主動選擇相混淆。」
「不要把無法成長的糟糕職場跟良心職場相混淆。」
「不要把糟糕管理和成長目的的主體努力相混淆。」
「并不是現在流行沒有浴室的房子,而是貧困在擴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