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刀子嘴都是刀子心!別讓父母情緒的5把刀,毀了孩子的一生
2022/09/19

有人曾問俞敏洪老師,如何看待「刀子嘴豆腐心」。

俞老師一針見血指出:「這個世界上沒有刀子嘴豆腐心這種說法,刀子嘴就是刀子心。」

這句話放在父母身上同樣適用。

不少父母認為,自己不過是說話直白,噼里啪啦批評孩子完全是「愛子心切」、「為孩子好」。

卻不知,說話情緒化、刀刀見血,完全不顧及孩子感受,是一種多殘忍的行為。

前幾天,溫州一小男孩被媽媽打罵批評,一時難過萬分獨自離家,不想和媽媽待在一起;

上個月,安徽一名剛大學聯考結束的男孩,因在家玩游戲被爸爸責罵,和爸爸發生嚴重爭執后,一氣之下背包離家出走;

還有不久前,杭州一個10歲男孩,因瑣事和父母爭吵,被父母激怒后,也從家里跑了出來,獨自冒雨到處游蕩……

這一樁樁「離家出走」的事件背后,不難看出,根源和父母說話情緒化有關。

《父母的語言》一書中,作者明確表示:

情緒化和存在有害壓力的語言環境,會對孩子腦前額葉皮層的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孩子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發育不全,最終危及孩子和他們成長后應對生活壓力的能力。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

尤其是父母情緒這五把刀,刀刀斃命,請務必遠離!

第一把刀

抱怨——毀掉孩子的正能量

父母對待世界的態度,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對待世界的態度。

愛抱怨,不斷傳遞負能量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壓抑、窒息,內心灰暗一片。

知乎一位網友說:

從小到大,只要家里發生一點不好的事,媽媽就會當著他的面大倒苦水。

一會說命不好,活得比別人坎坷;

一會埋怨爸爸,覺得是家里的男人沒用,自己被拖累。

不諳世事的他,分不清是非對錯,全盤吸收媽媽的嘮叨、牢騷。

也覺得上天不公,自己比不過其他同學有錢就是爸爸的錯。

以至于長大后進入職場,他心態消極,做任何事都視為負累,即便是自己犯的錯也抱怨連篇,惹得大家不悅。

被領導約談后,他才意識到自己能力雖好,但心態悲觀,負能量爆棚,沒有人愿意和他為伍。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作者寫道:

「父母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創造了獨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礎上,孩子漸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本教材,如果教材上寫滿的是吐槽、不滿。

那孩子學會的必定是負面的信息,他也會不可避免活成負能量場。

愛抱怨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不想孩子活得疲憊不堪,對未來人生充滿消極,請停止抱怨,不拉孩子當自己的「苦友」。

只有多給孩子傳達樂觀積極的態度,讓孩子看到父母正能量的一面,他才能始終對人生充滿希望,保持自信陽光。

第二把刀

焦慮——壓垮孩子的內心

孩子打一出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牽動著父母的心。

父母恨不得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指望孩子能活成金字塔尖。

為了好的教育和師資,不惜拼命工作,只為了掙錢買學區房;

為了孩子早日成才,拼命雞娃,一口氣給孩子報了十幾個培訓班。

結果——父母越緊張焦慮,孩子的問題越多。

《金牌調解》有位媽媽,怕兒子成績差,升高中無望。

寧可背債十萬元,也要不停逼兒子學習。

兒子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到輔導班補習語數英物理化。

周末還得參加全天的素描班。

兒子不過想趁沒課時玩一會游戲放松一下,她就瘋狂聯系丈夫,要丈夫出面壓制兒子。

深陷極度恐懼和焦慮中的她,不僅累垮了自己,崩潰到想失婚;

就連兒子,也開始封閉自己,越來越不愿意表達自己的心聲,變得麻木不堪。

美國一項家庭研究證明,如果父親或母親有焦慮癥,孩子患焦慮癥的風險是正常孩子的7倍。

很多父母的愛,以「為你好」之名,實則卻在操控孩子,不斷傳遞焦慮。

卻忽視了,那個被父母焦慮裹挾的孩子,內心一點點坍塌,最后滋生來了各種心理問題。

唯有給孩子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允許孩子有自由選擇的空間,他才能不設限的成長,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三把刀

情緒化——摧毀了孩子的安全感

有的父母,情緒好時和藹可親,很有耐心;

可一碰到點事,一點就炸,前后完全兩副面孔,縱容情緒的怒火傷及無辜的孩子。

台灣作家蔡穎卿曾分享一個故事:

她在咖啡廳用餐,看到有對父母帶著年幼的女兒坐了下來。

那位媽媽先是耐心跟女兒聊起,為什麼要帶她們出門旅游,賺錢和上網查詢資料有多重要。

接著,從自己講到別人、從台灣講到法國、再從井底之蛙講到不旅行的可悲之處。

即便她講得頭頭是道,女兒卻不領情,突然冒出一句「這個我不要吃」,打斷她的思路。

媽媽很是詫異,但仍舊滿懷慈愛地勸說「很好吃,吃吃看」。

見女兒始終執拗,堅持不肯吃,媽媽突然抬高音量,毫不喘息噼里啪啦地指責女兒:

「你給我閉嘴,吃個飯話那麼多,你有幾個嘴巴呀?

煩死人了,我告訴你,我已經不耐煩了!

我已經很想打人了,再好脾氣的人也會不耐煩的。」

話音剛落,媽媽一記巴掌直接向女兒揮去,現場哭聲、吵鬧聲混成一團。

看到這一幕,作家無比心疼:

一個成年人尚且難以接受這樣的情緒化的對待,更何況是兩個年幼的孩子呢?

想起一位朋友分享過的親身經歷:

每次她的表現不合父母心意,父母就會被激怒,甚至抓狂,對她大吼大叫。

這種毫無緩沖機會的情緒變化,給她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

她常常在想:

這還是我的父母嗎?為什麼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像惡魔一樣?

直到現在結婚生了孩子,她依然很難和父母親昵,總感覺自己是個外人,無依無靠。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有一個安全島。

父母無條件的愛和平和的情緒,是安全島的根基。它牢固地支撐著他們去探索,也治愈著他們所有的傷。

而在父母情緒化下長大的孩子,一生脆弱敏感,很難和父母內心產生聯結,注定沒有歸屬感。

第四把刀

遷怒——激化孩子的逆反心

著名作家王蒙在文章《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尺度》中,有一段非常扎心的描述:

「父母寂寞了就責備孩子太不活潑,父母想午睡了就覺得孩子弄出的噪音令人討厭;

父母想讀書了就發現孩子不愛學習,父母想打球了就發現孩子不愛體育;

父母煩心的時候就更不必說了,一定是看著孩子更不順眼了。」

生活中,多少父母以權威之名,把怒火發泄到孩子身上。

廣東男孩阿海,和爸爸相處,總是受到爸爸的暴力對待。

爸爸心情很煩,或喝了酒耍酒瘋,都會毆打他拿他出氣,根本不顧及他的心情。

考慮和爸爸的關系,阿海一直隱忍著。

直到有一天,他終于忍不下去,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不想再面對那個動不動就把怒火發泄給他的爸爸。

后來父子再次相見,阿海已經是數次盜竊案的涉案人員。

可即便行為受管制、被幫教,阿海對爸爸始終抵觸排斥,把爸爸的話當耳邊風。

一位名師說過:逆子,往往是被父母的暴力情緒教出來的。

長期受父母情緒暴力牽連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活在否定和嫌棄中,對父母的愛只會悄悄流失,甚至和父母活成仇人。

長期下去,父母不僅會失去本來的權威,還可能培養出一個「問題孩子」,后患無窮。

沒有一個孩子,會心甘情愿成為父母負面情緒的發泄工具。

真正成熟的父母懂得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終尊重和愛護孩子,從不把自己的情緒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

第五把刀

抑郁——剝奪孩子幸福的能力

孩子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終生可見。

現實中很多父母忽略這一點,總覺得生活很苦,很多難題沒解決,每天陷入哀愁憂傷的情緒中,難以自拔。

他們以為自己可以默默承受一切,卻忽略了,孩子也在潛移默化吸收著這些悲傷。

台灣著名心靈導師賴佩霞在演講中提出這樣的反問,戳痛無數子女的心:

「如果你的母親,一輩子都活在哀傷痛苦當中,你敢快樂嗎?」

很難。

賴佩霞坦言,母親一人拉扯她長大,常常因為生活的不如意、婚姻的失敗郁郁寡歡,痛苦憂傷。

因為愛母親,所以她不敢在母親面前表達任何情緒,就算受委屈,也偷偷吞進肚子里。

仿佛只要自己表現出一丁點興奮、激動,就對不起母親,內心滿是罪惡感。

抑郁哀傷的父母,養不出真正快樂自在的孩子;

唯有快樂陽光的父母,才能給孩子幸福溫暖的底色。

作家莫言老師曾這麼回憶母親:

「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勞作時,嘴里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

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饑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但母親的樂觀是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于未來的希望。

這是一個母親對她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

孩子期待的,是可以和自己坐下來享受生活的父母,而不是整天郁郁寡歡,沒有熱情的父母。

他渴望放聲大笑,也愿意和父母一起細數每天的美好。

為了孩子的童年更幸福,父母最大的自覺就是讓自己快樂起來。

只有微笑面對生活,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樂觀積極,孩子才有干勁和希望。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對我自己很欣賞的母女——谷愛凌和她媽媽。

人們羨慕谷愛凌的才華橫溢、橫空出世,但我更折服于她媽媽教育時的情緒穩定。

谷愛凌滑雪摔倒,頭部間歇性失憶,媽媽一直抱著她,耐心聆聽她的感受:「沒事,把你現在的感受說出來。

谷愛凌訓練遇到瓶頸,狀態不好,媽媽卻不慌不忙,不斷鼓勵:「有一點點進步就好。」

谷愛凌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滑的時候摔了很多跤,完不成動作,媽媽堅定告訴她:「我們再試一次。」

不管谷愛凌一路走過來,歷經高山還是低谷,媽媽總是沉著冷靜、不慌不忙,一如既往鼓勵支持她。

正是這種超強的情緒控制力,積極正面的人生觀,成就了現在的谷愛凌。

父母今天的每一分情緒,都奠定了孩子人生的底色。

擁有一對情緒平和、快樂積極的父母,也是每個孩子的一生之幸。

懂得好好說話、控制情緒的父母,能讓孩子看到生活的美好,給他安穩的環境自由生長。

愿我們都管好自己的情緒,在家里營造美好積極的氛圍,做讓孩子感到幸福的父母。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黑人買網軍沒付錢?「臉書遭反攻洗版」網見1句話笑出來:實錘了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