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日本一則這樣的新聞吸引了小編的眼球:離開「過于良心的職場」的年輕人劇增…工作負擔太低
看到這,誰傻眼了?因為工作環境太輕松而選擇辭職?啊???
畢竟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可是有著「地獄式加班」的職場文化啊!
01
日本的加班文化由來已久
沒有休息時間、每月加班100+小時、讓勞動者義務加班、逼迫上了年紀的勞動者自己辭職…
以前的日本職場只能用「黑暗」一詞來形容。
「明明工作按時完成了。卻因為想比前輩早下班回家而被上司警告了。
」
「夏季的白天很長,感覺在天還亮著的時候就離開公司,很有罪惡感。」
在無休止的加班之下,因工作過度而疲勞去世的員工數量也逐年增加。
「 (karoushi)」這個詞也因此成為了國際通用的說法。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一部名叫《我在一家黑公司上班,已經快撐不下去了》的電影于2009年上映了。
因為這部電影,「黑心企業」這個詞作為長時間勞動和用權力騷擾逼迫員工的企業的代名詞,在無數上班族之間傳開了。
2013年的時候,「黑心企業(ブラック企業)」這個詞還被選為當年流行語大賞的前十名。
02
日本職場開始發生變化…
在「黑心企業」這個詞被選入流行語之后,日本以此為契機開始整備法律。
2015年開始實施《年輕人雇傭促進法》,將公開平均工作年限、平均加班時間、年假休息率等相關數據變成了企業應做的義務。
2018年,日本通過了《工作方式改革相關法》。首次對「加班」設定了時間上限:每月最多加班45小時,每年加班時間累計不能超過360小時。
2020年,大企業率先實施了各種防止領導權力騷擾的相關措施。2022年4月起,中小企業也需要執行這些措施了。
再加上從2022年秋季開始,日本也開始大力改善男性休產假的難題。
工作時間縮短、不允許有權力騷擾傾向的培養方式、對年輕人給予超出需求的支持…
隨著一系列法律措施的修改,日本的勞動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日本的職場環境得到了迅速且有效的改善。
在以年輕職員為調查對象的問卷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覺得現在的職場環境很輕松。
20多歲的護理人員在鏡頭前感嘆:現在沒有加班了。一到下班時間,大家都是「啊,已經到時間了」然后下班了。白企業(即良心公司)真是個好地方啊。
日本網絡上還流傳著這樣的趣事:
某天早上,一打工人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睡過了,已經完全過了上班時間。
他慌慌忙忙地聯系了上司,結果上司卻溫柔地對他說:沒關系,下午來上班就行的。
03
年輕人卻不太適應?
職場環境變得輕松愉快,然而卻有越來越多在企業上班的年輕人以「工作太輕松」「職場太良心了」等理由選擇了辭職…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36%的年輕打工人因為「職場太輕松」而對公司抱有不滿。
事實上,為了不讓年輕人感到不愉快,年長的工作前輩們都盡量告誡自己不發火。
「如果是以前的話,只會直接丟過去說‘去干這個!’,但現在就會盡量平和地去問他們‘怎麼了?’‘有什麼困擾嗎?’。
確實很辛苦啊,我們也不得不這樣做。」
「不開心了不是就會辭職了嗎?所以為了不讓他們辭職,將訓斥都換成了開導。」
而另一邊,不少年輕人卻因此覺得公司環境太松懈,覺得不安而辭職…
「環境很松懈。做的很多都是非常簡單的事情,而且都是些換誰來做都沒問題的工作。」
在這樣的職場中,讓許多年輕員工感到困擾的也正是「上司完全不會對自己生氣」這個問題。
「確實會不安吧,如果一句重話都不說的話也太過了。如果不跟我說些什麼,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去辦了。」「大家都很溫柔,也不會生氣發脾氣。自己不小心弄錯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別人修改過來了。」
有調查報告顯示,年輕社員里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在剛進公司的時候就一次都沒有被上司或前輩訓斥過。
這些認為職場太松懈的年輕員工里,有半數以上的人都在3年以內選擇了辭職。
至于他們離開的理由——
「如果習慣了那種松懈的感覺,就會感覺沒什麼刺激感了。」
「因為太輕松,一想到別人來替代我的職位也沒問題,就想辭職了。不是我也行的話,就感覺還是算了吧。」
「我感覺也有待在嚴肅的環境中才能得到鍛煉的原因吧。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不好好掌握點技能,等上了年紀之后會變得很悲慘的。」
也有專家在研究之后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意識到:這并不是個只要進入大公司就能安心生活一輩子的時代了。
現在在公司里舒舒服服的就能保證一直都是這樣穩定的職場生活嗎?如果不能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經驗,年輕人就會開始不安: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輕松愉快的職場也好,嚴肅緊張的職場也好,只有嘗試過才知道哪種是自己最向往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