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很多爸媽都在討論孩子的暑假安排。
都說孩子一放假,爸媽就抓狂了。
自己還是要上班,孩子放假了。
小一點的孩子,只能帶到公司去上班,或者放爺爺奶奶家。
大一點的孩子,就讓他自己在家里,鍛煉鍛煉自理能力吧。
可是孩子的自控力,你千萬不要高估。
結果家里的電視開始日以繼夜地上班。
現在的孩子,愛電視和手機的遠遠多于愛閱讀的。
如果父母不管,他們完全可以一直掛在電視機上面。
不能不讓人為之擔憂。
還有一種情況是玩手機游戲。
前幾天去商場買被子,售貨大姐忙得不可開交。
她10歲左右的兒子一過來就先借了媽媽的手機去玩了一會,后來需要打電話又拿了回來。
然后這個孩子就趁著媽媽開單的時候,打開電腦游戲,一直玩著。
結果媽媽就說他幾句。
他當作沒聽到。
等媽媽準備好好教育教育他的時候。
又有顧客來了,結果鼓足得氣又泄了。
孩子呢!他照樣玩著,何嘗去理解媽媽的一番苦心呢。
這樣的場景實在太常見了。
我們的孩子被這些影像信息及游戲包圍了。
2
父母能做什麼?
一條路是不管不問,讓孩子任性看電視玩游戲。
另一條路是讓孩子趁這個空檔,堅持閱讀,趁早養成閱讀的習慣。
很多父母會找十幾個理由說自己不得已,沒時間管孩子。
只要孩子不干壞事,在家里好好待著,看電視也沒事。
沉迷電視真的沒事嗎?
孩子沉迷電視最大的危害還不是電視帶來的。
而是看電視占用了孩子的時間,他會忽略其他的事。
就拿小小魚每周的時間安排來說。
我們家周一到周四是不開電視的。
所以這四天放學回來,會去鄰居家跟小弟弟玩、或者自己在家里玩積木,拿著自己的那一堆恐龍玩角色扮演游戲,或者看那些喜歡的書。
晚上去樓下散步、踢球,或者跟其他的小朋友玩。
這樣他用來玩的時間就很充分,而不會被電視占用。
周五、周六的晚上是電影時間,一家人會一起看一部電影。
周六和周日就是外出時間或者其他的活動安排。
上午不能看電視,下午可以看動畫片。
而周日因為第二天要上課,也沒有電視時間。
至于手機,他一般不碰,因為我們的手機上沒有他玩的東西。
而且手機也是我們的工作工具,他怕拿去會影響我們。
家里有平板,那是用來上課或者周末看電影用的。
平時也是在客廳睡大覺。
有人說:「 最有價值的玩具應該是能調動孩子身上最多的能量。孩子們越是自己動手動腦去完成某項任務,越能學到更多。」
這就值得我們去思考,什麼樣的方式更適合孩子?
肯定不是呆呆地坐在電視機或者手機前面。
3
相比于電視而言,閱讀會帶來更大的好處。
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首先,閱讀能給孩子帶來一種平靜地獲取知識的方法。
很多媽媽說孩子睡覺時是天使的模樣,因為小寶貝安靜而有節奏地呼吸著,你都忍不住親一口。
還有一件事能夠讓孩子安靜下來,那就是聽媽媽講故事或者自己靜靜地翻書。
如果你來我家做客,發現那個嘰嘰喳喳的孩子突然不見了。
那他一定是在聽我們講故事,或者是自己在翻書。
我好幾次在家里做事的時候,突然覺得怎麼這麼安靜,兒子呢?
我小心地尋找,有時就會發現小家伙在屋內翻著我給他講過的故事書。
我很珍惜這樣安靜的時光。
所以不會去打擾他,也讓家里人不要去打擾。
在這安靜的時光中,孩子的提高孩子的專注能力。
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的孩子,專注力會非常出色,因為閱讀本身就需要很強的專注力。
不僅僅要讀,大腦還要專注于此思考。
而電視往往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往往是信息不斷拋過來,基本不要動腦子。
你自己看幾集電視劇之后,是不是覺得大腦好像灌滿了鉛。
雖然我很反感將閱讀帶入功利性的情景中。
但是閱讀的確能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
在應試教育的當下,考試成績就是命根子。
而閱讀其實能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蘇聯著名的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我們先說說實際的幫助。
比如數學,很多時候考的就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
沒有好的閱讀理解能力,題都看不懂,何談解題?
而語文呢?寫作和閱讀理解是大頭。
喜歡閱讀的孩子寫作文不會有問題。
因為一篇好的作文,它的思想是第一位的,這是立意。
另外就是遣詞造句,文筆的好壞決定可讀性。
當然,這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而非一日之功。
所以有媽媽說給孩子報作文提升班,希望一兩個月讓孩子突飛猛進。
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需要一步步地積累和耕耘。
4
幾個好處已經說明,那讓孩子愛上閱讀,最重要的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家人的支持和引導。
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上閱讀,通常都必須有一個人引領他們進入書中奇妙的世界。
而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
如果你本身就愛閱讀,或者你的工作需要閱讀。
那恭喜你,這條路已經容易了一半,因為孩子從小會受到你的熏陶。
如果沒有閱讀的時間和習慣,但要有重視閱讀的態度。
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非常重要。
在一個家里,如果沒有書,沒有愛書的人,那麼這個孩子,很難愛上閱讀。
假如你只對電視劇或手機感興趣,如果你自己很浮躁,拿忙作借口,卻不肯靜下心認認真真讀點書。
那不要怪孩子不閱讀,先反省自己。
適合孩子看的書盡可能擺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這樣便于孩子隨時翻閱。每天最好有半小時到一小時固定的閱讀時間,大家一起讀一讀。
5
你要行動起來,而不是光靠動動嘴皮子。
在朗讀手冊里,有一個讓人特別難忘的案例分享。
一名叫桑亞·卡森的單親媽媽,她住在底特律的貧民區,獨自撫養兩個兒子。
卡森太太出生在一個有24個小孩的大家庭,而她的教育程度只有小學三年級,她的工作是幫一些富有的家庭做家務活照顧小孩,有時甚至必須同時做兩三份工作才能維持生計。
許多年后,她的兒子才發現,媽媽因為心理焦慮,常常向心理咨詢機構求助。
另一方面,卡森太太的兩個兒子卻并不像媽媽那樣勤奮。他們在學校的成績很差,小兒子班尼五年級,在班上是成績最糟糕的學生。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
孩子的成績因為轉學或者因為基礎差,跟不上。
讓父母焦頭爛額的,不知道怎麼辦?
卡森太太也是傷透了腦筋,但是她沒有放棄。
她發現,只要兩個孩子在家,家里的電視就從來沒有關過,于是她告訴他們:「 從現在開始,你們一個星期內只許看3個電視節目!」
卡森太太接著想辦法去填補孩子因為不能看電視而空出來的時間,她告訴他們:「 你們兩個人要去圖書館借兩本書回來讀,每個星期都要交給我一篇讀書報告。」(許多年后,這兩個小男孩才發現,其實以媽媽的閱讀程度,根本就無法理解他們寫的報告。)
兩兄弟不喜歡這樣的決定,又不敢違抗媽媽的命令,只好開始每周讀兩本書,再向媽媽匯報書的內容。
一段時間后,班尼的閱讀課成績進步了許多,而且因為其他課程也都和閱讀能力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成績單上其他科目的分數也都提高了。
接下來的每學期、每學年,他的成績都不斷進步,升到高三時,他的成績已經是班上第三名,而且躋身全美排名的前10%。
本·卡森33歲時被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任命為小兒神經外科主任,62歲時已經是世界最知名的小兒腦外科醫生之一,哥哥也成為著名工程師。
一個在貧民區長大,沒有父親,母親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教育程度,甚至自己小學五年級時還是班里成績最差的學生,是如何變成世界知名的腦外科醫生,哥哥也成為工程師的呢?
卡森醫生的解釋,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母親的宗教信仰,二就是母親限制他們兄弟倆看電視,并強迫他們讀書。
我們很多的家庭都要優于卡森太太,受教育程度要比她高。
但是在培養孩子時,卻不如她。
也許當時受了刺激就弄幾下,給孩子提一個要求。
結果過了幾天全忘記了。
孩子仍舊吊兒郎當地學習,認認真真地在電視機和手機前度過自己的童年。
原本是應該努力學習的時間被吞噬了。
還想著從學業上得到回報,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 你沒有在孩子身上花足夠的心思和時間,想收獲一個愛學習愛閱讀,有好習慣的孩子,那也是不可能的。
當然,有不少的媽媽為了下決心管理孩子的電視時間。
就去禁止,甚至家里不買電視機。
其實我覺得這也沒有必要。
我們沒必要禁止孩子的電視時間,而是要管理好這個時間。
規定好看電視的次數,以及每次的時間。
當孩子的更多時間放在了電視之外,那他就會有其他的事來做。
而不會只沉迷于此。
我建議所有的父母,趁早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不要等到孩子大了就后悔。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我相信,他是不會沉迷于電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