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孩都希望在自己的家中擁有一個獨立的衣帽間,但實際大多數人覺得衣帽間的概念就是大而高檔,除了需要擁有足夠的室內空間打造衣帽間之外,還需要花較為昂貴的費用,定制高檔的衣帽柜配上專用的五金。若是不到這種效果,很多人都會放棄在家中做衣帽間的設想,小編當初也是如此。
但是,見到這個日本2.8㎡的簡單衣帽間之后,讓我改變了想法。原來僅僅追求環保和實用性,也能為我們打造一個用起來相當不錯的衣帽間。這個衣帽間連衣柜都不裝,反而越用越順心,收拾得井井有條一點也不麻煩!
這位可以堪稱收納狂魔的日本主婦,名字叫上田麻希子,她是一名日本普通寶媽,但同時她的第二身份也是一名擁有收納一級證書的網博主和職業收納顧問,在社交平台上擁有13W鐵粉。
多年來,麻希子一直秉承著「輕生活」的理念,她家目前這套居住了多年的房子也是租來的,生活壓力日子過得怡然自得。這次就是要展示她出租屋中2.8㎡衣帽間的收納經。
這個衣帽間和臥室相連,無窗戶,帶有一個平開門,和一個折疊門,整個空間是很密閉的,平時基本不會太擔心衣物的落灰問題。
因為是租來的房子本身也是沒有衣柜的,只有右側帶有少量隔板和鐵藝收納架。在改造過程中,麻希子也堅持不買衣柜,選擇了價格低廉且更為環保的收納架。
左側的頂天立地置物架是后期添置的,可以通過伸縮桿的特性,向頂部和地面擠壓,從而形成牢固的支撐,再配上掛桿即可。伸縮桿主體的側面裝上小型掛鉤,可以用來懸掛常用的帽子。主要區域的上半部分存放短款衣物,下半部分存放褲子。
其中褲子專門用到了上圖這種「鵝形衣架」,相比不同衣架,右邊帶有一個「缺口」,這樣存取褲子的時候就相當順手且方便。有需要不妨可以添置試試。
正面的空間比較小,不過恰好可以存放一個鐵藝貨架。麻希子用防塵布藝收納箱來做儲物規劃。這種白色的收納箱是可以折疊的,不用的時候可以疊在一起不占空間。里面主要存放春夏用的床品和內衣以及備用毛巾。側面掛上了圓形的小標簽,方便存取物品的時候快速找到相應分類。
其中最底部用到了帶蓋的把手收納盒,這也是日式收納盒中最普通且最常用的一款。
帶蓋子的收納盒方便疊加,蓋子上自帶凹槽,可以和收納盒底部相匹配。這種盒子就可以在存放的時候根據自己的需求一直向上疊加,同樣的貼上標簽,給物品做分類。這里主要用來存放一些小工具,備用小零件,下次要用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
開放式的衣架,主要也是為了存取物品的一目了然。此處不必擔心落灰問題,因為這里存放的都是當季常用的衣物,掛放的形式也更容易自由配置。
在這里,麻希子有一個很好的衣物管理習慣,就是適當的「斷舍離」。保持衣架的數量永遠不變,以目前的數量為準,多買一件衣服就丟棄一件不再穿的衣物。所以在這里生活了好多年,至今沒有擔憂過物品不夠放的問題,也節約了自己的時間。
在衣帽間右側的角落處,希麻子添置了衣物收納箱,透明塑料的材質也是非常環保的,同時也便于移動、疊加。
墻壁上的富余小空間,裝上格子架,用于收納一些剪刀掛飾等物品。
這里主要存放一家人的內衣襪子和睡衣,為了更高效的存取物品,抽屜內也用布藝收納袋進行了分隔,井井有條,一目了然。
衣物采取了豎向疊放的形式,這樣在你取出單件衣物的同時,不至于把其他的衣物也弄亂,而且不會造成衣物過分的擠壓,更節約空間。
還有一些針織的衣物,厚實且占用空間比較大,不適合存放在盒子當中,希麻子采用了懸掛式的布藝支架收納它們,非常實用。
對于較為大件的長款大衣一樣采用懸掛形式存放,能更好的保養衣物。不常用的平時用防塵罩收納就可以了,非常實用。
厚款的冬被,客人來暫住的備用棉被都通過被子防塵罩放在隔板頂部。
最左側的這組掛衣桿,旁邊有折疊門,其實就是朝向臥室的衣柜門,這樣衣帽間就有兩種使用形式,常用的衣物或者包包,平時打開衣柜門存取即可。備用的物品則通過側面的平開門進來存取。這樣實際上增加了衣帽間的儲物空間,又能讓它用起來更靈活。
其實,打造一個衣帽間不需要太大的面積和高昂的成本,日本人的家居經驗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通過這種經濟實惠且環保的方法,普通家庭也能打造屬于自己的衣帽間,而且用起來相當順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