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家長問我:「為什麼我越催孩子,孩子越懶,越不想做事呢?」
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困擾的問題,具體原因是什麼?
在一檔節目中,有個男孩回答了這個問題。
男孩向父母哭訴說:「不管我做什麼,你們都喜歡催我,催我吃飯,催我寫作業,其實有時候我本來打算去做這件事情的。
但是你們一催,我反而會覺得是你們要求我去做這件事,而不是我自己愿意,所以我更不想去做了」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度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這個男孩就是如此,那些被父母吐槽「越催越懶」的孩子也是如此。
本來是自己十分愿意去做的事情,但父母催促的越多,要求的越多,孩子對這件事的熱衷度就下降了很多。
父母的動機當然是為了孩子好,但父母的行為卻未必是對的。
當下家庭教育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
父母打著「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旗號,希望孩子能夠全盤接受自己對他的安排,卻忽視甚至全然不顧孩子自身的感受和想法。
沒有考慮孩子感受的這種愛,對于孩子而言就是一劑毒藥。
如何避免「超限效應」的發生呢?我整理了3點建議,家長們不妨試試:
1、管教孩子不能過度
有一句老話叫做「皇帝不急太監急」,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常常上演:
早晨上學都快遲到了,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孩子依然慢條斯理起床,磨磨蹭蹭洗漱;
到了夜晚做作業到10點多,家長急著催孩子趕緊寫完睡覺,擔心睡眠不足,孩子依舊我行我素,能拖一會是一會。
孩子懶散、拖延的壞習慣,很多時候源自父母管的過度。
有些父母,對孩子過度干預,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卻表現得比孩子還急,一直催促著、控制著孩子的節奏。
還有的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當孩子想嘗試自己做一件事時,總是以「你還小,這種事還做不了」阻止孩子,甚至會覺得他做的不夠好或是動作太慢,干脆代替孩子把事做完。
這些都會打擊孩子做事的積極性,明明自己可以安排好時間、做好這件事,但是父母偏要干預,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沒用的、差勁的,逐漸喪失自信心。
成長路上,孩子逐漸獨立是不可替代的過程,父母不能越俎代庖。
2、提醒代替嘮叨催促
在管教孩子這件事上,父母與其不斷地干預、嘮叨、催促,不如變成提醒。
比如說,孩子放學回家沒有主動寫作業怎麼辦?這個時候,家長提醒1-2次就夠了。
提醒的意思不是要求,而是告知,「我告知你還有事情沒做」。
第一次提醒:「孩子,我覺得你現在可以去寫會作業,早點完成的話,你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這個提醒不單是「這個時間你該寫作業」,更是「你有權利決定你的事情」。那如果提醒一次孩子還是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該怎麼辦?
提醒第二次:「孩子,現在X點鐘了,你是不是應該去寫作業了呢?」
俗話說「事不過三」,要是孩子想去寫作業,提醒2次他就早該去寫了;如果他不想做,父母還繼續提醒催促,孩子則會心生煩躁,更加不愿意去寫作業,或者在父母的壓迫下不情不愿地敷衍了事。
后面這種情況,長大后孩子容易對父母進行反抗,想要遠離他們,從而叛逆,甚至成為問題少年。
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你的人生、選擇以及一切日常行為都由自己決定,我們做父母的最多只能提醒你,畢竟所有的事,真正承擔責任的只有你自己。
父母管教孩子一定不是管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去正確塑造孩子的思維。
3、懂得傾聽孩子的聲音
真正明智的父母,懂得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在一定的范圍內,孩子對自己的事情有規劃的權力,而不是事事都必須聽從父母的安排。
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歡給自己搭配衣服,但是父母卻認為孩子搭配的衣服、喜歡的衣服不合適她,不適合她這個年紀的人穿,便會一直說,直到孩子聽從自己的想法為止。
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作為父母應該積極進行引導、并做到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
站在大人的角度,可能會覺得孩子的想法比較幼稚,但是誰不是從這個時期走過來的呢?
讓孩子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味著孩子必須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這一點,不僅僅是在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更在提升孩子的責任心。
當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就會明白父母的苦心。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只能依靠父母,依靠自己的能力,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好。
當孩子自己完成了一件事之后,也會有非常強烈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勵著他完成更為遠大的目標,成長為更優秀的人。
寫在最后:
之前看到一個觀點:孩子是活在當下的,如果不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他們真的很難理解,父母為什麼會對自己有這樣那樣的要求。
用「親歷」代替說教,才能讓孩子印象深刻。
成長就是三分等,七分教。
很多著急焦慮的家長,其實是自己的節奏失控了。
我們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探索、體驗世界,并承擔相應的后果和代價,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內在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