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句話,可以一笑而過,也能糾纏不放。
好的夫妻,不僅會吵架,還能說一輩子廢話。壞的夫妻,僅僅是吵架。
白巖松曾說:「很多夫妻都不是因為國家大事失婚的,而是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話頂話,一句話不順了就要失婚去。」
夫妻相處,想要持續相愛,就要管好自己的嘴,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好好說話。
02
壞的婚姻,多半是從不能好好說話開始的。
我還小的時候,父母常常吵架。父親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一言不合,就會動手打人。
有一次,父親正在喝酒,母親說了一句:「別喝了,家里沒有多少酒了。」
父親立馬就翻臉了:「我自己掙錢買酒,關你什麼事?」
母親不甘示弱:「怎麼不關我的事情?孩子要讀書,公公婆婆要生活,你掙的那幾個錢,還不夠塞牙縫。」
那一次,父親摔了酒杯,丟了飯碗,母親哭了一整晚。
多年以后,母親對我說,這個家,因為「一杯酒」的事情,鬧了不知道多少回。現在想一想,不就是「一杯酒」麼?
幸運的是,父母沒有因為「一杯酒」而失婚。或許,在老一輩的潛意識里,不存在失婚的想法。 要是換做現在的年輕人,一準就失婚了。
現實生活中,夫妻不吵架,不紅臉,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杯酒、一張存折、一句道聽途說的話、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的生活費問題......只要你想要生氣,就總能找到生氣的理由。
有句俗語:「小洞不補,大洞一尺五。」
如果一些小事情,不及時改過,等矛盾放大了,再去挽救,悔之晚矣。
夫妻不能好好說話,每一次開口,都會把裂痕擴大數倍,直到無法修復,緣分就煙消云散了。
03
好的婚姻,需要溝通,能說廢話。
漫畫家朱德庸曾說:「婚姻就是別管老公怎麼想,只在乎老婆怎麼講。」
我的一個朋友,在結婚的時候,給自己立下一套規矩:第一,一切以老婆講的為準;第二,如果意見有分歧,以第一條為準。
我以為,夫妻相處,應該互相尊重,不能搞「一言堂」。
朋友卻說,不管誰對誰錯,爭來爭去,又有什麼意義呢?輸贏都是自家的內部矛盾。
到現在為止,這位朋友的婚姻,一直很和諧。夫妻常常牽手逛街,一起帶孩子去旅行。只是苦了朋友,成為了大家笑話的「妻管嚴」
。事實上,很多好的婚姻,都是用「主動低頭」換來的。
在家庭里,女人天生愛嘮叨。
孩子讀書,女人要叮囑,一定要努力,到學校后,要打電話回家,遇到事情,要報告老師,等等。
丈夫出門,女人要問清楚,到底去哪里,和誰一起去,什麼時候回來,有沒有足夠的盤纏。男人到了外地,女人也要追蹤一番。
鄰居之間的事情,女人要打聽,還要當成談資,和別人說起。
聰明的男人,把「嘮叨」當成耳邊風,笑一下,啥事都沒有;愚昧的男人,愛較真,動不動就把對方的話,頂回去。
其實,所有的言語,都可以是柔情似水的,即便是吵架,也是求同存異的過程。
04
好的婚姻,忌諱口業,需要口德。
《法句經·言語品》里寫道:「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
言語用得不恰當,就像刀斧在嘴巴里,凡是邪惡的、銳利的、譏諷的、刺激的、刻薄的、中傷的、得理不饒人的言語,都是刀光劍影,是傷人的事情。
人與人交往時,最可惡的事, 莫過于「口業」無情。
想要長期保持良好的關系,需要「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 ,言行和意念,都要一直保持善良。
夫妻關系,是人際關系中最親密的關系,也具有特殊性。
如果不懂得管好自己的嘴,那麼夫妻就會鬧出笑話,讓周圍聚集很多「吃瓜群眾」,無形之中就毀掉了美好的婚姻。
古人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管你做得多好,只要愛人要挑剔,就有話說。
有一對夫妻,男人想靠一靠女人是否聰慧,命令女人去買世上最好的菜。女人買回了豬嘴肉。
男人一臉疑惑。
女人說:「這個家,好不好,還不是你說了算。不就是嘴巴最好嗎?」
從此,男人再也不敢亂說話了,他怕把最好的家弄丟了。
說話留口德,就是婚姻長久的重要秘訣。
05
結束語。
夫妻之間,如何好好說話?就是不糾纏爛事,不在乎小事,不談及私事,不觸碰傷心事;多說好事,多發現優點,多惦記好處;吵吵鬧鬧時,就閉嘴。
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不能無休止地把煩惱放大,不要和別人去對比。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誰都會覺得不幸福。
英國作家雪萊曾說:「人有一顆產生感情的心,一個能思維腦,一條能說話的舌。」
生活中的瑣事,你不說,就沒有了;生活中的浪漫,你多說,就擁有更多了;壞的事情,你常常說,就更壞了......不管夫妻感情多好,都不能亂說話。也不能不說話。
夫妻之間,是相互的,你說了什麼,就會收回什麼。
因此,你贊美愛人,就是贊美自己;包容愛人,就是接納自己。
記住,都是一家人,別說兩家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