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指出: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人的日常活動,90%都在不斷重復習慣的動作和思維。而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一個人的習慣和能力是密切相關的。無論哪一種能力,都需要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會形成某種能能力。
月亮媽媽今天要跟爸媽們分享兒童教育中家長必須了解的關鍵: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每個孩子從小養成的不同習慣。
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日常的行為就如種子,當我們播下一個行為,將會收貨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將收獲一種性格;而播下一種性格,將會收獲一種命運。」
當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了,一個孩子的習慣與將來的命運,將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習慣的力量巨大,它能將一個人送入天堂,也可將一個人拖入地獄。
不良的習慣會驅使孩子偏離正道,良好的習慣則可以讓孩子不斷地在人生路上獲得一步步的成功。
良好的習慣會成就孩子的人生,不良的習慣將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傷害甚至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據兒童教育專家的研究,以下這4個習慣是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原因,看看你家的孩子有嗎?
1
守時: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但凡優秀的人,一定會守時。
守時,也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守時是對生命和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在美國,父母和學校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非常重視。從幼兒園起,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校課堂上就會滲透著對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讓孩子學會管理和分配自己的時間,養成守時的好習慣。
時間是個很抽象的概念,那麼孩子還那麼小,究竟如何教育孩子養成守時的習慣?
其實,即使小到新生兒那樣的小寶寶,也會有時間觀念。比如,孩子在滿月之前,就能夠分辨出白天和黑夜了。
因此,家長可以從小就在孩子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時間管理,養成守時的好習慣。除了讓孩子認知時間觀念的重要性,還可以通過一些故事、繪本來引導孩子。比如月亮媽媽之前就有講過一個關于時間觀念的好故事《鴨子先生的時鐘》(在【月亮媽媽親子伴讀】公眾號下方故事專輯點播該標題即可收聽),用有趣生動的方式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守時的好習慣。
國際教育專家認為,優質養育中,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往往也是最終讓孩子拉開差距的因素。
細節,永遠決定成敗,請讓孩子從認識時間的那天起,就學會守時。
2
整理:讓孩子從小學會條理和專注
哈佛商學院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他們發現:
課桌、書包干凈整潔的孩子,通常會比那些課桌、書包亂糟糟的孩子成績好,做事也會更加認真仔細,擁有比較出色的專注力。
優秀卓越的人共有的7大習慣中,專注有條理是重要的一條。
平時懂得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書包、書桌井然有序的孩子,學習往往不會差到哪里去。相反,那些常常桌面書包亂七八糟,總是找試卷找書本找半天不知道放哪里的孩子,習慣了丟三落四,混亂無序的孩子,他們往往缺失了一種懂得自己整理好、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的良好習慣,他們的成績和表現也往往會落后于人。
很多家長往往希望幫孩子收拾,收拾課本、收拾飯桌、書桌、小房間、穿過的衣服等等,問到原因,他們往往都會說為了孩子多點時間學習,不要耗費時間在這些收拾的小事上。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家長萬萬不可小看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理、收拾、整理東西的能力。
教會孩子從小學會收拾自己的東西,整理好自己的東西,這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自律能力。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一點,其實通過收拾、整理東西,也可以同時放松、整理、清除孩子內心的負面能量和垃圾,在收拾完之后,孩子自己也會感到心里踏實。看著自己整理好的井然有序的一切,孩子會懂得條理、感恩、尊重、專注。
我們可以從小就培養孩子學會自我整理,培養孩子的條理和專注力:
玩過的玩具放回原處,培養秩序感;
讓孩子自己收拾整理好書包,準備好第二天要用的物品,出門前更從容;
讓孩子平時自己學會整理書桌和孩子房間的雜物,在整潔的環境里學習事半功倍;
孩子學會自我整理,才會懂得條理和規劃;
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會比別人更懂得條理、專注和辦事的規劃力。
3
閱讀:終身受益的財富
在孩子的教育成長路上,閱讀賦予了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能力,更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積累知識的重要途徑。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
一個不閱讀的孩子,
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而暢銷書作者《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兒童教育家尹建莉也曾經提出過:一個孩子的智力與其他孩子拉開距離,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閱讀。
閱讀是孩子終身受益的禮物:
愛閱讀的孩子更專注,閱讀可以讓孩子在課堂上更專注。
愛閱讀的孩子知識的視野更寬廣,讓孩子對課堂上的知識能夠舉一反三。
愛閱讀的孩子更會思考,這會幫助孩子在課堂知識上延伸思維發現更多樂趣。
愛閱讀的孩子理解力、想象力、分析力會更強,更容易吸納課堂知識。
愛閱讀的孩子會主動學習,因為閱讀會讓他們更加喜歡學習。
一個人讀過的書,藏著他的精神修養和氣質。
從小培養孩子愛閱讀的習慣,
打開孩子的知識視野,
歷練孩子的修養和品性。
4
做家務:培養獨立和責任心
我有個同學,到了念大學的時候,還不會自己洗衣服。她總是把穿過的衣服累積一周或兩周后寄回家里,讓媽媽洗干凈之后又寄回學校。
或許聽起來覺得夸張,然而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身邊從小被父母寵成巨嬰的人其實也不少。
很多爸媽總是擔心孩子學習時間不夠用,怕累壞孩子,也怕孩子會燙傷、或者越幫越忙,省得添麻煩,于是干脆事事包辦。
「你就管好自己的學習得了,其他都不用管!」這句話是不是似曾相似?
然而,讓孩子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長,往往教不出成功的孩子,還會導致孩子喪失自理能力、獨立能力,往往到步入社會的時候,變得特別脆弱,一旦不順心,還特別容易會心理扭曲。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學者花了20年對一群孩子做跟蹤調查,最后他們發現: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后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因此,爸媽們請放手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從小可以讓孩子從簡單的家務事做起,比如小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洗他們的小碗、收拾自己的小床、小書包、洗自己的小內內。
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孩子自然也會學會一項項生活獨立自理的能力。
每個父母都渴望看到孩子能夠自食其力,獨立自主,將來無論孩子身處何方,也能很好地生活下去。
所以,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
愛做家務愛分擔的孩子,將來面對生活會比別人更加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