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就像是一根絲線,聯系著相交的兩個人,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斷掉。
《神隱少女》中說道:「再漫長的故事,也有完結的時候,行駛的再慢的列車,也會有一個又一個的站台。」
人生路上,有人停留,也會有人離開。
總會有很多人,在你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離開。不管你怎麼挽留,都沒有用。
一段感情,他人決定放棄,會有很多理由。或許是因為人心易變,也或許是因為彼此太過忙碌,沒有時間維系彼此之間的感情。
失去一個朋友,不要總是卑微地懇求他留下來。
就算舍不得,也要給自己留下最后的體面,懂得微笑著說再見。
別猜了,一個人不再聯系你,大多逃不過這些原因。
一個人不再聯系你,可能是因為別人進步太快,而你的個人價值太低。
即使曾經兩個人能一起愉快地談天說地,聊日常,聊理想,但後來各自有了不同的發展,導致層次不同,也無法再愉悅地相處。
《何以笙簫默》中的應暉,在美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回國為自己曾經就讀過的大學捐款,并且演講。
之前的同學約他見面,他去了,可待了幾分鐘,就借口有事離開了。
同學們雖然生活得也不錯,但在事業上還是被他拉開了很大的差距。他們聚在一起,聊的是八卦,對他而言,這樣的聚會根本沒有什麼意義。
層次不同,無話可說,不再來往,是順其自然的發展規律。
作家孟思曾說:「聊天交友,不在表面字句的高雅與庸俗,而在表達的內心是否一致。」
兩個人,思想碰撞不出什麼火花,隨便聊一聊都不在一個頻道上,只剩下虛假的客套和寒暄。
沒有思維共鳴與碰撞的人際交往,沒有實質性的意義。聰明的人,會果斷放棄這樣的無效社交。
《瑯琊榜》中有句台詞是這樣說的:「世間有多少好朋友,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原本可以一輩子莫逆相交。可誰會料到旦夕驚變,從此以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天涯路遠。」
年輕時,大多心思單純。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講的是同吃同住的義氣。
大家同在一個圈子,彼此有著共同的目標,相似的經歷,彼此志趣相投,同仇敵愾。很容易便能互相交心,彼此之間的情誼飛速增長著。
可,隨著閱歷的增加,大家的交際圈發生了變化,人生際遇開始各不相同。
有的人青云直上;有的人面臨失敗,屢受打擊;還有的人不愿意奮斗,干脆就回了老家,過閑云生活……
一個意氣風發的人,無法懂得屢戰屢敗的人心里的痛楚。一個不斷奮斗的人,也無法認同躲在舒適圈不肯出來的朋友。
當三觀產生嚴重分歧時,就算不吵架,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阻隔,朋友之間也會越來越疏遠。
人生路上,朋友間有了不同的追求,生活遇到不同的遭遇,選擇了不同的路,也沒有辦法再繼續同行。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要忙。
忙著賺錢、照顧孩子、學習新知識,總有太多的理由和借口,沒有辦法維系彼此之間的感情。
各自忙碌,成為了彼此疏于聯系,不用心經營感情的理由。
《二十不惑2》中,羅艷、姜小果、梁爽和段家寶曾約好畢業之后,每一年都要重聚一次。
可是,到了相聚的時間,大家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失約。
大家都為各自的事業而奔波忙碌,每天總有一大堆事情需要處理。
直到,有一天,羅艷遇到危機時,大家打電話卻聯系不上她,心里萬分著急,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上重要的事情,跑去找她。
人生路上,忙碌,有時讓朋友之間,沒有時間維系感情。盡管,沒有聯系,但是,彼此之間的感情依然沒有減退。
自然,許多感情的淡漠,也是從彼此不維系感情開始的。
許久不聯系,當你想要再聯系曾經的朋友,會發現彼此之間的感情已經十分淡薄。
彼此之間沒有了共同的話題,即使打電話聯系也不知道說些什麼,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與對方相處。
人生路上,珍惜那些停留在你身邊的人。
感情需要經營,才能維持最初的那種燦爛。
與朋友共同成長進步,不做落后的那個人。當你與他能站在同一高度時,可以跟上他的腳步,才能與之一路前行。
保持初心不變,即使朋友有了不同的追求,也不要忘記曾經的赤誠之心。
不要總是奔波忙碌,真的在乎一個人,要懂得停下來,給老朋友一個簡單的問候。
珍惜那些一直在你世界里,陪伴你的人。不要辜負真心對你好的人,不要讓感情隨風逝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