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養女要「三避」,養兒有「三忌」
2022/07/23

俗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為人父母,自然都希望能養育出心中有愛,肩膀上有擔當,未來會有大出息的孩子。

然而,養育這條路,又充滿了未知和復雜。

我們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呢?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提出,養育女孩要有「三避」,養育男孩要有「三忌」。

男孩女孩由于性別不同,先天的氣質,情感和能力的發展都有所差別,父母應該學會區別對待。

避開誤區,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養分,孩子以后才能少走彎路。

養女要「三避」

前段時間,武漢捷運口內,一段「女孩怒踹母親」的視訊看得人唏噓不已。

視訊中,媽媽大包小包,推著行李箱,女兒雙手插兜,公主一般地跟在身后。

后來,因為媽媽上錯車子,女孩勃然大怒,一邊用腳猛踹媽媽,一邊口里還不斷辱罵。

面對女兒的踹打,這位媽媽不但沒有反抗,反而連聲安慰女兒「別生氣」。

媽媽的忍讓,女兒的盛氣凌人,讓人心痛又無力。

女孩的公主病是嬌慣出來的,目中無人是縱容出來的,行徑惡劣是忍讓出來的。

多少父母拼盡全力,卻養出了沒有心的孩子。

01避過分溺愛

網上經常看到有人吐槽,家有女兒,父母都只能靠邊站。「女兒奴」似乎成為一種愛護女兒的代稱。

女兒的軟萌可愛,的確很容易讓人柔軟下來。再堅硬的父母,也很難抵制女兒的眼淚。

然而,如果父母一味滿足女孩的要求,過分溺愛,這種愛就會變成害。

李玫瑾教授說過,想要養廢一個孩子,小時候對他百依百順就夠了。

這樣的孩子,就像被保護在玻璃罩中,有兩個特點:一是吃不得苦,二是禁不住說。

可是,女孩也有要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風雨的時候。

此時,父母的羽翼不在,內心的力量虛弱,她該怎麼面對眼前的世界呢?

女兒可以柔軟,但不可以軟弱。

女孩同樣需要勇氣和獨立,堅強和自信,過好自己的人生。

02避單純富養

古訓說,窮養兒富養女。

被富養的女孩,才不會被一顆糖給騙走。

于是,許多父母對女兒都極盡寵愛:昂貴的衣服,精致的玩具,培養她各種才藝和能力……

然而,真正的富養并不是物質條件的堆積。

這樣金錢砸出來的富養,只會滋養女孩炫耀攀比的作風,富了皮囊,卻缺少豐盈的靈魂。

知乎上,就有位媽媽痛心發問,自己從小就盡量給女兒最好的。

現在的女兒非名牌不穿,手機必須最新款,自己的工資才5000塊,女兒卻討要2000塊的鞋子,否則就拒絕上學。

富養的真正意義,是給予女孩富足的愛,從心底上尊重她、理解她、相信她,讓女孩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這樣的富養,才是給女兒打造的最好鎧甲。

03避重男輕女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令人又氣又怒。

一個女孩發貼求助,父母為了換30萬彩禮給弟弟買房,催她回老家結婚。女孩遠遠逃開了,可沒想到父母通過監控找到了她。

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說,逼婚不屬實,是一般的家庭矛盾。

可是,什麼樣的矛盾,能夠逼得女孩躲到派出所,連門也不敢出呢?

對很多家庭來說,女孩從出生起就是不被期待的。

她們的性別就是原罪,成長的過程中,沒有關愛,不被看見,唯一的價值是不停地被索取。

父母的輕視和疏忽,會摧毀女孩的安全感,讓她認為自己不配被愛。

這樣的孩子,內心是自卑的,底色是悲涼的,一生都難以幸福。

養兒要「三忌」

節目《朋友請聽好》中,有一封25歲男孩的來信。

他說:「我25歲了,可感覺自己還沒成年,媽媽的管控,讓我沒有獨立的感覺。」

男孩說,自己都讀研了,可每天依然要準點回家。

國外生活期間,媽媽擔心他亂花錢,生活費只會按周給。

25年來,他甚至沒有給自己單獨買過一件衣服。

媽媽的安排讓他無法呼吸,可談到獨立,他又擔心會傷了媽媽的心。

何炅聽完感嘆道:「父母越晚放手,孩子就會越晚學會飛翔。孩子被壓得太久,很可能就被廢了。

養育男孩,握得太緊,就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01忌不獨立

有很多父母認為,男孩不拘小節,生活中的小事不必插手。

于是,他們大包大攬,日食住行都替男孩打理妥當。

可是,這樣的包辦,孩子的智力雖然發展了,生活的能力卻被剝奪了。

這樣的愛,就像軟性控制,讓男孩無法真正的長大。

《少年說》中,有一個男孩在台上懇請媽媽:「你能不再逼迫我做家務了嗎?」

媽媽的回答很干脆:

不可以。因為家務是學習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承擔。

媽媽的眼光和格局,令人心生敬佩。

男孩未來必定要承擔很多的責任,父母讓孩子獨立成長,孩子才有機會學會責任和擔當。

成長的路上,父母無法永遠相伴,讓孩子獨立,才是最大的軟實力。

02忌不愛護

相比較女孩,男孩給人的印象似乎是粗糙的,感情是簡單的。

因此,很多父母希望男孩皮實一點,摔得狠一點,不可以太關愛,這樣才能塑造堅強的性格。

但是,幼年的時候,男孩女孩對父母愛的需求是相同的。

看過一個短片,27歲的天天就是在母親挫折訓練下長大的。

小時候學滑旱冰,母親數著他摔倒的次數,忍著不去扶。從小學起,他就要獨自騎車上下學。

表面上看,天天18歲離家讀書,后來艱難創業,活的獨立又堅強。

可實際上,他不敢回家,內心空蕩蕩,回憶起小時候和媽媽僅有的溫馨畫面,失聲痛哭。

男孩摔了也會疼,流血了也會痛,害怕的時候也會膽怯。

父母的愛護,是男孩安全感的來源,也是男孩心理最需要的養分。

03忌不上進

日本有一檔節目,跟拍陌生人回家,68歲前田的人生,令人嗟嘆不已。

小時候,前田生活優渥,父親是工程師,他從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

可是,前田對生活得過且過,考不上好學校,工作受挫,就干脆呆在家里啃老。

父母去世后,他懶得打掃房屋,院子里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簡直看不出原本的模樣。

對于男孩來說,缺乏上進心是人生最大的災難。

成長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沒有上進心的孩子,態度得過且過,面對困難只會臨陣脫逃。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越發自暴自棄。

生活中,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孩子,為他設定一些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

這樣,孩子就會在「我能行」的暗示下,越來越積極自信。

教育不能「雙標」,真愛不分性別

生活中,我們對男孩女孩經常有不同的期待。

男孩就該勇敢耐挫,女孩就該文雅內斂,就連選擇的衣服和玩具都帶上不同的色彩。

可是,我們期望的模樣,卻未必是孩子想要成為的樣子。

男孩也可以敏感羞澀,女孩也可以堅強無畏,他們自然生長的樣子,才是父母需要努力的方向。

養兒育女,教育的方式不能「雙標」。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并不分性別。

這份愛的起點,是從心出發,從孩子本身的需要出發。

幼小的時候,用愛和關注,給予他們無限的安全。

成長的時候,用放手和退讓,培養他們堅強獨立的羽翼。

男孩也好,女孩也罷,雖然他們奔著我們而來,但卻有著不同于我們的未來。

看見孩子的內心,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養分。

只有這樣,男孩女孩才能擁有生存自立于世的底氣和能力。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黑人買網軍沒付錢?「臉書遭反攻洗版」網見1句話笑出來:實錘了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