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芳曾做過一系列的青春期教育節目,經過大量的樣本研究,得出一個結論:
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會遭遇慘烈的青春期,孩子的青春期反應是否強烈,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
下面這4種父母最容易遭遇青春期孩子的反感,希望你一個也不屬于。
暴力的父母
王芳曾經采訪過一對母女。
媽媽哭訴上初二的女兒有網癮、早戀、和父母頂嘴、甚至動手,是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孩子。
而女孩對聲淚俱下的媽媽無動于衷,一臉無所謂的樣子。
看著這個把頭髮染成亂七八糟的顏色,戴著墨鏡,痞里痞氣的女孩,王芳開始同情這位媽媽。
可深入交流后,王芳才發覺女孩之所以到這個地步,媽媽才是背后的推手。
媽媽把女孩視為家庭的中心,把自己年輕時沒實現的愿望寄托在女孩身上,所以對女孩要求很嚴格。
女孩一旦有讓她不滿意的地方,她輕則以停掉零花錢的方式威脅女孩,重則打罵,基本上一兩天打一頓。
有一次,女孩放學以后和同學聊天,晚回家半個小時,媽媽瘋了一樣撿起拖鞋開始抽女孩,直到把女孩的嘴和鼻子都抽出血為止。
女孩恨恨地說:「現在我就是在報復她,她折磨我14年,我報復她4年,然后我18歲了,我們兩不相欠。」
女孩的話狠厲,又令人嘆惋。
孫瑞雪在《愛和自由》一書中寫了這樣一段話:
「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
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斗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確實如此。
暴力教育,沒有教育,只有傷害。
恐懼中的孩子,只記得父母猙獰可怖的臉,無心反思和改正過錯的行為。
父母舉起的手掌,意味著失去,落下的責打,埋下了仇恨。
習慣暴力育兒的父母,等到孩子青春期時,便會遭遇孩子無情地報復。
不會溝通的父母
「為什麼孩子不愿意和我說心里話了?」
「我簡直不能開口說話,一張嘴,他就煩。」
很多父母感慨,自從孩子進入青春期,和自己的交流越來越少了,有的甚至討厭聽見父母的聲音。
其實,無論孩子到了成長的哪個階段,都愿意和會溝通的父母保持無話不談的和諧狀態。
只有不會溝通的父母,才會讓孩子逐漸堵上耳朵、關閉心門。
電視劇《三悅有了新工作》中,女主角三悅說:「媽媽的嘴要能殺人,我都死一萬次了。」
她媽媽的嘴太毒了,把她從小傷到大。
媽媽看到她躺在床上樂呵呵地玩手機,瞬間怒不可遏,指著她罵:
「你天天吃我的住我的,一天到晚在家待著玩個破手機。」
她遇到挫折,媽媽還不停地潑涼水:
「自己腦子不好使,脾氣還差,成天哭喪著臉,也不知道沖人笑一個,活該選不上你。」
三悅受不了媽媽的冷嘲熱諷,準備離家出走,媽媽將她的行李從樓上扔下,并對她大喊:
「有本事你別回來,死也給我死在外面。」
三悅很困惑,不解地問朋友:「為什麼和父母訴苦會得到雙倍痛苦?」
她成長路上的許多艱辛和苦楚,都來自媽媽。
所以,她對媽媽怎麼都親近不起來,她也想讓媽媽不舒服,所以做事總愛和媽媽反著來。
媽媽開婚紗店,做喜慶的事,她偏要進殯儀館,做哀悼的事。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堡曾說過:
「當語言傾向于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
多數時候,父母不中聽的話并非惡意,只是為了激勵孩子勤奮、上進。
可是,不會溝通的父母都有一張刀子嘴,吐出的句句話猶如把把刀,插在孩子心頭,把孩子弄得遍體鱗傷。
只會講道理的父母
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只會講道理的父母,剝奪孩子體驗和感受的機會,孩子并不能對父母的大道理感同身受,反而越來越厭煩父母的嘮叨。
記得《變形記》中有個男孩叫子豪,他的律師爸爸給觀眾們貢獻了「講道理教育孩子失敗」的典型案例。
子豪特別愛玩游戲,這讓他爸爸十分頭疼。
所以,一有機會,爸爸就會不停地跟兒子講道理:
「你知不知道打游戲是錯的,經常打游戲是錯的。
打游戲前提條件,有個基本原則,是學習必須得搞上去。
學生的主業就是學習,不是打游戲,打游戲只是一個娛樂。
學習搞好了你搞個副業娛樂娛樂,像游戲這東西,不能上癮的,上癮的話會跟抽鴉片一樣,玩物喪志。
游戲上癮了之后班也不上,錢也不掙……」
爸爸的話句句在理,可子豪根本聽不進去,只是機械地「嗯」「啊」地回應著。
等爸爸說完,他立馬回房間又開始打游戲,爸爸的大道理沒起到任何作用。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
「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父母說得越多、越會講道理,孩子反而越逆反、越不聽話的原因。
父母居高臨下的說教,只會把親子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遠,孩子感受不到換位思考的尊重,也不會從心底認同父母。
雙標的父母
幾個月前,一篇學生日記《雙標父母》走紅網絡,內容如下:
「他們(父母)睡了我就得睡,他們醒了我就得醒;
在家待著嫌我煩,出門玩嫌我花錢;
我不說話就是啞巴,我說話就是頂嘴;
吃穿只和差的比,學習只和好的比;
看電視眼會‘瞎’,玩手機眼會‘瞎’,看書不會‘瞎’。」
滿紙沒有一個詞語是「委屈」,但字里行間流露的全是「委屈」。
父母用低標準要求自己,用高標準要求孩子的「雙標」行為,不僅教育不好孩子,還容易激發矛盾,破壞親子之間的感情。
貴州有個13歲的男孩,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學習成績一塌糊涂。
這讓父母很是頭疼,爸爸沒少因為此事訓斥和責打他。
一次,爸爸回到家,又看到男孩在玩手機不學習,怒氣上頭,先罵后打了男孩。
結果,男孩和爸爸對打起來,員警來了才平息了這場父子大戰。
員警教育男孩多聽父母的話,男孩委屈地哭訴:
「爸爸媽媽平時特別喜歡打麻將,很少花時間照顧我。」
只顧自己娛樂快活的父母,怎麼能養出勤奮、自律又上進的孩子呢?
生活中,父母的「雙標」無處不在:
父母可以刷視訊,孩子卻不能打游戲;
父母可以睡懶覺,孩子卻必須準時起;
父母工作時可以摸魚,孩子上學時必須認真聽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
父母的「雙標」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孩子容易產生委屈心理,不信任父母,久而久之就產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會以極端的行為來對抗父母。
雙標的父母「嚴于律孩,寬以待己」,他們無法給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示范。
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再多的耳提面命、苦口婆心都無濟于事。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大忌是父母不修正自己,只拼命要求孩子。
其實,不是孩子變叛逆了、難管教了,是父母的雙標丟了孩子的信任。
《新中式父母》里有這樣一段話:
「這個世界上,有兩類父母。
一類是‘吃老本型’父母,他們使用過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假如孩子表現不好,他們通常只會認為傳統教育沒有問題,是孩子有問題。
一類是‘學習型’父母,他們會去探索與時俱進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現不好,他們會反思,然后尋找更好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時代在變,孩子也在變,父母也應該與時俱進。
愿為人父母的我們都能做「學習型」父母,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給孩子最適合的教育方法,幫孩子度過充滿挑戰又富有朝氣的青春期,努力成為受孩子歡迎和尊重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