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的80、90后,逐步都晉升為父母,和老一輩人的「務實」不同,在育兒觀念上他們顯得更加「前衛」。
他們熱衷于把孩子打扮到時髦的模樣,覺得這樣領出去才有「面子」,但對于一些孩子來說,小小年紀就打扮的如此出眾是好事嗎?
案例:
90后的魏玲晉升為「辣媽」后,就在「打扮女兒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女兒各種衣服鞋襪占領了家中「半壁江山」,每次帶著女兒出門,魏玲都會給女兒精心打扮一番,讓女兒成為「鶴立雞群」的小公主。
但沒想到,魏玲精心打扮女兒的行為,卻遭到了來自于女兒班主任的反對,在一次家長會后,班主任老師單獨跟魏玲就女兒梳妝打扮的問題做了深入交流。
老師直言不諱地告訴魏玲,「請別把孩子打扮得過于好看」,現在小小年紀的孩子,已經過度重視自己的外表,即便是在課堂上,孩子也會分心思去擺弄自己的衣服髮飾。
讓孩子穿得干凈、漂亮的出發點本身不是錯誤,但因為過于「精致」而影響了孩子的思想,讓孩子將更多精力擺在了「愛漂亮」這件事上,
忘記了自己還是學生的身份。
李玫瑾教授曾忠告過家長,教育孩子要在最佳的時期做正確的事。求學階段的孩子,穿得干凈利落就是本分,打扮得過于精致就是「本末倒置」。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過于注重外表,就會錯過內在美的最佳修養時期。
生活中,與魏玲相似的還有很多家長,他們一味地去追求潮流與時尚,過于「放大」孩子的外在美,忽略了孩子內心的健康發展。
而成長中的孩子,正是審美觀、價值觀建立的關鍵時期,家長的行為舉止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變化。
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其負面影響也不可小覷?
1)本末倒置放棄學業
學習期間,應當放在第一位,如果花太多心思在學習以外的事情,必然會分散孩子的精力。
一部分孩子受家長影響,對各種潮流品、時尚品牌如數家珍,閑來無事并不是學習、閱讀來增長知識見聞,反而是把心思擺在了如何變得更漂亮上,愛美之心膨脹,嚴重者荒廢自己的學業。
2)錯失良師益友
中國有句古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打扮得出眾的孩子,其社交圈也幾乎是相同愛好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的話題很少與學習有關,更多是探討時尚經。
小小年紀就因為「錯位」的審美觀影響,可能會錯失一部分良師益友。
3)容易陷入早戀
所謂「女為悅記者容」,大多數熱衷于打扮的孩子,陷入早戀的幾率要高很多。求學階段,早戀本就是「禁果」,過早嘗試禁果的后果會讓孩子放縱自我,荒廢學業。
4)容易形成攀比心
過于出眾的打扮,很容易滋生孩子的虛榮心,也側面會影響到孩子的攀比心,一旦這種心態形成,家長很難短時間扭曲。其后果除了直接導致家長經濟壓力增加外,還會讓孩子一生的性格都受到影響。
小編說在最后:整潔是必要的,過度精致不可取
情感上,我們能夠理解父母恨不得傾其所有給予孩子最好照顧的行為模式,將孩子打扮得光鮮亮麗,能夠滿足父母的成就感。
然而現實上,這種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很多學校都會規定在校期間統一穿校服,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身份。家長過于打扮,讓孩子成為「萬里挑一」的焦點,只會滋生孩子的虛榮心,讓其審美觀過早開始錯誤。
要知道簡單大方、干凈整潔的穿著才符合學生的身份。在這里我們也呼吁父母,請理性對待孩子的穿衣打扮,引導孩子做到內外兼修,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真正領悟到美的真諦!
各位寶媽們,你們覺得有必要把孩子打扮這麼精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