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如果您有孩子,我建議您看看紀錄片《語言暴力能造成多大的傷害》,片中的6名少年犯,用自己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叫「父母的語言,藏著孩子的未來」。
「我媽每天罵我,讓我去死。」
「從來都沒夸過我,罵我最多的就是豬腦子。」
「他說我是個廢物。」
這些孩子的成長中,每天要聽到無數句來自父母的語言攻擊,而這些攻擊最終全部成真,將孩子送上了犯罪的道路。
語言的力量有這麼大嗎?
哈佛教授泰徹團隊曾對經常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年輕成年人的大腦進行過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他們大腦中的韋尼克區和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減少,而這個部分關系到人的語言理解能力。
其中和語言智商相關的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增加達到14%,而海馬體和胼胝體體積縮減,這說明,孩子的記憶力和反應速度在不斷下降,智商受到了直接的影響。
另外也有研究證明,經常遭到父母辱罵、詛咒的孩子,長大后言語智商平均分只有112分,比那些正常的孩子,整整低了12分。
另外,被父母責罵是,大腦中負責處理憤怒和恐懼的杏仁核不斷地被刺激,所以,這些人的性格大多懦弱自卑、焦躁不安,情緒自控力差,喜歡撒謊等等。
為什麼孩子會被父母的語言影響?
心理學家約翰·巴奇博士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要求兩組人將手中拿到的單詞排列成句。
A 組拿到的是皺紋、孤獨、健忘、駝背,等和老人相關的詞語;
而B 組拿到的單詞與老人毫不相關。
當這些人排列完詞語,離開房間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A 組穿過走廊所需要的時間要更長,而且,A 組人的神態更像行動遲緩的老人。
這是為什麼?
原來A組人在排列單詞的過程中,大腦不斷被這些詞語暗示,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被激發出共情,人就會不自覺的代入這種共情,變成詞語上描述的人。
而對于孩子來說,耳朵接受的刺激更直接,更明顯,各種各樣的負面評價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大腦。
因此父母的語言改造了孩子,讓孩子在越來越糟糕的路上一滑到底。
父母的嘴里,藏著孩子的命運,凡是喜歡說這幾種話的家長,孩子的性格,人格都被影響了,長大后指定沒有大出息。
「閉嘴」、「大人說話小孩子插什麼嘴?」「你才多大,懂個屁!」
每次當孩子想說出自己的想法時,都會被父母惡狠狠地懟回去。長此以往,孩子再也不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不管什麼事情,都只會說「好吧」、「聽你的」。
這種心理也會被代入到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孩子變得沒有主見,容易妥協,凡事都沒有辦法做決定。
「你沒長腦子嗎,像豬一樣蠢?」「我說的話你聽不見,你是聾子嗎?」
不僅僅喜歡侮辱性的語言辱罵孩子,更有很多家長喜歡當著外人的面說自己孩子的糗事和不足,甚至拿來當談資笑料。
這樣的話,對于孩子來說,侮辱性極強。
孩子的自尊心被碾壓,自尊心被破壞,經常被侮辱和歧視的孩子,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極低,自卑和懦弱是他們最突出的性格。
「再哭,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走!」「再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恐嚇式的語言,看似嚇唬住了孩子,讓他乖乖聽話,變得懂事,實際上破壞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被嚇大的孩子,總是患得患失,生怕被父母拋棄,他們的性格小心翼翼,唯唯諾諾,總是以別人的感受為先,經常委屈自己。
《超腦少年團》中,12 歲男孩羅聞章表現極為突出,一路領先拿下了第一名。面對兒子的勝利,坐在台下的媽媽卻說「他不行的,真的很差。」「他唯一厲害的就是運氣好!」
很多父母推崇的打壓式育兒,從來不會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和努力的積極性,正相反,孩子只會越來越失望,認為自己不值得,不配優秀。
結果的,很多孩子自暴自棄,和父母關系緊張,甚至一生都無法和解。
優秀的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只有會說話的父母,才是孩子成長中的加速器。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依仗自己的身份,認為孩子不懂事,就口無擇言,無情打壓。要知道孩子越小,你說過的每一句話,分量就越重!
看過這樣一句話,「每一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如果真的對孩子好,那麼我們和孩子說話之前,一定要思量一下,自己說的這句話,真的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