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李平時是溫潤如玉的一枚男子,只要女兒在旁邊準會化身「咆哮教主」。
在他眼里,女兒如同一只小慢牛,必須催趕才能挪步:
一口飯含在嘴里半天,還不咽下去要遲到了;
快關電視去練琴,就不知道自覺;
寫個作業,跑八遍廁所,干脆在廁所里寫好了......
小李年輕力壯,聲如洪鐘,加上孩子媽媽的助攻,這催促聲整個樓層的人都盡收于耳。
隔天,電梯口遇見小李,他抱歉地笑笑,然后搖頭說:「這孩子太磨嘰了,我拿她實在沒辦法了。」
實際上,小李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網上隨便搜索「孩子磨蹭」,5,680,000個結果;「孩子拖延」,7,410,000個結果……
洗澡、穿衣、吃飯、上學、畫畫、寫作業……只要不長在孩子興趣點上的事情,他們都會使用「拖字訣」,分分鐘考驗家長的忍耐力,以及雞毛撣子的實用性。
比爾蓋茨說過:「很多人喜歡拖延,他們對手頭的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這是最大的惡習。」
對孩子而言,拖延塵封了夢想,磨滅了斗志,暫停了成長的進度條,讓人生之路只能原地打轉。
但是,孩子拖延不僅是孩子的問題,大人也往往未做足功課,難咎其責。
孩子為什麼會拖拖拉拉,原因有幾點:
1.父母嘮叨
話說得越多,說服力越打折扣,心理學解釋這種現象叫做「超限效應」。
家長催促孩子時,一不經意就出現這種現象。
曾有相關部門,通過對1300名學生進行調查,讓孩子們說出最厭惡父母身上的種種行為,「父母的催促和嘮叨」
高居第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思維被拉扯,生活被支配,又不敢硬橋硬馬地反抗,只能不主動、不合作、不妥協,也就是磨蹭。
實際上孩子的拖沓,隱藏著對家長的報復。
作家陶立夏認為:「孩子的拖沓,即是最嚴厲的拒絕。」
2.父母的「越俎代庖」
許多家長,見孩子做事慢吞吞的,心一急便親自披掛上陣,代替孩子寫作業、收拾房間、穿衣穿襪子等。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連女強人畢勝男都忍不住幫女兒茜茜寫作業。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書中說,「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后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所言非虛。
凡事都代勞,容易讓孩子責任意識單薄,散漫沒有約束。遇到事情,依賴心理和畏難情緒油然而生,必定能拖就拖。
3.時間觀念淡薄
《圣經》里說:世間萬物皆有定時,播種有時,成長有時,花開有時,凋零有時。孩子的時間觀念同樣如此。
兒童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認為,人類對于時間知覺只有在大腦的推理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才產生。
研究發現,孩子大約到三歲,才會對時間產生模糊的認識,到了七歲才逐漸形成時間的概念。
此外,不少孩子時間的主人是父母和老師,事事由大人安排妥當,自己機械地執行就OK。沒有被時間擠壓過,當然也不知時間為何物。
結果顯而易見:孩子缺乏對時間的感知和敏感,容易陷入懶散、拖延的狀態。
了解孩子拖延的真正原因,家長才能「對癥下藥」,作出有效的補救措施。
1.制定計劃表
鄰居小男孩晨晨聰明可愛,只是早上起床要半小時,吃飯最后一個吃完,晚上到11點才睡覺……簡直就是一個小拖拉。
晨晨爸表示頭疼,請教了育兒專家,父子倆一起制定了一張日常生活的計劃表。
在計劃表中,記錄了明天要做的事有哪些,并確定哪些是必須要做的事,哪些事要在什麼時間做。
當晨晨完成一件事,就在旁邊貼一顆小星星。攢夠五十顆小星星后,晨晨爸滿足他一個愿望,帶他去游樂場或者買個小玩具。
晨晨并非機器人般執行計劃,他擁有自主時間,放松神經、發呆、走神、看書、玩游戲都可以。
最終,晨晨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節奏。
李玫瑾也建議廣大家長,給孩子寫作業等事情規定時間,完成的越好越快,娛樂時間越多。
一張切合自身的日常生活計劃表,是改變孩子拖延癥的一劑良藥。
2.培養時間觀念
時間看不見,聽不著,聞不到,抓不住,抽象得幾乎難以語言描述,理解起來本就不容易。
孩子的時間觀念,更不可能雜草一樣靠自己野蠻生長,必須經過家長的精心引導。
可以先教孩子認識「一天」的概念,包括上午、下午、晚上、半夜、清晨、黃昏等時段;
制作簡易鐘表,教會孩子時間的計量單位,秒、分、時是什麼,相互之間怎麼換算;
通過五分鐘專項訓練, 五分鐘內能做多少道算術,寫多少漢字,讀多少頁課本;
做一些計時的事情,他刷牙或者玩游戲的時候,計算時間會流失多少分鐘;
讓孩子感知時間的存在,徐徐升起的太陽,逐漸變綠變黃的樹葉,越長越大的寵物狗……告訴他背后都是時間在流動。
莎士比亞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
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學會尊重時間,敬畏時間,做時間的朋友,才能遇見期待中的自己。
3.學會放手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魯克森告誡家長們,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
換言之,家長要學會放手,留給孩子恰當的時間和空間。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饑餓的小磯鷸》中,鷸媽媽尋找到了美味的扇貝肉,剛破殼不久的鷸寶寶,正準備媽媽像往常一樣喂食,不料卻被媽媽推開,讓它自己去沙灘上找吃的。
沙灘上風浪翻騰,恐懼感緊緊攫住鷸寶寶,但它還是試探著打開了成長之門,世界頓然變得高闊。
讓孩子獨自面對難題,才能找準成長的節拍。
美國一所中學有個規定:不允許家長幫孩子把忘在家里的午餐、課本、作業、運動鞋等物品帶到學校,目的是讓孩子們自己承擔責任,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說,如果孩子能夠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支持,他們就會發展出自主性、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即自由選擇和自我控制行為的能力。
放手,是為人父母的一種高級智慧。
放手不意味著放棄,而是讓孩子走出舒適區,學會獨立。獨立不但根治孩子的拖延,還能點亮孩子的整個人生。
4.讓孩子承擔后果
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才能萌發責任感。責任感是從跳動的心發出的,能促使孩子刻不容緩去做該做的事。
美國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在教育女兒維尼夫雷特時發生過這麼一則故事。
有一天,女兒問斯特娜夫人:「我想去朋友家玩一會,可以嗎?」
斯特娜夫人回答說:「沒問題,但必須在12點半以前回來。你知道我們下午還要一起去看電影。」
維尼夫雷特開心地去找朋友玩了。 可是,等約定時間過了半個小時,她才姍姍歸來。
斯特娜夫人沒有發怒,只是平靜地說:「時間來不及了,我們看電影的計劃泡湯了,真遺憾!」
維尼夫雷特記住了這個教訓,從此做什麼都總是很守時。
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太磨蹭時,要給予他們適度的懲罰。
比如,孩子做作業時,翻一下漫畫書,擺弄一下玩具,然后作業到深夜才寫完,第二天起不來,上學遲到了,在教室外站了一節課,才在眾目睽睽之下走進教室,還被老師一頓批評。
家長就陪著他一起遲到,之后把遲到的原因說給孩子聽。當孩子為自己的拖拉付出了代價,家長適時的教育很可能就會讓他迎來改變。
5.改變催促方式
許多家長,上輩子可能是監工,喜歡給孩子發號施令,強令孩子執行。
網絡上曾有首一夜爆紅的《媽媽之歌》,歌詞全是媽媽「快點,快點」的催促,也是家長們的真實寫照。
沒有人愿意當提線木偶,孩子也如此。他們反應不一,可能無奈,可能生氣,可能抵抗,但無一例外的是動作越來越慢。
所以,家長可以改變方式,給孩子更積極更柔和的指令。
比如,調好鬧鐘,約定時間,提前語言上提醒「還有5分鐘,就要關電視了哦」、「再玩十分鐘就睡覺了」。
或者用「你做好什麼,我們就可以怎麼樣」的模式:「你如果快一些穿鞋,今天我們去幼兒園就能第一名」、「你寫作業快一點,我們就能玩一會游戲」……
知乎上有個寶媽,晚上會帶寶寶去小區值班室拿快遞。回來時,寶寶各種亂跑,不肯回家,要抱起他,就鬧小情緒。
寶媽于是在前面跑,讓寶寶在后面追;或者躲貓貓,跟寶寶說「你看媽媽在哪」,寶寶就會朝她跑過去。
沒有居高臨下的催促,通過孩子喜歡的方式,就能達到目的。
央視紀錄片《鏡子》里說過的一句話:「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我們不能只看見孩子的拖拉,而不自知為人父母還需要補上一課。
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自己的節奏里快樂長大,所有父母都能在育兒的過程中邂逅豐盛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