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為人父母才知道,養育孩子并非是一件容易事。在生娃以前,我們以為父母就像一個園丁,定期給子女澆水、施肥,保證他們存活下來就好。
可真有了娃才發現,原來「父母」這個身份要肩負的責任如此重,我們除了要保證小家伙的安危,還得教育好他們。
就像托爾斯泰說過:「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身上,歸結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子女能否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好孩子,能否變成社會的中流砥柱、棟梁之材,往往取決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在于你們能否給孩子們當成好榜樣。不同層次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也會不一樣。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少年說》里面有一位叫袁景頤的女生,她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前向母親哭訴:「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
結果母親卻在下面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你要不打擊,可能就有點飄。」
這段令人窒息的對話,是不是挺熟悉。
「貶低(打壓)式教育」,似乎已經刻在了中國父母的血液中,他們經常打著「為子女好」的名義,來否定子女的價值。
雖然有一部分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為了小孩,希望通過她們的勸誡,來讓子女們的未來能走得更高、更遠。
然而,有時候方法過于極端反而容易中傷小孩,你們一句句貶低的話語,就像最廉價的毒藥,讓子女們崩潰、絕望,最后走向荒蕪的絕境。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心理學家指出,青少年抑郁的病因中,永遠有中式家長不可撼動的位置。
很多小孩情緒崩潰,走向末路,往往都是從父母那一句句貶低和否定和聲音開始的,它慢慢摧毀掉子女的自信,讓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最后變得自卑、怯懦、郁郁寡歡,對任何事情都難以提起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曾說:「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一個人的天性就是需要鼓勵,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獲得自信和自尊的渠道往往就來源于父母的肯定、鼓勵和贊美。越是會捧場、能及時回應孩子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小孩往往越出色。
閨蜜家的小孩,從小就會不少樂器,而且在多場比賽中都拿了大獎,別人都羨慕閨蜜會養娃,但我們心里清楚,這些都是靠她多年支持、鼓勵兒子換來的。
她家兒子自小就喜歡這些,在帶兒子學習的過程中,不少家長都勸「小孩三分鐘熱度,沒必要花那麼多錢去培養」、」練這些不耽誤學習嘛,得不償失「,可閨蜜卻每次都只是笑笑,依舊堅定地支持兒子的選擇。
正是有了來自母親的無條件支持和鼓勵,讓孩子有了底氣。
不過「鼓勵教育」有時候就是一把雙刃劍,盲目的夸贊可能也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塊絆腳石。
例如,有些小孩可能考試取得了一次還不錯的成績或者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父母立馬提出表揚,并且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小孩,結果反而容易讓孩子喪失內驅力。
使得他們的出發點逐步降低到只以獲得獎勵為目的,逐步忘記了自己的興趣和初衷。
所以,父母們在鼓勵孩子時,往往要把握好尺度,要讓表揚起到積極的作用,才更有助于孩子們的快速成長。
一流的父母懂得跟孩子溝通,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基礎就是溝通,它能滋養孩子的精神世界,更能傳遞足夠的愛與安全感。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時候要學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在沒有弄清楚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以前,沒必要貶低或者吹捧孩子。
那如何構建良性的親子溝通關系呢?你可能需要注意這幾點:
1、學會觀察和傾聽
它能夠幫助你們客觀地了解孩子,不提前作出判斷性的結論。
很多時候,父母發現小孩闖禍,就立馬下出判斷「你怎麼這麼不聽話」的結論;或者因為孩子的一次考試成績,就否定他們「你真是太蠢了」。
這些不夠理智的判斷,都會導致孩子們內心怨恨父母,親子關系變得緊張。
而擅長觀察的父母,他們能通過孩子們最近的表現和狀態,看出他們是否只是因為情緒問題,不小心闖了禍或者考砸了。
然后再選擇合適的時間點去溝通,并且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其行為發生背后的意圖,這樣有助于提升溝通效率,拉近你和孩子的關系。
2、改變溝通方式
很多時候,父母覺得與小孩子溝通不了,原因可能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因為你們一直忽略了他們的感受,一味地指責和批評他們。
或者是沒有顧忌到孩子的興趣,明明他們考砸了很難受,你們還要鼓勵贊揚,讓孩子們感覺自己被諷刺了。這樣的溝通方式,自然會導致他們心情不暢,進而直接把情緒擺在臉上,父母看到了也會生氣。
所以,父母要學會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盡量少對孩子使用命令式的語氣,把「你應該」改成「我覺得你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在鼓勵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場合和方式,看見他們明顯情緒不佳的時候就不要硬著頭皮夸,給他們一點冷靜的時間,之后再好好溝通看看他們是為什麼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