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到中年,沒錢寸步難行。
因此,好好賺錢,使勁摳門,變成了中年人的必修課。
孔子有言:「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一個人想要富貴,不能空口說大話,要用正確的方法去獲得,要堅持原則和底線。
人人都有一張嘴,張開就能說話,但是我們要選擇性說話,別讓「富貴」從嘴里溜走了,別招惹禍端。
聰明的中年人,開口談錢,閉口做人。
02
談錢,是中年人應有的自律。
有人說:「小時候,很崇拜‘視金錢如糞土’的人,認為那是俠客;長大后,才知道,沒有錢的人,如糞土一般廉價,有錢的人,才能做俠客。」
贍養老人,照顧孩子,過好日子,每一樣,都需要花錢。因此,不談錢,就相當于是「逃避現實」,表面上很清高,實際上是沒有當好家長的角色,沒有承擔頂梁柱的責任。
可是,如何談錢?不是每天把錢掛在嘴邊就可以了,而是要多和家人說一說,如何賺錢,如何存款,如何花錢,讓有限的錢,用在最實際的地方。
《晏子春秋》里有一個故事:齊景公養的獵狗過世了,他很傷心,安排身邊的隨從,幫忙去買專用的棺材,還準備大肆操辦。
大臣晏子說:「您是一國之君,拿著百姓的錢,怎麼可以給狗操辦呢?你這樣做,是要被諸侯們恥笑的。」
齊景公考慮再三,就不再給狗操辦了。
也許你會暗自發笑——一個君王,在養狗這件事上,可以花一大筆錢,但是在關照百姓的事情上,可以不聞不問。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可是你用心一想,再看看身邊的人,就會發現,當下很多的中年人,家里養著昂貴的狗,舍得買狗糧,每天去遛狗,但是他們陪伴父母的時間,少得可憐;關愛兄弟姐妹的時間很少,花的錢也少;對社會的關愛,很少,并且常常趾高氣揚地碾壓比較窮困的人。這些人和齊景公的想法、做法,相似的地方很多。
記住,好鋼用在刀刃上;真金用在和諧家。
首先,和愛人談錢,商量賺錢和花錢的事情。夫妻一起想辦法,錢就會來得快一些,并且可以化解很多和金錢有關的矛盾。
然后,和父母談錢,對于大家庭的財富,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兄弟姐妹之間的爭吵。你還能以此機會,更好地贍養父母,給父母真正需要的東西。
最后,和親戚朋友、合作人等談錢,你可以把握事業發展的趨勢,并且做到「明算賬」,達成共識,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慧律法師說過:「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錢的事情說清楚了,尺度拿捏準了,也形成了賺錢的動力源,因此你一張嘴,就有了價值,有了溫度。
03
做人,是中年人賺錢的底氣。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當言語已經沒有作用時,有效的行動更有說服力。 」
一個人可以賺多少錢,是有緣分的。無緣的錢,你就是使勁折騰,也不會得到,反而導致自己身心疲憊。
《二刻拍案驚奇》第三十六卷里,有一個叫沈一的男人,生于宋代,在臨安府西湖畔開酒樓,家底殷實。
有一天夜里,一條很氣派的船停靠在酒樓旁,五個有仙氣的人下船,走進酒樓,點了一大桌子菜,要了幾大壇子美酒。
沈一認為,這幾個人是神仙,應該可以幫助自己致富,于是懇求道:「我是一個市井小民,希望幾位能幫我一把。」
神仙們相視一笑,一揮手就拿來一個包裹,說:「財寶都在里面,你回家之后,小心打開。」
神仙離開后,沈一打開包裹,看到財寶,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此時,他的妻子慌慌張張地說:「家里的庫房被盜。」原來,包裹里的東西,都是自家庫房的。
古人云:「資財自有分定,貪謀枉費躊躇。」
中年人,想賺錢,先學會做人。只要行得正,走得穩,錢財取之有道,就能真正致富,所有歪門邪道的套路,都不會讓一個人真正富起來。
其一,做一個有志氣的人,放大自己的格局。不要貪圖一時半會的利益,弄丟了人品;不要想著一夜暴富,要循序漸進地靠近財富。
其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相信「厚德載物」的道理。春秋時,秦穆公的馬弄丟了,他派人尋找,發現一群面黃肌瘦的人,偷走了馬,正在吃馬肉。他沒有生氣,而是同情這些人,因此成就了好名氣,為自己的霸業打下了基礎。
當你被大家厚愛之后,做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大群人支持你。這就是賺錢的人脈基礎。
其三,做一個愛家的人,任何時候,都不要窩里反。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團聚了家人的力量,你就有了賺錢的后盾。當然,這個「家」,還可以是「社會大家庭」。
孔子說:「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每個人都害怕窮困,但是失去了道德,窮困就會跟隨你,怎麼也擺脫不了。因而,我們要花大量的時間,好好做人,寧靜致遠。
04
做人,得閉口時須閉口,得動手時須動手。
股神巴菲特說過:「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
」
真正有本事的人,做財富的主人,而不是財富的奴隸。
你的能力、道德素質,要和金錢匹配,欲望大過愿望,就變成了毫無希望。
開口談錢,言之有物。
閉口做人,埋頭苦干。
一張和氣的嘴,就是自己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