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庭中,母親照顧孩子的時候會更多,因此母親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也會更大一些。
很多媽媽都非常辛苦,左邊是不體諒自己的丈夫,右邊是不懂感恩的孩子,生生被逼成怨婦,聽了專家的話才知道,原來當媽要懶一些,做到這3點,家庭和諧孩子懂事!
1 眼要懶:不盯孩子缺點
不少媽媽盯孩子都比較嚴格,一旦發現孩子出錯,或是遇到困難就會立刻出言指正,利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指導孩子,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孩子的年紀小,試錯成本比較低,家長可以讓他放手去做,讓他學會在錯誤中總結自己的經驗,這樣孩子才能成長起來。
孩子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媽媽可以在一旁詢問引導,陪他去解決,鼓勵他不放棄,千萬不要過分指正糾錯,否則孩子會越來越膽小畏縮,不愛思考。
2.嘴要懶:不說教孩子
有些媽媽性格比較急,平時喜歡說教、催促。結果長期以往,反而導致孩子越來越懶惰,完全沒有責任心,這是因為孩子潛意識里覺得媽媽會幫自己做好,會催促自己,根本不用急。
所以媽媽必須要學會讓嘴懶一些,讓孩子自己承擔做錯事、做事拖沓的后果,而不是一位說教,靠嘮叨試圖改變孩子。
我們要培養的不是言聽計從的機器人,而是一個健全獨立的人格,所以該懶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偷懶,少說話,這樣對孩子更好。
3.手要懶:不要事事包辦
有的媽媽從睜眼忙到閉眼,不管事情大小,都一力包辦,將孩子安排得面面俱到,結果孩子反而越來越懶。
有位教授說過:「媽媽是超人,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媽媽必須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辦理自己的事情,遇到不會的可以在一旁協助,但絕對不能將孩子推到一邊,替他做事,長期以往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媽媽。
而且常常包辦,孩子會在潛意識里認為媽媽做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根本不會想到要感恩媽媽的付出,哪天不做了,孩子反而會抱怨起來。
所以在育兒時,媽媽一定要懶一點,少指責、少說教、少包辦,這樣才能培養出聰明獨立的孩子,如果你有這些問題, 要盡快改正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