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豆瓣上看到一個女孩向網友求助的帖子:
她是一所普通二本學校的學生,在校成績一般,表現平平,但她媽媽特別喜歡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自己,大肆宣揚她在大學修了法律和財經雙學位,朋友多,愛參加各種活動,將來還準備考研,畢業最低都在外企工作......
每次聽到媽媽胡編亂造,她都恨不得挖個洞鉆進去,導致現在她都不敢回家,見到熟人只能繞道走。
女孩的經歷告訴我們,父母的炫耀,有時候也會成為傷害孩子的一把利劍。
1、
為什麼說父母不要過分炫耀孩子?
知乎上有個高贊答案是這樣說的:
你要是沒事就在外面各種夸,各種顯擺,一個是給孩子壓力很大,一個就像那些秀恩愛曬娃的人一樣,招人煩,將來要是有一步錯漏了,全盤皆輸。
對照一下當初夸下的海口以及提早嘚瑟出來的那些浮夸話,簡直不要更打臉。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你永遠不能預知后續會發生什麼。話說的太早,是會打臉的,不只大人臉疼,孩子更疼。
做父母的,如果把孩子當成炫耀的工具,其實是一種愚蠢。
真正的優秀,從來都不會出自自己人的口中,而是別人心里的認同。
一個 20 歲的男孩在知乎吐槽小時候的經歷:
他的一篇作文獲得了全校比賽二等獎,當時全家都高興壞了,奶奶更是把獲獎作文打印出來,發給小區里的鄰居,人手一份,逢人就夸自家孫子有出息,將來是當作家的料。
他沒想到一次偶然的「突出」會讓家人如此興奮。父母的期望,大家的夸贊,反而讓他覺得壓力重重。
為了不讓他們失望,他越發的努力,但當他跟更強者靠近時,卻發現自己并沒那麼厲害,一次的偶然卻被過度炫耀。
那段時間他討厭家人,更討厭好像沒那麼厲害的自己,那篇作文成為他心底一道硬傷,花了很多年,傷口才慢慢痊愈。
父母炫耀孩子,心理得到滿足的同時,孩子已經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是為了父母的欲望活著,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而活著。
孩子不是父母自尊心炫耀的產物,更不是父母私心的強加品。
自私的強加,只會毀了一個孩子健康的人格,扭曲了最初的本心。
有時候,父母的炫耀看起來是蜜糖,其實是毒藥。
這種毒潛移默化,深入骨髓,醫起來很難。
2、
優秀的父母,從不炫耀自己的孩子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適當贊美孩子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但是我們要分清楚炫耀和贊美的區別。
過分炫耀孩子,就會讓人對孩子形成一種固定印象,如果孩子在場,就會做出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當孩子長大后,出現和他們心目中很大差距時,對孩子是一種沖擊,會讓他們產生很大壓力。
孩子,不是商品,不需要用標簽來標明價格,更不需要通過父母之口來大肆叫賣。
父母為子女的能力感到驕傲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過分炫耀,不停地向人訴說自己孩子的過人之處,不但表現了父母缺乏自信,更暴露了父母的見識短淺。
父母用虛假的勝利,達到虛榮的目的,孩子求真的價值觀被扭曲,痛苦與嫌惡在心里交織,矛盾在心里翻滾。痛在心里口難開。
優秀的父母,從不炫耀自己的孩子,而是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尊重他,鼓勵他,是孩子精神和心靈上的引路人。
孩子也不用背負著父母的虛榮心和攀比心,自由生長。
3、你覺得孩子愿意被當成炫耀的資本嗎?
我還記得早前聽過的一段真實故事:
一個 14 歲的孩子自盡,留下的遺書上寫著:
「我真是受夠了你們每天在別人面前炫耀我,你知道因為你們多少人在背后在等著看我跌落下來,等著看我笑話嗎?」
「你們根本就沒把我當兒子,就是當做是往你們臉上貼金的工具」
「是不是這次你們還要對別人炫:我兒子敢自盡,你兒子敢嗎?」
其實這個孩子的話就是千萬孩子的心聲,在我看來,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反感家長無時無刻的曬自己。他們并不覺得被家長當做資本去炫耀是值得開心的事。
他們討厭被家長要求擺拍照片;
他們討厭被家長要求當眾表演節目;
他們討厭到處去炫他們考了多少分;
他們討厭被家長拿過來比較;
......
你覺得曬孩子優異的成績能幫他引得尊重和贊美,可其實孩子間會因為家長的炫耀行為而互相排斥疏遠。
試想一下,當你成績不好時,你一個優秀的同學家長每天都給你爸媽打電話夸贊他的好成績順便再問候一下你的成績時,你的父母會有什麼反應,而你又會被父母怎麼對待?你是不是恨死那個成績優異的孩子了?
而那個被曬的孩子呢,他也會因為家長不停止的炫耀而壓力倍增,焦慮不安。
他們不能成績差,不能退步,不能失敗,不能做錯事,不能不懂事。他們甚至連保持現狀都不行,因為他們的父母總覺得他們可以更優秀一點,他們必須得取得更好的成績,才能讓父母下次還「有的可曬」。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中寶,家長在看自己孩子時都會帶著濾鏡。
一個聰明的家長會做的一定不是逼著孩子努力,然后拿他做炫耀的資本。而是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成為孩子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