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你有沒有這種經歷?
每天叫孩子起床,嗓子都喊啞了,孩子還像沒事人似的,拉都拉不動;
送娃去上學,說無數遍「來不及」,他還是慢悠悠吃飯,急得你干瞪眼;
輔導孩子作業,你都坐下十分鐘了,孩子還四處溜達,怎麼吼也沒用……
如果做個調查,票選「逼瘋家長」的幾件事,「孩子磨蹭」,一定名列前茅。
對此,我自己也深有體會。
兒子今年10歲,讀小學四年級,我的每一天,都是從「咆哮」開始。
不是催他出門,就是嫌他太慢。
每次吼完,我都后悔不已,告誡自己下不為例。
可第二天一見兒子那個「慢樣」,火還是蹭一下就來,恨不能拎著他耳朵把事做完。
起初,我以為孩子就是懶,故意氣我。
當我看了不少教育資料后,才驟然明白:
孩子拖延,和父母也有很大關系。
如果只是催促打罵,必然是雞飛狗跳,家無寧日。
相反的,如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能顯著改善孩子的拖延。
磨蹭的孩子,狂躁的家長,雞飛狗跳的日子
我們樓上,有個外號「咆哮帝」的鄰居。
每天早晨,他吼孩子的音量,響徹整個樓道。
而逼瘋他的,是他不到10歲的小女兒。
因為順路,咆哮帝每天送孩子上學,但因為女兒出門太慢,他十天里得有八天遲到。
領導的批評,同事的議論,瑣事的煩惱,令他十分窩火。
所以,一見女兒拖拖拉拉,他氣就不打一處來。
經常是邊催邊吼邊恐嚇,結果孩子沒管好,還引發家庭大戰。
女兒不甘示弱,故意和他頂著干,你越催她越慢;
妻子嫌他脾氣暴,也和他吵架拌嘴,夫妻矛盾不斷;
奶奶心疼孫女,也總是劈頭蓋臉地指責他。
這家人,因為一個孩子,每天大動肝火,日子過得雞犬不寧。
有句話說得好:磨蹭的孩子,狂躁的家長,造就一個混亂的家。
誰都想家庭和諧,關系融洽,可單是「孩子磨蹭」這件小事,就足以摧毀父母的耐心,打亂生活的節奏。
其實,我特別同情「咆哮帝」。
這種從起床就開始的「時間大戰」,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深有體會。
你心里急死了,孩子卻 「事不關己」,你只能無奈地繼續等;
把心一橫撒手不管吧,又擔心時間來不及,耽誤了正事。
然而,事實就像心理學「極限效應」揭露的那樣,每個人都有忍耐的極限。
你催多了,孩子會厭煩到叛逆;孩子無限拖延,你也會忍無可忍。
生活中,我們都可能瞬間化身「咆哮帝」,把對孩子的關愛,掩蓋在一句句命令下。
這不是某個家長脾氣不好,是誰都可能被娃逼出的內傷。
孩子拖延,家長狂躁,是不少家庭矛盾的根源。
如果不重視不解決,親子大戰將輪番上演。
每個「拖延癥」的孩子,背后都站著一對「越界」的父母
超話#孩子拖延怎麼辦#中,有不少父母吐槽。
有人說:我把早飯做好,衣服找好,書包收拾好,可女兒還是遲遲不出門;
有人說:我夠嚴厲了,就差拿鞭子打了,可兒子還是什麼事也趕不到前面;
還有人說:我凡事順著他,可結果呢,穿衣服要20分鐘,寫作業要磨蹭半小時……
乍一看,似乎無論怎麼做,都管不好這些「拖延癥」小孩。
但評論區一位教育咨詢師的話,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
他說:每個磨蹭孩子背后,都站著一對越界的父母。
要麼凡事代勞,侵占孩子的獨立空間;要麼太過苛刻,標準提得太高;要麼過于縱容,讓孩子隨心所欲。
是啊,你把事都做了,孩子當然可以不著急;你要求那麼多,他就隨便敷衍了事;你從不立規矩,孩子自然沒有緊迫感。
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曾說:
當父母為孩子做太多時,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
當父母事無巨細,孩子就缺少獨立做事、鍛煉能力的機會,于是變得懶惰、依賴、被動。
在他們的意識里,反正有爸媽兜底,做好與做不好,結果都一樣。
一旦喪失主動性,孩子做什麼事,都會不緊不慢。
他們不怕耽誤事,不怕來不及,反而看著父母急得跳腳,覺得好玩有意思。
教育家盧梭有個觀點:
「在早期教育上,不僅不應爭取時間,還必須把時間白白放過去。」
他的意思并非浪費時間,而是提醒家長,把時間還給孩子。
別越界到孩子的世界,替他辦事,替他定要求,替他承擔后果。
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
生活是自己的,拖延磨蹭,耽誤的是他自己。
看不慣孩子拖延,千萬別只是催催催
曾經的我,像個復讀機一樣,在孩子耳邊不斷地催催催。
後來,我從書上學到了幾點方法,才明白,催促壓根沒用。
如果你家孩子也拖延,不妨看看下面這5大黃金法則。
①不做代勞的父母,讓孩子學會負責。
美國一所中學規定:不允許家長幫孩子把忘在家里的午餐、課本、作業、運動鞋等物品帶到學校。
目的只有一個,培養孩子獨立性,讓他們學會為自己負責。
做父母的,得有點「狠心」。
飯來不及吃就餓一次肚子;遲到了就受一次批評,寫不完作業就讓他著急一次……
放手讓孩子支配時間,也讓他們承擔后果,孩子才能學會自我管理。
②改變溝通方式,把「你快點」改成「我希望」。
研究發現,孩子在6歲以前,的確欠缺時間觀念。
所以,父母要刻意制造一點緊迫感。
但如果只是不停地說「你快點」,會讓孩子緊張、厭煩、對抗。
換個說法,變成正向鼓勵,效果就會大大不同。
「孩子,如果能準點出門,你就太棒了。」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按時完成作業的。」
「你今天比昨天快了三分鐘,進步很大。」
先讓自己放松下來,再幫孩子找準他的節奏。
③細化目標、清晰計劃、精準行動
心理學上,有個 「定位速效實驗」。
心理學家將學生分為3組,分別前往10公里外的村莊。
第一組學生,不知道村莊在哪里,沒走兩公里,就開始叫苦,幾乎所有人都半途而廢;
第二組學生,被告知目的地在10公里外。但他們沒有路標指引,堅持下來的人寥寥無幾;
第三組學生,不僅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一路還有路牌引導,結果順利抵達目的地。
這個實驗,顯現出目標和規劃對孩子行為的意義。
做事前,告訴孩子明確的目標,為他們制定清晰的計劃,孩子才能有精準的行動。
④降低要求,別讓孩子因害怕而拖延。
心理咨詢師錢志亮發現,很多孩子拖延的根本原因,是擔心自己做不好,被父母指責。
也就是說,孩子在用磨蹭來逃避那些他完不成的任務。
有些事父母要求過高,又不得不做,孩子們只能拖一分鐘是一分鐘。
心理學上,有個「蔡格尼克效應」。
意思是:人們對尚未處理完的任務,會比已處理完成的任務印象深刻得多。
別看孩子磨蹭,他們會時刻惦記著那些未完事項。
一旦積攢的事多了,他們便沒了頭緒,做什麼也無法專注。
而我們父母要做的,是把要求降下來,減輕孩子心理負擔。
輕松的環境中,孩子會更有主動性。
⑤樹立時間觀,養成好習慣。
行為學上,有個「要事為先」的原則。
做事情,要分主次,在時間安排上,也要有個優先級。
比如我們幫孩子規劃業余時間,就要把必須且重要的事放在最前面。
明明第二天要考試,需要復習功課,就不能把打游戲、出去玩放在首位。
相反的,休息日天氣好,也可以先讓孩子痛快地玩一場,再找時間學習。
把時間切割成小塊,把要事排在前面,用行動幫孩子樹立時間觀。
當孩子有了「要事為先」的習慣,就不會任由自己拖延磨蹭。
有個媽媽,為了督促孩子學習,時刻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結果卻經常被老師通知,孩子作業沒做完,孩子又遲到了,考試成績不理想……
可她能做的都做了,每天催著孩子出門,盯著孩子寫作業。
無奈之下,這位媽媽向教育專家尹建莉求助。
幾番交談下來,尹老師告訴她:「孩子的問題,全在你催得太多太急。」
尹老師建議她稍微松松手,讓孩子拖延幾次。
起初孩子很開心,可後來,孩子卻因經常遲到、不交作業被老師批評。
這下,孩子終于不敢拖延了,主動找媽媽重新規劃了每天的作息時間。
每個孩子,都應有他自己的經歷和感悟。
別急著安排好一切,有時候,吃一塹長一智也很有必要。
我們要做的,是引導而非干預,是影響而非控制。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
慢慢來,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多讓他們在生活中歷練。
總有一天,那個看起來慢吞吞的孩子,會變得懂事,會加速前進。
與父母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