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孩子點鼓勵和愛。
父母給孩子的正面肯定,就是在給孩子心中埋下愛、自信和希望的種子;
而這些種子,最終會變成孩子認可自己價值的底氣和越變越優秀的養分。
最近我和朋友聊天時,聊到這樣一件事。
兒子十歲以前,聽到過很多人對我說:
「真羨慕你,有老人幫你帶孩子!」
是啊,對于同在職場打拼的「雙職工」家庭來說,老人能幫忙接送、看管孩子學習,真是太幸福的一件事了。
只是,當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偷過的懶,需要孩子和我一同償還。
公婆都是退休的國中教師,把兒子交給他們管教,我和老公都很放心。
上小學后,兒子優異的成績也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由于啟蒙早,再加上爺爺奶奶對學習管教比較嚴格,兒子各門功課都在班級排名靠前。
上了三年級,兒子的學習成績開始緩慢滑落,從開始的穩定前三名,逐漸下滑到十幾名,然后是二十幾名。
最讓我感到生氣的是,是他的學習狀態,極其不認真。
寫作業遲遲不肯開始,越來越敷衍。
經常坐在書桌前發呆,每次我問他磨蹭什麼,為什麼不趕緊寫時,他就慢吞吞地寫幾筆。
還沒進行思考,就認定對自己來說太難了。
一些普通難度的題目,剛剛講解過,轉頭又不會了,根本不往腦子里進。
能拖就拖、能發呆就不思考的樣子,真是氣得我血壓飆升。
不光是在家,在學校的狀態也是讓人心焦。
老師告訴我,兒子跟一年級時比,學習勁頭差了好多,聽課不專心,好像對學習提不起一點兒興趣來,學習成績也是班上靠后。
我真是氣到發蒙,跟他老賬新賬一起算:
才三年級就考不及格,你怎麼想的?
再這樣下去你連國中都考不上!
成績都差成這樣了還滿不在乎,我要是你我晚上都睡不著覺!
你天天一副管打管罵的樣子是給誰看?
學習是給我和你爸學的嗎?
兒子滿眼含淚怒瞪著我,那眼神跟看仇人一樣:
「反正你們從來都覺得我不行!
說我不機靈,說我反應慢,在爺爺奶奶眼里,我做什麼都做不好,你和他們一樣!」
看著兒子崩潰的模樣,我震驚不已,沒想到被我們責罵、數落了大半年的兒子,居然對自己的評價這麼低!
我平復了情緒后,跟兒子進行了一場耐心的溝通。
兒子告訴我,自己就是一個笨小孩,不如班上的誰誰有天分,也不如誰誰那麼聰明:「我很多東西就是學不會,智商不夠高。」
我很納悶,問他為什麼會這麼看自己?
「爺爺奶奶經常這麼說我。」兒子低著頭,情緒低落。
一番詳細地了解后我才明白,原來,是公婆的教育理念和說話習慣,給他造成了心理陰影。
公婆奉行傳統的「打擊式」教育,對兒子總是以說狠話為主,不斷貶低、打壓他:
兒子犯錯了,「你看看你,再看看別人。」
兒子沒學明白,「哎呦這孩子笨的呦,跟你爸小時候比差遠了!」
兒子考了滿分,「沒什麼可驕傲的啊,別翹尾巴!你看看你們班多少考100的,說明現在滿分不值錢。」
......
最后,兒子對自己下了定義:
其實你們說得對,我就是干啥啥不行。
孩子一塌糊涂,當媽的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但我也明白,孩子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有點積重難返,不如借助外力的幫助,越早解決越好。
為了能夠找到好的方法,我開始自我學習,希望通過自己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孩子走出這樣的「低自我評價」狀態。
在學習中,我明白了一個寶貴的道理:
一個吝嗇贊美自己孩子的家長,一定會讓孩子變得令他們無法贊美。
大人開口對孩子說的話,無論是夸獎還是指責,都會在孩子的心理形成「定勢」,并從他之后的行動中反饋出來。
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很多犯錯誤的時刻、不聽話的行為,經常被羞辱、打壓的孩子,他脾氣暴戾,自我放逐,看待事物消極悲觀。
包括家長出于怕孩子驕傲、希望孩子更優秀的心理,采用「打擊式教育」來激勵孩子,都會破壞孩子的自尊心,起到相反的作用。
哲學家詹姆斯說過:
「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孩子尤其如此,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
」因此,家長的批評或表揚,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行為。
如果家長總是喜歡貶損孩子、否定孩子,會造成孩子低自尊、自卑,認為自己就是不行,差勁,失去了努力變好的動力。
而孩子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內驅力。
一個喪失了動力的孩子,對父母的教育、批評感到麻木,說他什麼也不會覺得羞愧,學習自然也就越來越差勁。
意識到錯誤的教育方式給兒子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我非常心疼。
老師建議我,不妨「騙騙」孩子:
家長的期待、信任和愛,能為孩子的成長和改變增添助力,甚至成為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
一個持續得到正面期許的孩子,他的成長將永遠無止境。
老師建議我采用的這種良性循環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應用了「羅森塔爾效應」。
這種效應,其實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某一方面肯定一個人,這個人就會朝這個方向努力,進而取得預期的成果。
如果家長能把「羅森塔爾效應」用在孩子教育上,比如多夸夸孩子,孩子就會朝著你夸獎的方向去發展。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開啟了「騙兒子」的旅程。
夸孩子的進取和努力
相比于夸獎一個孩子聰明,夸他努力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夸聰明,會讓孩子覺得做好一件事、學好一門科目所取得的成績,是因為自己本身的天賦,不受自己控制。
如果換一個自己沒有天賦的領域,或者難度增加,都會讓孩子擔心自己因為缺乏天賦而失敗,從而選擇放棄。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會認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那麼就會不斷進步,取得成績,所以他們更愿意去接受挑戰。
夸獎時言之有物,注重細節
夸獎越具體,越注重細節,就等于為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比如當孩子寫了一篇不錯的作文時,不要只是說「寫得挺好」、「真棒」這種空泛的鼓勵,而是指出細節:
「這一句描寫得很真實,讓整個文章都生動了。」
「一個錯題都沒有,很認真哦!」
這樣,孩子就會逐漸明白,改善哪些方面,會讓整體更加出色。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說過:家長絕對不能對孩子做的事,就是貶低。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不一樣的能力和偏好。
如果父母拿孩子不足的地方去和其他人比,那麼打擊會是方方面面、永遠存在的。
承認這種差異,并幫助孩子修煉自己的長處,彌補短板。
面對孩子一時的落后不要急于責備,而是給予孩子包容和接納。
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會給孩子巨大的安全感,讓他充滿自信,敢于挑戰,在一次次的努力中,他的潛能會得到充分開發,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說:
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跡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真的是這樣。
我按照學習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踐行了兩個多月,兒子的變化就超出了我的預期。
持續地鼓勵給了他自信,他不再認定自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笨小孩」,而是堅信每天進步一點點,他也可以做到更好。
那天去接兒子時,他興奮地舉著卷子向我跑來,邊跑邊喊:
「媽媽,我這次考了98分,全班第二名!我進步啦!」
我永遠都忘不了他那一刻開心到飛起的表情。
身為媽媽,還有什麼比看到孩子開心、進步,更滿足的事情呢?
看到兒子走出了自卑的陰影,正在充滿信心地挑戰自我,走向積極的路上,我不禁感嘆,父母的「騙」,其實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
愛之深,責之切。
我們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那麼,就當他是什麼樣的人來對待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