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寫在開始:
人活一世,大多時候,都是坎坷先行。
多少人,朋友圈里光鮮靚麗,聲色犬馬,卻背后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悲歡;
多少人,表面看上去輕松淡然,剛毅堅強,卻不知道內心里有著怎樣的薄涼。
有的人,四處造夢,惹人耳目;有的人,在人潮洶涌中,最終被淘汰。
愛情的隨機性,讓男女之間的相遇,都不過是一場偶然。
畢竟,現代社會,燈紅酒綠,幻影妖嬈,兩個人一句調笑,一個表情,一張房卡,一個房間……就可能發生一些故事,產生一些曖昧。
但,彼此之間能夠愛得深刻,卻是在你看不清前路時,在遭遇失意與失去的時,在人生遇到危機時……兩個人能夠一起分享快樂,互相填補內心的失落,努力掙扎間,有了把日子一起過下去的欲望。
可見,情愛里的美好,就是有個人會一直在你身邊,不會讓你因為一點小挫折就倒下去,不會讓你因為一點小傷疤,就被一擊崩潰。
人這一生,總有些喜怒哀樂,需要有人來陪;總有些悲歡離合,需要有人來懂。
所以說,以下,在一段關系里,男女之間,有了這兩樣東西,才能從曖昧走向愛情,才能有相伴到老的可能。
-02-
「強者同行」:兩個人能同頻,彼此間勢均力敵
男女之間,產生曖昧,太容易。
一段簡單的邂逅,一個誘人的動作,都可能讓彼此心頭愉悅,繼而有了風花雪月的浪漫。
但,產生愛情,卻是需要經歷許多歷練。
郎才女貌,神仙眷侶,大都是話本里的劇情。真正生活中的「永恒愛情」,是兩個人之間,能夠把曖昧,轉為情濃。
就好比,《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里,不少女生都為男主不值,認為沈佳宜嫁給了一個和她外形上很不相稱的男人。
但是,人一旦成熟后,情感上的衡量里,外表上的差距,都是最次要的。能夠彼此懂得,靈魂上有共鳴,才能讓愛情在兩個人的世界里,遍地開花。
所以,沈佳宜在雨中沖著男生大喊了一句:你什麼都不懂。估計很多婚后的女人,都會心頭有一些蕩漾,明白其中的原委。
愛情,從來都不是轟轟烈烈的「搞曖昧」,而是,強者和強者之間的交鋒。
這種「交鋒」,不是口頭上的強悍和征服,而是,彼此間能夠一起在紅塵滾滾中,共同磨礪,淬煉,互相獨立,又彼此依靠,共同成長,又相互融合,保持著相同的頻率,攜手走完這一生。
民國時期,徐志摩是個多情的才子。
他的第一任妻子,張幼儀在同時代的文人筆下,是標準的大家閨秀:「其人線條甚美,淡妝,寡言,舉止端莊,秀外慧中」。
可是,在徐志摩看來,女人根本就配不上他。在張幼儀生下了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徐志摩也將一紙失婚協議送到她面前,她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幼子又不幸夭折。
或許是人生的晦暗,催促了她的成長。風雨飄搖的年代,她從一株含羞草,變成了一朵帶刺的玫瑰,開辟出了自己的精彩,最后連徐志摩都稱贊:她是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
在此時,她不再是徐志摩情感道路上的墊腳石,而是和他勢均力敵,光芒萬丈的女人。
情愛世界里,兩個人若不能同頻,就產生不了愛情,沒有勢均力敵,就很難愛得深刻。
女人不會每日里圍繞著三尺灶台,沉溺于自己的犧牲感動里;男人不會把迎來的鮮花和掌聲,歸結為是靠自己,而是會懂得感恩身后的女人。
如此,才能說,這段感情,雖然還沒有舉案齊眉,但一定都已經有誓死不悔的「愛情」。
-02-
「互相填坑」:兩個人能取長補短,彼此彌補
《風吹半夏》里,一心搞事業的許半夏和趙壘之間,兩個人從最初相見,到確定彼此為自己的另一半,似乎劇情里,他們從未說過多麼愛,但,他們眼里都裝滿了對方。
或許,一開始,許半夏她并沒有多麼地愛趙壘,不過是看中了他所在的位置;而趙壘,也不過是能夠從許半夏身上獲取到他想要的利益,兩個人之間,都是因為「錢」,而牽扯到一起。
但,越相處,他們之間越發現彼此之間,能夠心靈相通,互相讀懂對方。
有一段劇情,當面臨陳宇宙生病馬上離開人世,許半夏不惜一切代價都想要拿到省二鋼,無論趙壘多麼勸誡,都要一意孤行。
最后,趙壘只能通過行動來阻止,這種先斬后奏,讓女人對他大聲怒斥了一聲「滾」。
男人聽后,留下了一封信,離開了她。
但,后來的劇情,證明了:真正的愛,從來不是順從,而是,彼此間能夠「填坑」。
果然,許半夏在趙壘的保護下,成了最后的贏家。而,許半夏也終于明白了男人的用意,她沒有等待他回來,而是直接去找他,兩個人重歸于好。
可見,在這段感情里,女人雖然滿身沖勁兒,卻少了一些穩重,而男人的愛,恰好給予了她一份踏實的呵護。
人這一輩子,感情不是打賭,而是真的要選到對的人。
很多婚姻不幸的人,大都會有一番大差不差的吐槽:女人吐槽男人做了負心漢,男人吐槽女人愛嘮叨;女人說男人懶得要死,回到家就躺在沙發上,男人說女人一點也不懂他,除了要首飾,就是要錢……
只因為,這種關系里,兩個人都渴望從對方那邊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情緒價值,錢財,心安……卻,互相沒有了尊重,沒有了欣賞,沒有了贊美,只有抱怨和怨懟。
有一首歌曾唱得好:只不過想好好愛一個人,可惜他無法給你滿分,多余的犧牲他不懂得心疼,你應該不會只想做個好人……
沒有人喜歡一直付出,絲毫得不到回報;也沒有人愛得癡迷,不想要索取。彼此能「互補」的愛情,才能圓滿。
很多人看了水滸傳,都會罵一句潘金蓮不怎麼樣,但,畢竟一個女人本身花容月貌,心靈手巧,可是卻一直都得不到欣賞,每日只能在屋子里做饅頭,多少有些孤獨寂寞冷;而武大郎,雖然老實本分,但除了賣炊餅,絲毫不解風情,他既滿足不了女人對顏值的追求,也不能夠提供給她情緒價值,兩個人在一起,遲早會出問題。
倘若故事改一改,做對異姓兄妹,估計彼此間都能有好的結局。
情愛的世界,男女就算是再愛,若不能互補,長時間都不能滿足各自內心的需求,哪怕是天仙配,也很難把感情堅持下去的。
產生曖昧,很容易,但愛情的發展,卻是需要兩個人一起經歷一些事,多一些了解,多了一些考量,把彼此的家境,財產狀況,性格特征等等,都要摸清楚之后,才能做出最終的決定。
要知道,倘若你只是一時腦熱,就一下子撲進這場愛戀里,多半,你就要為你的「曖昧」來買單,因為,你們在未來,根本走不進「愛情」。
-04-
真正的愛情:互相守好初心,才能愛得長久
歷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女人,武則天。
她的一生跟隨了兩個男人,李世民因為忌憚她會傷了李家的基業,所以,在自己死后,也要把她趕出宮去;而第二個男人李治,卻把她寵在手心里,最后連江山也被她拿了去。
我們不能從道德的角度,來評價這個女人是對還是錯。
但,從情愛的角度來看,她和李治的感情發展,絕對是有愛情產生的。畢竟他們一起經歷了長孫無忌等世家大族的奪權斗爭,其中的風雨飄搖,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得清其中的情感糾葛。
人這一生,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老百姓,誰也逃不了風雨不斷,悲喜同行。
想要把兩個人的關系,從曖昧走向愛情,就是激情退去后,不忘初心。
即便是相處過程中,有愛有恨,但還是不想離開那個人;即便是對方有無數的缺點和遺憾,但都會拿出「填坑」的心,給予對方彌補;即便是對方已經跑在了自己前面,但還是努力拿出「強者同行」的思維,跟上對方的腳步,不想落在愛人身后。
所以,情愛的世界里,就如那句話,男人不必百口莫辯,女人也不用楚楚可憐。
想要擺脫曖昧,那麼,就轉變心態,拿出行動,兩個人一起把瑣碎的一地雞毛,都變成日后回憶里的美好碎片,如此,方能攜手走進美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