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謂風格回歸到生活初心,隱含的是一種低調內斂的日常風景,不追隨、不從眾,只有了然于心的自如。
一抹灰綠隨光開展,像是穿透樹梢而來,瞬間把天地余白都裝滿,有靜坐冥想、沉浸樂高的樂趣;有聚會喝酒、游戲玩得暢快;也有吃飯下廚、閱讀種花的樸實,正因大小功能都在設計師縝密思慮下依序到位,才有亦動亦靜的居家場景。
套內面積92㎡,「3+1」的戶型格局,居住人數2人。
< 屋主需求="">
• 喜歡邀請好友來做客,指定大餐桌;
• 時常下廚,原廚房收納不敷使用;
• 男屋主喜歡拼樂高,有大量收藏;
• 女主人講究風水,希望格局能獲得改善。
推開家門,遠在視線盡頭,框出一幅變幻流光,這方獨立玄關沒有立下分明界線,而是順應格局而生。
鞋柜擠身在柱體和電箱之間,仔細拿捏細微之差,只為柜門操作流暢度。同步利用上下柜形式,區分出鞋履、鞋盒和安全帽置放處。灰綠在此刻抓取目光,順著墻面延展,前后包覆著巨型柱體,分散了體積感,化為客餐廳最亮眼的端景。
移步入內,寶藍色沙發伴著灑落日光,架構了夫妻倆輕松寫意的景況;落地窗旁飽滿采光奠定客廳大幅度留白,加以隱藏門方式,扭轉破碎墻面,擴展出公領域主墻篇幅,讓光線向屋內餐廚區延伸。男主人心愛的游戲機、喇叭等設備都在木質平台及鐵件層架編排里,獲得有序歸納。
「天花不做滿」是彼此共識,因為深知預算范圍和對消防管線接受度,屋主選擇在低樓層購屋,只為展開寬闊屋高。
餐廳上方的封板天花落下梯形劃分,這是為了過渡客餐廳,考量封板造就的高低差形成一道直橫玄關大門的切線,于是衍生出斜線修飾,弱化垂直分割的鋒利感,用以柔和場域變換。
襯著寶藍沙發的是一座成墻柜體,以滑門形式鋪展背景墻連續性。隨著柜門開合,隱身于后的空地即以角鋼置物架,架構收納功能能,予以增減柜體彈性。
靠走道側還架起吊衣桿,于側更開啟一扇門板,當作玄關衣帽柜;這一切都是為了解決「橫梁壓沙發」的問題。
當天花緩緩降下、餐吊燈再次落下視覺高度,定焦在寬敞實木餐桌,確立親友齊聚一堂的歡樂場景,讓男屋主熱情好客、樂于下廚的性格,有了施展之地。
另于白墻上方加裝掛畫軌道,便于男主人掛上收藏已久的畫作,讓居家空間反映出屋主個性。
因為廚房正對陽台形成穿堂煞,又加上大火快炒的料理習慣,于是在半開放料理區增設一扇玻璃滑門;定睛一看,滑門分割里,清玻璃和壓花玻璃交織現身,既保有穿透性,同時遮掩台面上瓶罐器具,連同屋主親自指定的雙門大冰箱都一并隱身。
廚房經由客變后,挪移儲藏室部分空間,擴張了男主人大顯身手的烹飪區;一字型廚具都在增設了懸掛式備餐流理台后,更顯游刃有余。不只擁有易清理的人造石備餐台,大小家電都有容身之處,就連存放食材的陶罐、玻璃瓶都能置于柜下陰影處。
推門而入,分明動線緊接著帶向梳妝台與衛浴,設計師藉由集中動線于床尾,純粹睡眠區寧靜、緩解公私之間只有一墻之隔的距離;同步選用日夜型風琴簾,使東西向房屋能擁有更好的遮光率與隔熱效果。
回應風水顧慮,壓床橫梁因一式木質淺柜而化解,更接續延伸出腰線,將木地板的暖意推向立面,再佐入灰綠后,彌漫了自然氣息、點亮了床頭主景。
原本占據目光、貫穿房間的屋梁則因衣柜而退出視野,柜體同時依著衛浴隔間外推而出,拉開一段窗與廁所間的緩沖。
此外,還于柜內加裝LED感應式吊衣架,取代床頭光源輔助,一來讓屋主睡得深沉安穩,還有效提升取放衣物的便利性。
次臥預留給未來孩子使用的空間,于是保有最大空間彈性,只選用溫暖木紋飾板包覆床頭墻,并預留擺放梳妝桌/書桌之空間,于側還筑起一座書墻,滿足各年齡層的基本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