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去朋友家做客。
期間,他的兩個兒子在客廳瘋鬧,互相丟東西。
朋友怒火中燒,把兩個孩子大罵一頓,孩子嚇得趕緊躲在角落,不敢作聲。
吃飯時,朋友又嫌孩子太吵,喊他們離開餐桌,端著飯去看電視。
飯后,我試著陪孩子們玩一下,發現兩個孩子都不愿溝通。
朋友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無形中已經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對孩子帶來了不可修復的傷害。
心理學家胡慎之說:「家庭的架構就像一棟房子的框架。如果父親沒有發揮父親的職能,那房子的某一部分肯定是要坍塌的。」
父親,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份責任與擔當。媽媽再厲害,也替代不了爸爸的角色。
合格的爸爸,能成就孩子的未來;而不合格的爸爸,讓孩子的成長出現創傷。
尤其這5種爸爸,對孩子的傷害最大,第一名簡直沒誰了。
第五名:抽煙打牌的爸爸
胡適是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巨匠。但在家庭教育中,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網上曾流傳出「胡適留學打牌日記」和「戒煙」的段子。
可見胡適確實很喜歡打牌和抽煙。
在孩子們出生后,胡適的這些惡習一樣都未戒掉,在家中經常吞云吐霧,煙癮極大,從未顧及孩子們的健康。
小兒子自小就得了肺病,身體一直非常虛弱。對于這些,胡適從未探究是自己抽煙造成的危害,更沒有去關心體諒孩子。
一有空閑時間,胡適都在打牌消遣時間。耳濡目染中,小兒子也熱衷打牌賭錢,荒廢了學業。
1938年,胡適妻子帶著小兒子在上海避難期間,小兒子因沉迷賭錢與京戲,揮霍無度,偷偷地將家中物品偷出去變賣。
胡適擔心小兒子在上海繼續學壞,設法安排他去美國讀書。
遺憾的是,小兒子在美求學期間,依舊熱衷打牌,8年內換了2所大學都沒拿到畢業證,還與胡適父子關系緊張。
愛抽煙打牌的爸爸,不但會給孩子身體上帶來傷害,還會在心理上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危害。
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的早年的性格一旦形成是終身穩定,后面再改變就很難。
爸爸有的不良習慣,孩子以后大機率也會染上這些惡習,甚至會伴隨終身。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爸爸們一定要克制自己抽煙打牌的欲望,給孩子一個溫暖向上的生活環境。
第四名:沉迷手機的爸爸
網上看到這麼一個視訊:爸爸沉迷手機,下班后回家就躲在廚房看手機。
他平常玩手機時間短則2個小時,長則6、7個小時。
爸爸給出的理由也很奇葩:自己與妻子、岳母育兒觀念不同,為了減少家庭矛盾,他選擇少陪孩子。
一次因外婆要關掉電視,3歲多的兒子馬上就哭鬧不止,用腳踢外婆,躺在地上耍賴。
看到爸爸在廚房,孩子哭著沖過去抱爸爸,并緊緊地摟住爸爸的脖子。
可爸爸卻把兒子抱回到沙發上,想讓兒子繼續看電視別吵他。
此時,情緒剛剛平復的兒子又變成了「混世魔王」。
爸爸無計可施,趕緊把兒子丟給外婆,自己又溜進廚房看手機。
有心理專家指出:男孩子在三歲以后,性別意識逐漸形成,爸爸的陪伴不僅可以啟迪孩子的思維,還可以培養孩子堅毅的性格。
而視訊中的爸爸幾乎不與孩子溝通,導致孩子父愛缺失,養成了脾氣暴躁、撒潑無賴的性格。
樊登老師曾說過:「父母教養孩子之間的差距,不在于態度,不在于物質條件,而在于父母和孩子所說的詞匯量。
爸爸沉迷手機,對孩子缺乏陪伴,孩子的情商與智商都會慢慢落后于同齡人。」
為了孩子的雙商在線,爸爸們請克制玩手機的時間,多陪孩子說說話,玩玩游戲。
第三名:不講誠信的爸爸
曾看到這麼一個新聞:
廣東惠州一對父子,父親在兒子中考前約定,兒子中考成績超過650分,就獎勵1000元,最終孩子考了681分。
當孩子提出用這筆錢去買游戲機時,父親卻反悔不愿給錢了。
因為他堅持認為兒子擁有游戲機,就會荒廢學業。
兒子回懟道:「我打游戲是用來放松,我又不傻。」
不管兒子如何與父親辯駁,父親始終不為所動。
評論區的網友紛紛站隊兒子,爸爸在事先不約定購買范圍,現在不守承諾就是他的過錯。
父親本是兒子心中的榜樣,爸爸不講誠信,讓孩子心中高大的形象一下子崩塌了。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
身為爸爸,在孩子面前不講信用,試問以后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個誠實靠譜的人呢?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子女將來影響深遠。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德,爸爸們一定要對孩子言而有信,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
第二名:暴躁易怒的爸爸
奧匈帝國作家卡夫卡在《致父親》中回憶,富商爸爸脾氣暴躁,對待下屬經常呼來喝去,對待自己也是如此。
爸爸想把卡夫卡培養成一個強壯勇敢的男孩,但教育的方式是「咒罵、威嚇、諷刺、譏笑」,甚至在生意上不順心時,也會對卡夫卡進行大聲斥責。
這讓卡夫卡的童年過得很孤獨與自卑,一度導致他害怕與爸爸同居一室。
隨著卡夫卡逐漸長大,他對父親感到厭煩,但又不敢反抗。
在這種糟糕的父子關系中,本就靦腆的卡夫卡變得更加內向,并且與父親幾乎不再說話。
卡夫卡通過寫小說去控訴那個殘暴易怒的爸爸,甚至還在自己的日記中多次透露想要自盡的想法。
兒童教育專家尹建莉曾說:「你對孩子發的 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爸爸暴躁的脾氣,非但不能打罵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反倒讓孩子的人生鋪就了陰暗的底色。
孩子長大后或會怯弱自卑,或會冷漠極端,或會復制父親暴躁的脾氣。
為了讓孩子的未來更有溫度,爸爸們要收斂暴躁的脾氣,給孩子營造更多的安全感。
第一名:苛責媽媽的爸爸
知乎網友@想讓所有人都快樂分享過她爸爸苛責媽媽的故事。
她爸爸對外人的態度都很好,唯獨對媽媽卻總是苛責與發火。在家像個大爺一樣,飯菜不合口,就會罵媽媽。
自己東西找不到了,就怪媽媽亂收拾,媽媽忍不住跟爸爸吵架,他就對媽媽甩臉色,幾天不理媽媽。
網友在整個童年,看到最多的就是媽媽一個人偷偷流眼淚。
生活在這樣的低壓氛圍中,網友過得壓抑且自責。即使現在長大后,也不愿意與男生接觸,更害怕談戀愛,結婚。
家庭教育里面有一個魔鬼法則:爸爸愛孩子的最好方式,其實是尊重孩子媽媽。
孩子,是父母關系最敏感的感知者。
孩子從父母的日常相處中,感受到媽媽在家庭中的痛苦,長大后,孩子多半會懼怕走進婚姻,即使有了家庭也很有可能重蹈父母的覆轍。
相反,爸爸尊重妻子,孩子也會更愛媽媽,家庭更和諧。
為了孩子的人生更幸福,爸爸一定要尊重媽媽,在孩子面前多夸獎媽媽,給孩子營造出溫馨有愛的環境。
《我的事業是父親》里有一句話:
「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他人無可替代的。父親是規則的制定者,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對象。孩子往往更崇拜父親,更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
孩子的成就,與父親的教導密不可分。
當然做一個好爸爸其實很難,因為父親往往在外打拼,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親子陪伴。
但請爸爸們明白:在工作中你是可以替代的小花、小草,但回到家里,你就是孩子的參天大樹。這棵大樹變歪了,孩子也會長歪。
好的爸爸,會做好取舍,把更多的愛和精力給家庭;當好孩子的領路人,讓孩子未來能夠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家庭中父親自帶光芒,孩子也自會追光而來。
而以上這5種爸爸,最容易傷害孩子,影響孩子的一生,自己也終要品嘗苦果。
希望所有的爸爸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