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推薦
装修
日本印象
心靈語錄
影視新聞
娛樂明星
育兒分享
動漫影音
熱點新聞
设计
奇聞趣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常識
健康養生
美食菜譜
創業職場
生活小妙招
明星
健身達人
奇趣
生肖解析
搞笑貼圖
歐洲王室
孩子犯錯時,佛系和吼叫都會傷害TA,家長善用「過程批評」更適合
2022/11/11

媽媽:「你在干什麼?」

孩子:「玩沙子!」

媽媽:「臟兮兮的,別扔到別人身上!」

孩子:「哦……」

媽媽:「每次說你,你都是哦哦哦,到底聽懂了沒有啊!」

孩子:「知道了!」

媽媽拉著孩子回家了,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聽著媽媽越來越小聲的 嘮叨,真的替孩子感到 擔憂,媽媽這樣 沒技巧的批評,不僅 沒什麼效果,還可能會讓TA越來越 叛逆,教育孩子要懂得 「過程批評」。

孩子犯錯時,佛系媽媽的做法

「佛系」是這兩年新興的網絡詞,主要意思是指看淡一切,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過程中會有目的的放下。看起來這是一個很有 藝術感的詞匯,但佛系媽媽教育孩子,卻真的很讓人頭疼。害怕傷害到孩子的 自尊,打擊了他做事情的 積極性,即使孩子犯錯誤了,也不會直接指出來,或者得過且過。

幼年(未成年)的孩子自我認知價值觀本身還未完全獨立,如果不及時糾正,這種錯誤的言行,會影響孩子以后的 人生,有些甚至會擴大到對他人的 傷害,其實是間接害了他們。

晴蓮和老公失婚了,她 獨自撫養女兒。每每我們看到她們娘倆,都是這樣的場景: 媽媽在玩手機,小女孩在自己玩耍

有次同學聚會,晴蓮帶3歲的女兒參加,小女孩看到 飯菜端上來馬上就開啟 「光盤行動」,什麼都往自己的餐盤里扒。起初大家都心疼她,就隨她去了,可她不僅如此,吃飯還很大聲音 「吧唧」嘴,有些不喜歡吃的,直接推到一邊,只吃自己想吃的,時不時還把手伸向鼻孔,一邊挖,一邊吃。一桌子人頓時沒了食欲,而晴蓮還是 只顧玩手機,看到大家都停下來,就說了句 「好好吃飯啊!囡囡。」也自顧吃了起來,同學們面面相覷,那頓飯吃的 好尷尬。

孩子做的不對,就要及時糾正,而不應該是隨口說幾句,家長是怕傷了孩子自尊,但孩子卻認為「 我這樣做沒什麼不對!「之后的行為,會更 肆意妄為的。

孩子犯錯時,吼叫媽媽的做法

你知道 語言的力量有多大嗎?阿聯酋宜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挑了兩株長得 差不多的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把它們放在GEMS校園里,每天給他們施一樣的肥,澆一樣的水,曬太陽也是同進同出。但卻做了不同的事情,左邊一株寫著「 這株植物被霸凌「,右邊則是」 這株植物被褒獎「。并且找學生提前錄音,把然后把音頻在植物」耳邊「循環播放,就這樣持續進行了30天。

最后的實驗結果:左邊那盆被diss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給 罵「枯萎」了,而右邊那株每天被夸獎的,則 枝葉茂盛。足以可見: 語言的威力有多恐怖!

「如果植物都能被影響,那人肯定也會的!」沒錯的,這樣的事情放在我們人類身上,也是一樣的。但吼叫媽媽真的很多,我曾經在一些留言論壇,看到媽媽們的留言:

「我真的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你以為我好過嗎?還要工作還要帶孩子,哪里有那麼多好脾氣?」

「吼叫怎麼了?還沒打呢!誰小時候不是這樣過來的?」

的確,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 「吼叫」媽媽,父母也總有各種理由,說自己的不得已。但這種方式,對孩子的傷害真的挺大的。

我有個國中同學, 初三就輟學了,有次看到她 抱著孩子,我問她這是誰家的?她說我自己的孩子,我已經結婚了, 彼時她才剛16歲。后來了解到,她的媽媽脾氣不好, 動不動就會打罵她,考不好,一頓毒罵,家務做不好,一頓暴打。小小年紀的她,受不了這些,就輟學了,接著 跟隔壁村一個老男人結婚了,原因是那個男人對她好,從來不打她,也不罵她。出嫁那天,她笑得很大聲,媽媽躲在一旁哭,她沖著媽媽咧嘴笑,大概是說, 我終于要離開你了!好開心!

媽媽用她的吼叫,逼走了親生女兒,毀了她的一生啊!大聲的吼叫,不僅不能幫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還可能會讓他離你越來越遠,最后逃離你, 這真的是家長想要看到的嗎?

《小歡喜》中的英子,還記得嗎?英子媽就是典型的 吼叫式教育,最后英子以跳河相逼,她真的想去南航嗎? 不是,是想離開媽媽,想要逃離,她受夠了。

善用「過程批評」,讓教育更有效

那麼我們的孩子就不能批評了嗎?當然不是的,如果你想要批評孩子, 掌握好「過程批評」法,它會讓孩子更樂意接受你的批評。

批評孩子做錯事的過程: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 指出 過程中的錯誤然后引導孩子想辦法 去解決,直面孩子行為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比如,孩子在堆樂高,但是總也堆不出他想要的樣子,甚至有些歪歪扭扭。此時你如果跟孩子說: 「你怎麼這麼笨啊!叫你幾次了?這里!這里!還有這里,都要做調整,不然肯定得歪的!」孩子會怎麼想?能按照你說的去做嗎? 吼叫式的語言,不具有任何教育意義,孩子只能聽到,一只蒼蠅「嗡嗡」的在飛。

懂得用 「過程批評」教育孩子的家長,會讓孩子欣然接受你的建議,他會用這類語言說 :「是它在搗亂,你看,就是這塊。你嘗試過其他的方式嗎?」幫孩子指出來問題所在,并且有 引導行為,試試其他方式,能讓孩子 重新燃起斗志,他會越來越懂得,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等待著 被「訓斥」

這種教育方式和塞利格曼所推崇的積極心理學,有本質上的相同。 都是為了讓孩子能「習得樂觀」,從而坦然面對成長中遇到的小「麻煩」。

1) 、父母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不論出于什麼原因,都 不建議父母吼叫式教育孩子,先管理好自己的 情緒,別讓糟糕的情緒影響到你的孩子。當你吼叫時,孩子表面沒有反抗,但內心起伏卻很大,只是因為自己 弱小的個體,不能跟你能量對抗。但那些 積壓在心底,早晚會成為隱患。

吼叫是會上癮的,當你看到孩子瑟瑟發抖,你的潛意識會有一絲快感,感覺自己好像「贏得」了孩子。但其實并不是,他會離你越來越遠,直到心門關閉,再也 不會有任何反抗和言語,面對你只是一副傀儡。

在你生氣的時候,先深呼吸或者數「1、2、3」,平復下心情,或者暫時離開現場,整理下心情再面對孩子。我們生氣有時候可能和自己經歷的事情有關, 孩子犯錯只是一個導火索,并不是全部。等你的情緒平穩一些,再回頭處理孩子的事情,你會發現,一切還沒那麼糟糕,孩子只是犯了錯,并不至于你暴跳如雷。

2) 、允許孩子自己說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只顧自己說,要給他機會讓他去表達。 他能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會更快改正的。比如孩子把水撒了,你可以問他:「 這樣是不是太浪費了?「他也許會說:」 是有些浪費,我下次會注意。「也許他只是覺得好玩,并沒有考慮到要節約用水。

而你把這個意識傳遞給孩子,會讓他在以后都格外留意,并且加深「 節約用水「的印象,這才是 真正的教育到了孩子,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3) 、具體分析,而不是只說結果

我們經常用大人的話來教育孩子,但其實他還不懂得。如果你只是簡單的說,他或許更迷茫了,到底錯在哪了,根本不知道的。

比如 我們說孩子「你不要看電視了!」,不如說:「看太久了,眼睛會疼,以后戴眼鏡怎麼打籃球呢?」他意識到,這個時期和以后打籃球有關,就會更清楚,為什麼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了。

批評或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用 太過高深的詞語,或者 延展過多事情(嘮叨),這樣會讓孩子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也很難一下子接收你所說的全部信息, 反而會更迷茫了。

枕邊育兒寄語: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家長批評教育孩子,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情,方法不得當,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的 心靈,還有你們的 親子關系。如果孩子改正了錯誤,記得要及時表揚,你的肯定會讓孩子有 「不再犯錯」的動力。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