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推薦
装修
日本印象
心靈語錄
影視新聞
娛樂明星
育兒分享
動漫影音
熱點新聞
设计
奇聞趣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常識
健康養生
美食菜譜
創業職場
生活小妙招
明星
健身達人
奇趣
生肖解析
搞笑貼圖
歐洲王室
50%抑郁癥患者是學生:這幾種父母,最容易養出抑郁的孩子
2022/07/24

近期,《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發布,有一組數據令人觸目驚人:

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的30%;50%的抑郁癥患者為在校學生。

青少年抑郁癥患病率已達15~20%,接近于成人。

77%和69%的學生患者在人際關系和家庭關系中易出現抑郁。

63%的學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嚴苛/控制、忽視/缺乏關愛和沖突/家暴。

想必每一位家長看到這組數據,心緒都無法平息,都在問:「為什麼?

明明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為什麼還會抑郁?我們掏心掏肺為了他們,他們為什麼還要抑郁?」

69%的學生患者在家庭關系中易出現抑郁!

我們作為家長,就算再不愿意面對,有個事實卻始終無法逃避:孩子病了,根源在家庭。

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會養出抑郁的孩子呢?

下面3個真實的故事也許會給你啟發:

人人稱贊的孩子,突然就不想上學了!?

全職主婦金子是在2018年發現孩子「不太對勁」的。

一開始,丈夫突然告訴她「孩子不想上學了。」

她的瞬間反應是:沒病沒災怎麼就不上學,不上學難道不等于放棄了人生嗎?將來孩子如何在社會上立足?

她更想不通的是,一直成績突出、表現優異、人人稱贊的好孩子,怎麼會有如此一百八十度的轉彎。

一直以來,金子跟老公的教育理念不同。

老公始終都認為: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不上學也沒什麼,考不上大學也沒關系。

金子特別反對他這樣的想法。

現在這個社會,大學生遍地都是,女兒要是連個大學都不上,怎麼跟別人競爭?如何在社會立足?

她一直都很慶幸:還好老公做生意比較忙,日常都是我來照顧孩子。

孩子也很爭氣,5歲上學,小學國中都成績優異,憑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點高中,怎麼說不上就不上了呢?

后來,她和孩子單獨溝通,質問孩子為什麼選擇休學?

也因此意外了解到,常年脫發、胸悶窒息、顫抖嘔吐已經成了陪伴女兒上學的一部分,孩子之所以選擇休學,其實是想自救。

孩子脫發她知道,她想的辦法就是買防脫洗髮水,找防脫的偏方,從來沒有想到過是心理的問題。

金子去找了學校的心理輔導員,她才得知:孩子是抑郁了,已經有半年了!

金子特別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

平時,她跟老公也不怎麼吵架,老公對女兒也很好,為什麼,為什麼,孩子就出問題了呢?

于是,金子開始了拯救女兒之路:

不甘心,四處求證→希望女兒積極接受治療、早點回學校→女兒病情的反復→焦慮、崩潰...周而復始。

我討厭媽媽,她根本不愛我

瑜姐是個要強的女人。

她年少時家庭條件一般,父母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和面出攤炸油條。

在劃線提檔的年代,瑜姐大學聯考只夠上了一個普通大專,大專三年每天舉著手電筒看書,讀了專升本,又順利讀研,最后到當地最好的高中,成了一名語文老師。

憑一己之力完成個人階層的躍遷,不大不小的奇跡在瑜姐身上出現了。

所以,面對自己的女兒婷婷,她不自覺地就在想,既然把孩子的學習生活安排到位,她理所應當在父母的托舉下,更上一層樓吧?

這樣的觀念融入到生活里,婷婷就不太好過了。

她不需要有自己的愛好,只需要好好學習;她不可以參加朋友聚會,只需要認真刷題;她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背好書里的內容……

但是,女兒婷婷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孩子。

小學時候,在母親的威逼利誘下,婷婷還能勉強聽。到了國中,她開始叛逆了:

不寫作業,不學習,竟然有時候逃課跑出去玩;

后來,婷婷和一個成績挺差的男同學談戀愛,瑜姐知道了,勃然大怒,歇斯底里的吼罵加棍棒逼婷婷立馬分手。

平時,她不停向老師打聽婷婷的動向。

瑜姐總是氣得大嗓門叫嚷:「你每天讀書都在想什麼?你怎麼長這麼個樣子了?」

婷婷也毫不示弱地大喊,「我這個樣子怎麼了?我怎麼了?」

再后來,婷婷拒絕和媽媽交流,她一說話,就摔門進自己臥室,鎖門……

婷婷越來越沉默,也不再是原來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偶然一次,瑜姐發現婷婷胳膊上有自殘的痕跡,她嚇壞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和女兒一起去看了心理醫生,孩子最終確診中度抑郁癥。

瑜姐看到結果,傻了眼:「怎麼會這樣?我為她付出了一切!」

婷婷卻說:「我討厭媽媽,她根本不愛我。」

我是為了獎狀活著

一直以來,珊珊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兒,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一路走來,沿途都是鮮花與掌聲。

從小,她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要聽話!要好好學習,要考一百分,要評三好學生,要考名校。」

從記事的時候開始,她就知道這是她唯一要走的路。

爸媽就是路上的監督員,一直修正她的一言一行,讓她心無旁騖地走下去。

珊珊也有過偏航的時候, 有一段時間,她喜歡看漫畫。有一次小考考砸了,出成績那天,媽媽回來的時候,她正在看漫畫書。

媽媽一把扯掉她手中的書,甩到了地上,然后狠狠地把卷子拍在桌子上,滿眼怒火,沖她吼:「你給我站起來。」

珊珊太害怕了,痛哭著問媽媽:「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媽媽一句話不說,珊珊哭著保證:「媽媽,我一定好好學習,我一定聽話,媽媽你要愛我。」

對于她的學習,媽媽經常會評價一句「這是你的短板」,她聽了就知道:又有一個地方沒有做好,又要努力了。

爸媽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她捧來獎狀的時候,似乎她就是為獎狀而活的。

……

2017年,珊珊以優異的成績保送研究生,前程一片大好。

沒想到的是,珊珊在學業和人際關系上連連受挫,開始失眠、焦慮,到2018年8月,情況越來越嚴重:

她一想到實驗室就會緊張害怕,走到實驗室門口,就會全身發抖,手心出汗、非常害怕,夜里經常哭泣,白天頭暈腦脹,經常不在狀態。

后來,被診斷為重度抑郁。

爸媽不明白:那麼「優秀」的孩子為什麼會讀不下去,厭學情緒的背后原因是什麼?

說起來真的很悲哀,當孩子們出現的狀態不那麼好時,父母的回應大多很扎心:

「我看你就是為自己的懶找借口」

「你根本就不珍惜父母給你創造的一切,再也不管你了」

「別這麼脆弱,多大的事情就讓你受不了了...」

只有「抑郁癥」三個字真實寫在診斷書上,我們才愿意相信孩子是真的病了。

而這些反饋,恰恰撕開了孩子得病的真相:視孩子成績如命的家長,越容易養出抑郁的孩子。

父母就看不到孩子本來的樣子,聽不到孩子真實的需求,只以成績論英雄。

孩子成績好時,他就是「小天使」;孩子成績不好了,他就是「煩人精」。

當家長把愛轉化為對成績的期待,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就是:爸爸媽媽不愛我,愛成績。

一項網絡調查顯示, 「影響兒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父母期望值過高和周圍壓力大。

有時候,我們毫不掩飾對「優秀孩子「的渴望,但可曾想過:我們對孩子的期望,有可能會成為他最沉重的壓力?

父母過高的期望,并不能成為孩子的前行動力,還有可能適得其反,成為孩子的「心理重負」。

很多時候,孩子的焦慮和抑郁,問題就在家長身上。我們往往從自己出發,關注我們能給孩子什麼,而不注重孩子想要什麼。

親愛的父母們,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請不要因為社會的偏見和我們自己的意圖都改造孩子。

Ta明明是蘋果,你認為西瓜個頭更大,口感更好,更解渴,于是非要把Ta培養成西瓜;

Ta可能只是一株雛菊,可是你喜歡牡丹,艷壓群芳,硬是希望Ta變成你喜歡的牡丹;

Ta也許是一條魚,可你希望他成為一只鷹……

你是否真的思索過:

你到底要孩子為你眼中的成功而努力,還是讓孩子呈現他本來的素質和天分,是一只鷹就讓Ta飛上天空,是一朵玫瑰就讓Ta盡情綻放,成為最好的自己。

客觀來說,為人父母并沒有任何可以掌控生命的特權。

恰恰相反,正是為人父母,我們才需要時時刻刻地「克制」。

克制把自己的思想、要求強行灌輸給孩子;克制把情緒當作無形的暴力傾泄給孩子。

我們與孩子,不僅血脈相通,同時靈魂相連。相比于有車有房,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才是我們給TA們這一生最重要的禮物。

每個生命都有 Ta獨特的紋理和屬于 Ta的旅程。

沒有哪一個生命比另一個生命更值得稱贊。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唯一,Ta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Ta,不比任何人少什麼。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完完全全接納孩子擁有的一切,讓Ta成為最好的自己,不管 Ta在什麼季節開放,我們都欣然欣賞。

精選推薦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吳京兒子叫「吳所謂」,看到趙麗穎兒子名字后,網友:在下輸了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