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李松蔚,接待過這樣一位訪客。
女孩小陳(化名),向他求助:「要怎麼做,才能逃離母親的魔爪?」
小陳自小父母離異,被母親一手帶大,從她記事起,聽得最多的話,就是:
「媽媽只有你了,咱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一直以來,她凡事都按母親的意思來,稍有不慎,就被責罵。
為了不讓母親失望,小陳刻苦讀書,名校畢業后也有份不錯的工作。
可當她看著母親人前人后地夸贊她,又覺得自己不過是件精心雕刻的藝術品。
母親希望她更優秀,可小陳早已扛不住這滿滿的期許。
為了擺脫高壓的日子,小陳在李松蔚建議下,暫時搬出了家。
獨居后,雖然少了母親的照顧,但她卻覺得自在極了。
微博超話#養孩子什麼最重要#中,有不少網友也有類似經歷。
大家紛紛吐槽:父母眼里,你的心情、價值、尊嚴都不重要,他們最在意的是考試考多少分,上班賺多少錢。
作為母親,我也時常思考這個問題,對孩子而言,到底什麼才算重要。
直到我看了頂級育兒專家沙法麗•薩巴瑞的《家庭的覺醒》,才恍然大悟。
沙法麗說,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我被看見」、「我有價值」、「我很重要」。
承認孩子的自主性,肯定孩子的價值,去愛孩子本身,才是家長最該做的事。
「我被看見」:把人生主權還給孩子
作家畢淑敏曾說:孩子的成長,首先是從父母身上確認自己的存在。
孩子不是父母人生的副本,更不是父母手中的提線木偶。
他應該有自己的人生體驗,哪怕這個體驗是經歷坎坷,遭受質疑,繞點遠路。
可生活中,我們總是出于各種原因去替孩子作主。
怕孩子受欺負,一見他碰上麻煩,便沖上前幫忙解決;
早晚盯著讀書寫作業,結果孩子完全喪失了求知的欲望;
擔心孩子找不到好工作,便強行把自己的人生規劃安在孩子身上;
我們一邊抱怨孩子長不大,一邊又恨不能當他一輩子的保護傘。
武志紅老師,曾深度分析過「巨嬰」現象。
他發現,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并非孩子本性脆弱,而是父母的過度干涉。
武志紅說:一個人的脆弱,很少是被寵出來的,大多是幼時被情感忽視造成的。
看到這里,你或許會問:我們正是因為太重視才關心則亂,怎麼能是忽視呢?
這里所說的忽視,指的是父母沒有看見孩子是個完整又獨立的個體。
養育孩子,最關鍵一點,是培養起孩子的「自我意識」。
遇到困難,要自己想辦法;關于未來,自己得有打算;追求理想,要有自己的規劃。
看過一個「啟發式教育」的案例。
15歲的杰克,酷愛打高爾夫球,并夢想將來成為一名職業賽手。
一次,他和爸爸去找教練練球,杰克和教練就使用哪根球桿起了爭執。
見二人爭論不休,爸爸忽然問杰克:「這是誰的比賽。」
杰克說:「當然是我的比賽。」
爸爸又說:「既然是你的比賽,你可以聽自己的。」
杰克一看爸爸站在自己這邊,得意地拿起球桿進入賽場。
可結果呢,他因球桿不好用,很快輸掉了比賽。
下場后,杰克反思,知道是自己經驗不足,判斷有誤。
意識到這點,他馬上去找教練請教了一番,弄懂了很多專業知識。
如果你是杰克的爸爸,會怎麼做?
想必不少人會急著替孩子做決定:聽教練的,別自作主張。
可那樣一來,孩子首先失去了做決定的勇氣,其次錯過了一次挫折教育,最重要的是,他喪失了一種體驗。
想起媒體人@劉娜的一句話:
「孩子的使命,是走出父母的城堡,在親歷風雨中,在實戰教訓中,在失敗試錯中,在自立自信中,成為健碩的大人,構建自己的王國。」
看見孩子,把主權還回去,才能養育出一個人格完整的人。
「我有價值」:別吝嗇你的贊賞
豆瓣小組「社恐集中營」里,網友@小田,談起過自己的經歷。
他坦言自己膽小懦弱,最怕別人生氣,從不敢為自己爭取什麼。
而這一切,全源自幼時父母的打擊否定。
讀國中時,他本想學門樂器緩解壓力,可剛和父母一提,就被父親斥責「不務正業」;
好歹熬到大學,他想學服裝設計,可母親又說:「男孩子學這個,簡直是沒出息。」
等到找工作幾次被拒后,爸媽又跳出來火上澆油:「你自己根本不行,還不如托關系找人。」
從小到大,他聽不到父母的一句肯定,也漸漸認定自己沒有價值。
評論區里,不少人安慰他,但更多人在訴說自己的不幸。
「我想穿漂亮裙子,母親說我招蜂引蝶,不知羞恥;」
「我考試發揮失常,爸媽說我根本不是學習的料;」
「我跟著視訊學做菜,媽媽說我笨手笨腳」;
原來,竟有這麼多人,常年生活在父母的指責中。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曾說:
「來自父母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子女的心頭。」
很多時候,人能扛住任何一種失敗,卻受不了來自父母的打壓。
你的一句「很差勁」,在你看來是激勵,可在孩子那里,卻是在他心里埋下一顆有毒的種子。
這顆種子,隨著他的成長生根發芽,早晚有一天,長成荊棘,布滿心田。
心理學上,有個「冒牌貨效應」。
意思是,人們總覺得像個冒牌貨,不配得到幸福。
比如一個人,已經是很成功了,但他還是覺得自己很差勁,所有的成就不過是僥幸。
而這種「不配」的錯覺,恰恰來自成長過程的打擊。
《正面管教》一書說: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看見孩子的價值,別吝嗇你的肯定。
我們要做孩子溫和的領路人,而不是拿著鞭子,用貶低和斥責抽打孩子稚嫩的心。
渴望贊美是人的天性,孩子只能被喚醒,不能被罵醒。
少一點挑剔,多一點鼓勵,孩子才能自信自強,自立自愛。
「我很重要」:我們最該愛的,是孩子本身
教育學上,有個「過火之災」的說法。
意思是,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太過火」:
過于害羞、過于早熟、過于沖動、過于散漫、過于不上進……
那我們是如何做出這些判定的呢?
是在一次次與 「理想小孩」的比較中,是一次次用你的完美標準審視后。
聽聞同事孩子考了班級前三,一想自己孩子還在中游晃蕩,覺得孩子「過于差勁」;
見別的孩子鋼琴十級,再看看自己孩子啥也不會,覺得孩子「過于平庸」;
自己是985碩士,可孩子連個本科也沒考上,覺得孩子「過于失敗」。
我們眼睛盯著孩子的外在表現,心里想著他應有的成功,卻忽視了孩子本身。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可眼下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又有多少父母扭曲了這份「愛」。
沙法麗•薩巴瑞,講過一個12歲女孩的故事。
女孩斯凱拉,被診斷出患有輕度抑郁癥。
母親帶她前來就診,可不管沙法麗怎麼詢問,斯凱拉就是低頭不語。
幾天后的一個深夜,沙法麗忽然接到了斯凱拉的電話。
不等沙法麗開口,斯凱拉便放聲痛哭:
「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我明明已經進步了,可媽媽還是不滿意。在她心里,成績遠比我重要,我活著,難道就是為了給她考第一名嗎?」
沙法麗趕忙安慰她,試圖讓女孩相信,媽媽是愛她的。
只可惜,無論怎麼勸,斯凱拉還是說對母親失望透頂。
這個案例,令沙法麗難以釋懷,她痛心疾首地說:
「父母的許多愛,其實是愛自己,只是偽裝起來成了愛孩子。」
看重成績而無視孩子的辛苦,只想讓孩子爭光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的夢想強壓給孩子而不管他喜不喜歡……
孩子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啊,他不應被父母用以證明自己,更不應替父母去實現大人們的愿望。
比起成績、才藝、外界的贊美、社會上的地位,孩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感受孩子的心情,懂得他的追求,體諒他的辛苦,明白他的心意……哪一樣,都比關注成績更有意義。
我們要愛的,是孩子這個具體的人,而非他為我們帶來的榮耀。
知乎上有人問:什麼才算真正的愛?
有個回答令我分外感動:
「愛,是一種全面地看見、接受并尊重他人的能力;
愛,是走出自我,對別人的換位體諒;
愛,是不設條件,不加比較的自然流露。」
我們很多人,在成為父母之前,都有一個浪漫的想象。
覺得只要自己有愛,就足夠了。
殊不知,真正地愛孩子,需要我們理性地察覺和大量練習,需要時常反思并不斷更正。
看見孩子,你要學會把孩子從自我中分離;
肯定孩子,你要善于觀察,體察孩子的心理;
尊重孩子,你要放下攀比的世俗心,提升對人本身的關懷。
我相信,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別讓這份愛成為枷鎖。
去抱抱自己的小孩,告訴他:你很好,你要做你自己,我永遠愛你。
與父母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