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暴露著他們真實的「情商」(再忙也要看一看)
2022/12/25

前些天,發了一條陪孩子的朋友圈,引來微信里一位媽媽大吐苦水。

她說,把女兒辛苦養大,現在卻經常遭到「嫌棄」:

每次想靠近,女兒都會想辦法避開;跟她說話,要麼假裝沒聽見,要麼換來「哦」、「嗯」的回應;多說幾句,還大發脾氣——「哎呀!你別說啦!」

這位媽媽非常挫敗:

「都14歲了,又不是3、4歲的孩子,動不動對長輩大呼小叫,一點不尊重;跟她溝通,完全聽不進去……」

「怎麼別人家孩子跟父母那麼親密,我們家卻像養了個「仇人」?這是「生性冷漠」,還是「情商低」呀?」

聽了她的描述,我很好奇他們平時和女兒的相處方式。仔細詢問,才發現:

這家子都是大嗓門,吼孩子是很平常的事。她認為:

「做錯了,不可能不教育。」

「平時不說,長大了,孩子還反過來怪你沒教。」

也經常用「打擊式教育」。比如,很少夸孩子,「本就驕傲,夸了還不上天?」;對孩子很嚴厲,「要‘敲打’起,以后進社會,才不遭人說。」

我問,那家人之間會表達愛意嗎?她發了個直擺頭的表情,「沒有,說不出口。」想了一會兒又補充道,「這還用說嗎?哪個父母不愛孩子!」

我能明白她的心意,但卻隱隱感到一陣心酸。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說: 「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在這個情緒學校里,家長說什麼、做什麼,都會影響孩子,孩子也是通過父母的言行舉止,來學習如何處理情緒、如何與人相處。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如果也用「低情商」的教育方式,損傷的將是孩子的情商和社會性。

「低情商」式教育,正在悄悄摧毀孩子……

「情商」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沙洛維和梅耶提出,他們認為,其核心能力是:認知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和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有研究顯示,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后天環境影響。

從小被挖苦的孩子,缺少共情能力。

鄰居有位媽媽,對孩子要求很高。有次我們一群人在樓下聊天,孩子興沖沖地回來,說這次數學可能考了滿分。這本是一件開心的事,媽媽卻冷冷地回了句,「你都考滿分,那恐怕你班這次個個都滿分。」

孩子臉上的笑容戛然而止,背過的身影滿是委屈,她才意識到自己的話有問題。

后來,她感慨,其實不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而是自己小時候,做不來題會被說「豬腦子」;考好了,也會被說「不過是下的笨功夫而已」……這些反應,就像機械記憶。

直到現在,這些曾經傷害過她的話,還會從她口中脫口而出。很難停下來,先去關注別人的感受和情緒。

經常被打罵的孩子,管理不好情緒。

微信里向我吐槽的這位媽媽也是,她說女兒經常對家人大吼大叫,可究其原因,大吼大叫一直是他家的「交流方式」。

生物學有個解釋: 孩子成長中,如果受到肢體、語言、情緒等「虐待」,會導致壓力過度。這時,大腦會產生皮質醇等化學物質,使他對威脅更加敏感,并隨時準備應對。

父母管理不好情緒,孩子也會采取「情緒化」的應對模式。說白了,不過是大人行為方式的復制。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如果從未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在以后生活中,他們也很難去理解和尊重別人。

總是被否定的孩子,不會自我激勵。

很多父母認為,打擊、否定孩子,是激勵孩子的一種方式。他們常常對別人的孩子客客氣氣、贊不絕口;轉向自己孩子,就十分苛刻,沒什麼好話。

孩子不開心,還認為孩子小氣,沒有抗挫折能力。

心理學家克勞德·斯蒂爾說,被否定多了,會帶來焦慮;過多的焦慮,讓孩子很難有良好表現,甚至自我懷疑。

紀錄片《人生七年》中的小孩尼爾,從小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卻經常因犯一些小錯受到責備。 后來他變得敏感、自卑,甚至頹廢,成了一個有精神疾病的流浪漢……

跟父母不親的孩子,缺乏交往能力。

孩子的社會性,從出生起就開始了。父母養育、陪伴孩子的整個過程,都在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如果父母羞于對孩子表達愛,很少跟孩子親近,孩子的交往能力,也會受到影響。長大很可能害羞、沖動,渴望愛,卻又不懂愛。

這樣的孩子,在親密關系中很吃虧,需要很努力,才能突破自己。

所以,很多父母會疑惑,怎麼一到青春期,原本「聽話」、「懂事」的孩子,就開始態度「惡劣」,排斥自己?

其實,不過是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傷口,積累的「怨氣」,在自我意識覺醒后,開始隱隱作痛,想要尋求出口而已。

父母覺得孩子的行為、態度有問題,孩子可能也正在忍受,父母不當的對待方式。

他們直到長大成人,都受困于「情緒」和「交往」問題,甚至討厭自己,為何身上總擺脫不掉父母的影子……

「我就這脾氣」,是教育不好孩子的真正原因

父母們可能也很委屈,「我們那時候,家長哪管什麼教育?不比現在的我們‘粗暴’得多?」

我們身上,不也是上一輩的影子……

幾十年都過來了, 「我這個人就這脾氣」,還能怎麼辦?

這其實是我們經常走入的一個教育困境:

父母先給自己貼上 「低情商」的標簽,然后就「理所應當」地認為,傷害孩子也沒辦法,我這人天生就性格差。

可這種默認「情商」無法改變的想法,跟孩子說自己「成績差,是天生笨」,不是一個道理嗎?

我們不允許孩子「擺爛」,自己卻在「畫地為牢」。

我小時候很怕走親戚,因為每次到別人家,從進門開始,就會被數落,「你喊人啊」,「快,打招呼」,「這麼大了,叫人都不會,一點都沒禮貌」……

事實上,我爸媽都是特別內向的人,他們很少招呼人,也從沒教過我該怎麼招呼;被他們一「提醒」,別人的目光全在我身上,我更尷尬,更喊不出口。

當然,接下來,他們的聊天話題就有了:「這娃兒就是嘴笨,隨我。」「太內向了,跟我一樣,沒出息。」「哪里像你們家娃兒……」

父母倒是在「自嘲」中緩解了尷尬,孩子卻在一旁受傷得抬不起頭來。

長大了,因為想要改變,我逐漸擺脫了那個連「招呼都不會打」的自己,也不會再強迫孩子打招呼;

可是爸媽,幾十年過去了,因為堅信「我就是這性格」、「這輩子就這樣了」,仍躲在自嘲「內向」來緩解尷尬的殼里。

心理學有個詞叫「代際傳承」 ,說的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帶有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這種創傷,會一代代延續。

但事實上,「代際傳承」不是必然,也可以停止。

總是困步不行,才是我們教育不好孩子的真正原因。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沒有完全無創傷的人。

原生家庭問題,值得每個人面對和思考,卻不值得一代代人,都重復同樣的問題。

作為養育者,我們能做的,是從自身開始,切斷傳承,讓傷害停止。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更應從父母自身做起

美國投資家查理·芒格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 逆向思維理論。告訴我們,要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比如,在研究如何獲得幸福人生時,他從「如何生活才能讓人生變得痛苦」入手,把引起痛苦的人生因素都找出來,再讓人們避開這些因素,去獲得幸福人生。

他甚至說,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里,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那怎樣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我也更推薦大家用這種思維模型:

不是努力去糾正孩子的不當言行,也不是看很多提升情商類的工具書,對孩子的說話技巧、交往技巧進行訓練……而是去了解造成孩子「低情商」 的原因,然后盡量規避這些因素。

現在,我們知道,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才是導致孩子「情商低」的真正原因,那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就應該從自身出發,去改變這些不恰當的對待方式:

1、千萬別有意無意輕視孩子感受

孩子從出生起,最信任、最依賴的人就是家長,他們很想從父母身上獲得認同感。

家長總用威脅、忽視、譏諷、貶低、體罰等方式對待孩子,影響的,不但是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還有他們的自我認同。

有時,在家長眼里的「多大點事」,在孩子看來,也會是壓垮人的「大象」,家長千萬別不把他們的感受當回事。

2、千萬別讓糟糕的家庭關系困擾孩子

家庭中的敵對、輕蔑,會時刻挑動孩子的敏感神經,讓通常處于「紐帶」位置的他,左右為難,痛苦不堪。

千萬別一面愛著孩子,一面又在孩子面前爭吵,或者說他愛的人的不是。不但夫妻關系如此,婆媳關系也一樣。

對媽媽好,奶奶不滿;對奶奶好,媽媽傷心……在這樣的長期拉扯下長大,孩子不但學不會良好的交往方式,還會對人際關系感到疲憊,和誰都不親。

3、千萬別認為自己該掌控一切

孩子小時候,我們掌控了他的全部資源,也接受著他的仰慕崇拜,父母享受這樣的感覺,但卻千萬別貪戀這樣的「權力」。

有文章分析稱,「原生家庭傷害」最核心是父母的自我中心主義。我們千萬別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延伸或附屬品。

滲透進孩子的生活,恨不得在每一個細節上控制孩子,毀的不是親子關系,就是孩子的獨立性。

4、千萬別總讓孩子,來原諒我們

有句話是,「你越罵孩子,孩子越想要抱你。」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白天才罵完,晚上,他又笑嘻嘻地跑來找你。

我們習慣了總是被「原諒」,就更加肆無忌憚地傷害孩子。

可那是小時候,那是傷害還不多。等真的到了青春期,等你真的傷透了孩子,他還會來找你嗎?不,他會遠離……

父母也是人,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但這不是做錯了還不道歉的理由,千萬別只等著孩子來原諒自己。

真正能走近孩子的父母,都懂得反思,懂得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

5、千萬別「永遠都不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不因為成為父母而結束。

養育孩子,是我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的又一次機會。抓住這次與童年握手言和的契機,才是每個父母自我療愈的開始。

《什麼是教育》一書中說:「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不想讓孩子靈魂干癟,父母得先讓自己豐滿。

我們可以成長得很慢,但千萬別「永遠不成長」!比起「訓練」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得先成為一個「情商高」的人。

沒有哪個父母天生完美,也沒有哪個父母一定能掌握先進的育兒方法。

但教育公平的地方在于:決定孩子能否成才的,不是你一定要做什麼,而是你千萬別做什麼!

希望每個父母都對「千萬別做」有一些認知,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爭取不拖后腿!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黑人買網軍沒付錢?「臉書遭反攻洗版」網見1句話笑出來:實錘了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