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源自哪里?并非是從出生就有的,而是受到后天環境的影響。父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換句話說,如果你覺得自己家孩子自卑、膽怯,那大多是你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孩子的自信心,一部分來源于完成事情之后所獲得的成就感,還有一部分則是父母的鼓勵。你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就可能成為孩子在黑暗時內心涌起的力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多多鼓勵和肯定孩子,幫助他建立起自信。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鼓勵孩子,那就要記好下面這些有「魔力」的話,讓孩子聽到之后信心倍增:
一、「我相信你能做好」
在面對陌生的挑戰時,因為未知,孩子難免會怯場,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告訴他「媽媽相信你能做好」,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充滿迎接挑戰的勇氣。
二、「你很細心,這一點非常棒」
在表揚孩子時,家長切忌籠統的夸贊他「你真棒」,這種夸獎太敷衍,并且也不能讓孩子明白他到底哪里做的棒。夸獎一定要夸具體,并且要著重夸獎過程,比如夸孩子努力、細心等等,這樣孩子就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就算失敗了也知道自己依然是有優點的。
三、「你有什麼想法呢」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也是家長不斷放手的過程,切忌對孩子事事包辦,那樣做會影響孩子獨立性,讓他對父母嚴重依賴,不敢獨自面對生活。多讓孩子動手去做,多詢問孩子的意見,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累積出自信。
四、「爸爸媽媽愛你,我們一直在你身邊」
孩子的自信心來源于他的「底氣」,而構成他底氣的重要部分就是父母的愛。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內心會充滿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就是他的翅膀,讓他敢于做夢、敢于飛翔。在父母給予孩子的物品中,愛永遠是最珍貴的那一個。不要吝嗇表達你對孩子的愛,就算羞于說「我愛你」,也可以靠擁抱去表達。
五、「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歡你,這很正常」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開始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如果感覺到有人不喜歡自己,他就會很苦惱。此時家長就要告訴孩子,不是所有人都要喜歡你,他們不喜歡你并不能說明你不優秀。讓孩子不必過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做好自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