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最難的是什麼?
答案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每天回到家,就把自己鎖屋里,問他什麼也不說;
脾氣臭,一言不合就炸,半點說不得;
不讓他做什麼就偏做什麼,就愛和父母對著干。
我的兒子就是這樣,有一次,他又在外面玩到晚上7點才回家,我故意沒留他的飯菜,本想著好好教育一下他。
沒想到,他竟然絲毫不認錯,還賭氣說不用吃飯更好,當著我的面就吃起了零食。
我有些生氣地告訴他:「以后再不按時回家吃飯,不僅沒有飯菜,零食也不會有!」
他一臉無所謂:「那就餓死我好啦!」
我氣急,這哪里是兒子,分明是祖宗!
我沒忍住吼了他一頓:「那你干脆不要回來了!」
結果,兒子蹭的一下就站起來,徑直地走了出去,把門甩得砰砰響。
我愣在原地,又委屈又難過,我不知道,我明明都是為了他好,為什麼他卻絲毫不領情。
我不明白,懂事又聽話的兒子,如今為何變得如此叛逆難管。
這半年,我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也看了很多專家課,這才找到癥結所在:孩子的很多問題,反映的其實是家長的錯誤教育。
要想幫助孩子安然度過危險的「青春期」,父母們一定要知道下面這四個黃金法則。
魚缸法則:孩子在成長,家長卻沒有跟上
《朗讀者》節目里,作家麥家分享過自己和兒子的一件事。
兒子初二的時候,突然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三年,再也不愿去學校。
上千個日子里,兒子每天就打游戲、上網,除了吃飯、上廁所,絕不出門。
麥家想嘗試溝通,但兒子根本不理他,父子倆的沖突次數持續上升。
如果麥家試圖打開他的房門,他還會離家出走。
麥家不懂,為什麼兒子突然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不是突然變得叛逆、難管的,而是他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但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魚缸法則」。
講的是:三寸長的熱帶金魚,養在魚缸里,無論養多久、喂多少魚食,個頭始終不見長。
直到有一天,魚缸破了,人們將魚換進大水池中后,驚訝地發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魚就從三寸長到了一尺。
父母其實就是這個魚缸,孩子是魚,魚需要大一點的魚缸,才能成長,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更多的空間發展自我。
但是,很多父母沒有察覺到,依然用固有的思維去養育孩子,所以孩子便會出現頂嘴、質疑、對抗等一系列問題行為,來「提醒」
父母要做出改變了。所以,孩子看似叛逆,實則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空間,實現自我成長。
父母若是急于把這些情況當成叛逆去壓制,結果反而會讓沖突升級,親子間變得針尖對麥芒。
聽過一句話:青春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后的機會。我們所做出的每一次改變,都有可能改變孩子的未來。
當你覺得孩子難管時,不妨從改變自己開始,不要去過多管控、過度施壓,而是要先把環境變成一個魚塘,甚至一片海洋,然后慢慢等待,陪伴他成人。
自己人效應:成為孩子的「自己人」,對話效果事半功倍
很多父母深有體會,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只能軟著說,不能硬著來。
父母越是強硬,孩子越是排斥。
心理學教授賀嶺峰說:「家長要想多了解孩子,就得多暴露自己,家長暴露自己越多,孩子暴露自己也會越多。」
青春期孩子需要的,從來不是說教、指責,而是一個始終跟自己站在一起的隊友。
高級家庭指導師劉稱蓮分享過一個朋友的故事。
她的一位朋友偶然間發現兒子的褲子里,藏有很多傳情達意的「小情書」 。
朋友當時很震驚,不想兒子因為早戀耽誤學習。
斟酌再三,他卻沒有揭穿兒子。而是選了一個父子倆都很放松的時間,跟兒子分享了自己早戀的經歷。
他說自己小時候就喜歡上一個女孩,但一直把感情偷偷放在心里。
因為那時候覺得沒有自己能力,直到他考上好大學,對未來有了規劃,可以對女孩負責任了,才開始和女孩談戀愛,并結婚生子。
自始至終,關于兒子褲兜里的情書,爸爸沒有提一個字,但兒子卻把他的話聽進了心里。後來,那些情書再也沒有出現過。
這種溝通方式,在心理學上叫做「自己人效應」:
家長多跟孩子聊聊學習以外的事情,比如他的朋友、喜好,以及當天的新聞,或者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歷,這樣做,更容易獲得孩子的信任和認同。
和青春期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經歷,就是成為孩子的「自己人」的最好方式。
孩子感覺到了父母的信任和理解,自然會收起身上的刺。
這時,再來溝通、交流,孩子就不會再抵觸。
父母的話,他不僅能聽進耳里,也能裝進心里。
二十碼法則:孩子需要邊界,適當的遠離才不會沖突頻發
美國有一條著名的教育法則,二十碼法則。
其中,「二十碼」是一種象征,代表著父母和孩子間應當保持一定的距離,保護孩子的隱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很多青春期孩子和父母關系的惡化,就是從父母的越界開始的。
《大考》里吳家俊的媽媽,就是一個不懂分寸,沒有邊界感的媽媽。
吳家俊喜歡動漫,媽媽卻直接毀掉他辛苦花了幾個月的參賽作品。
為了更好地督促他學習,媽媽還強行把他的房間門鎖撬掉。
不可避免的,母子間戰爭頻頻爆發。
有一次,吳家俊更是聲嘶力竭地對媽媽怒喊:「以后我考得遠遠的,再也不要看到你,我要離開這個家。」
好在最后,媽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放權,不再干涉,讓他為自己的人生做主選擇。
母子關系這才得以破冰和解。
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一定要懂得保持適度的邊界感。
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擁有高度自主權。
比如在物理上,他認為房間是自己的領地,不能被侵入;
在精神上,他覺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東西要自己管理,不要被干涉。
父母若無視孩子的需求,一味侵占孩子的領地,孩子必然奮起反抗。
所以,父母要放下權威者的心態,尊重孩子的獨立和自主,和孩子建立起邊界感,才能贏得孩子已經進化的心。
霍桑效應:看見孩子的內心,才能改變孩子
《解碼青春期》的作者喬西·西普曾經是一個很令人頭痛的孩子。
作為一個孤兒,他會被送往合適他的家庭,但每到一個新的寄養家庭里,他都會各種搗亂,做壞事惹怒家長。然后暗中計算,多少天就會被趕走。
直到有一次,他因無證醉酒駕駛被捕,當時的父親說了一句影響他一生的話:「你視自己是一個麻煩,但我們視你為一個機會。」
這個父親,不管他怎樣惡作劇、捅窟窿,都包容他、接納他、理解他。
感動之余,他開始悔過上進,最后他成為了著名的青春期方面的研究專家。
這正對應了心理學上的霍桑效應:「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就會刻意改變一些行為和言語表達的效應。」
也就是說,當一個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看見、被關注、被重視,他才能產生良好的感受,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導。
青春期的孩子,看似像一只刺猬,張牙舞爪,但其實他比我們想象的要脆弱。
叛逆的背后,其實是渴望被看見、被關注。
就像喬西·西普總結的:
「在青春期,身體和心靈的突變就像一場劇烈的風暴。
每一個看上去叛逆、難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強有力地支持。」
所以,面對青春期孩子的一次次試探、攻擊,我們要做的不是拼命壓制,讓他服從管理。
而是要透過行為,看見孩子的內心,讓他感受到愛和溫暖,讓他知道:無論你有多糟糕,我依然愛你。
感受和情緒被接納的孩子,才能從青春期的「陣痛」中盡快走出來。
聽過一段話:
「青春期就是一種危險,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
我們作為長輩,只有一種選擇,幫助他變成一朵花,抹平尖銳的地方。幫助他度過最搖擺不定、定時炸彈的這樣一個階段。」
青春期,是一道坎,也是一場考驗,邁過去就是蛻變。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希望父母可以調整心態、改變認知、適當沉默、耐心守候。
給他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多一點看見,陪伴他平穩度過人生中的重要時期。
愿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最終破繭成蝶,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