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不找設計師,可以說是一種十分普遍的情況。雖說自己設計,「翻車」的情況時有發生,但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畢竟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而設計師對于我們來說,只是一個輔助的關系。
像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屋主就沒有找過設計師。雖說整個裝修過程中,都是靠屋主自己「瞎琢磨」的,但從完工后的表現來看,卻看不到一絲的浪費。同時,溫暖、愜意的空間氛圍,也真的是一秒就能給人治愈。
本案坐標昆明,套內面積100㎡,三室兩廳兩衛的格局,屋主一家三口。由于這是一套二手房,屋主對家里的定位,就是以簡單、實用為主。再加上屋主有著對生活的熱愛,所以就沒打算找設計師了。具體通過下面的實景,再來慢慢分析。
玄關柜設計在了入戶門左側,雖說結構很簡單,但細節處理卻很到位。比如上柜做無拉手處理,下柜安裝上鈕扣拉手。既在生活使用中做到了方便,也在視覺上做到了干凈。再比如柜體中間鏤空位置,除了方便了進門小物品的擺放,暗藏上2500K色溫的燈光后,也為空間點綴出了一抹溫度。
雖說新家是以簡約定位的,但該有的生活儀式感,卻是不能少的。比如一組香水擺臺,就立馬襯托出了精致的格調。
換鞋凳設計在了玄關柜斜對面,讓生活使用更加舒適,并且還兼具了一定的收納能力。
玄柜內部結構展示,其實不管是上柜,還是下柜,都是比較常規的做法。但有一點卻很值得我們來學習,就是極致的整理方式,既讓柜體空間得到了充分利用,也呼應出了屋主對生活的自律。
玄關對面就是廚房,由于將原有的生活陽臺納進來了,所以在空間布局這塊,就增加了一張折疊式的餐桌。這樣一來,既讓空間面積得到了合理利用,也滿足了日常的用餐需求。同時,該餐桌還可以作為操作臺、收納臺來使用,非常方便。
放棄U形的櫥柜布局,并在L形布局的基礎上,在側面增加一組1.2米寬的置物架。雖說在視覺表現上,沒有傳統的U形櫥柜布局看起來那麼利落。但若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卻是十分實用的,并且還實現了人性化的動線。
由于廚房里有了一張餐桌了,所以該餐廳主要是以多功能性定位的。比如喝茶、辦公、閱讀等等,從而讓空間實現交互式屬性。而側面的一組儲物柜,也兼具到了藏與露,滿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
餐廳墻面增加隔層,不僅僅是為了收納,也帶來了很不錯的裝飾效果。而在客餐廳一體化的情況下,在兩塊空間之間增加一組成品裝飾柜,也讓空間有了自然劃分的作用。
客廳在硬裝這塊,延續了簡約的基調。不過也正因為這樣,當家具軟裝搭配上之后,不僅讓空間做到了飽滿有層次,還營造出了溫暖、治愈的氛圍感。同時,舍棄茶幾,以及取消陽臺移門這個處理,也間接性起到了拓展空間面積的作用。
原木飾面的轉角沙發,低飽和度色彩的地毯,簡約卻不很舒適。墻面安裝上三幅原木框裝飾畫,也與沙發做到了統一、呼應。
電視背景墻同樣沒有做過多的處理,呼應了簡約的空間主題。不過精致的全身鏡,以及綠植的增加,卻也在視覺上營造出了小資般的生活情調。
南陽臺基本上是以休閑區定位的,中間配置休閑桌椅,側面配置懶人沙發,不管是用來放空、閱讀、還是與家人聊天,都十分的愜意、慵懶。同時,白色的紗簾,也起到了柔化空間氛圍的作用。
主臥與外面一樣,同樣是以原木家具為主的。這樣就算硬裝很簡單,也能營造出溫暖、治愈的空間感。當然,這也是原木家具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床頭兩邊,分別配置床頭柜、梳妝臺,也再次體現出了實用。
當側面的飄窗臺拆掉之后,則放棄了常規的儲物柜設計,并增加了一個地臺。這樣既可以充分引入采光,也能起到拓展空間的作用,從而讓視覺更加通透。
衣柜則以轉角的方式,設計在了床尾處,滿足了日常的收納需求。同時,柜體側面采用開放式隔層設計,也算是一種比較經典的做法了。
次臥同樣沒做過多的處理,一張雙人床,一張大衣柜,簡單卻很實用。而大量低飽和度色彩的運用,也再次營造出了治愈的氛圍感。
兒童房的家具全部以靈活性為主,這樣后期在調整時會特別方便。
整個案例看下來,雖說沒有什麼設計感,但在空間利用率,以及色彩搭配上,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大量原木家具運用,更是將治愈的氛圍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