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而言,最美的風景是孩子臉上的笑容,最大的心愿是孩子感到幸福。
父母拼命工作,希翼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卻發現無論是玩具,還是美食,帶給孩子的快樂都很短暫,不由感慨孩子不懂珍惜。
其實,孩子要的幸福很簡單,就藏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中。
新年伊始,6件簡單卻能讓孩子幸福感爆棚的事情,父母趕緊做起來吧。
01. 和孩子一起吃晚飯
作家林宛音寫道:「一家人彼此相愛,最期待的就是夜幕降臨,昏黃燈下,彼此就著熱騰騰的飯菜,吞咽盡一天的辛苦奔波。」
一桌精心準備的飯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當天的經歷,聊著家長里短,這會構成未來孩子關于家的溫馨回憶,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平凡生活中蘊藏的幸福。
但是,很多家庭已經沒了這份煙火氣。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早出晚歸,有些父母懶于做飯,點外賣或者直接去飯店吃,有些父母則在吃飯時玩手機或看電視,彼此毫無交流……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將每晚和家人共進晚餐定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家庭時間,因為深知這對孩子的幸福非常關鍵。
所以,從現在開始,把看手機的時間縮短一些,陪孩子好好吃頓飯,聊聊天,幸福其實就這麼簡單。
02. 陪孩子玩游戲
父母往往覺得孩子的游戲幼稚無聊,浪費時間,他們或塞給孩子手機或游戲機,或給孩子報興趣班。
但是,親子游戲對孩子的成長,卻是至關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游戲力》中指出:通過游戲,父母和孩子在互動中建立心理聯結,這種聯結會加深親子依戀。
簡單的枕頭大戰,槍戰游戲,過家家……有肢體接觸,有歡聲笑語,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拉近了,孩子也能感受到滿滿的愛和幸福感。
03. 陪孩子一起運動
有一個朋友,每周不管多忙,都會抽出三個晚上陪孩子去公園跑步,已經堅持了整整兩年。孩子的身體更強壯了,原本緊張的親子關系也和諧了。
運動對孩子的好處非常大,有氧運動對于改善人類學習、記憶和更高的認知能力有很大幫助。
很多父母也明白運動的重要,給孩子報各種運動類培訓班。但是,運動最美好的打開方式,一定是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去體驗和感受。
通過運動陪伴孩子,讓彼此的汗水與付出融為一體,孩子的未來更有韌勁。
04. 每天睡前閱讀
大多家長都重視閱讀,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大量買書,有的還會買故事機、點讀筆,甚至送孩子去上閱讀興趣班。
其實,讓孩子愛上閱讀,最好的方法就是親子閱讀。
故事機講得再繪聲繪色,也比不上父母熟悉的聲音。父母也無需花費太多的精力,就是每天在孩子睡前講一個故事,讓孩子伴隨父母的讀書聲入睡,那一定是孩子長大后的幸福記憶。
正如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說:妳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但妳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愿意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05. 多擁抱孩子
擁抱對于孩子的意義,很多父母并不清楚。
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的心理學恒河猴實驗證明,動物和人都存在皮膚饑餓的問題。 越小的孩子,越渴望親近人的接觸,擁抱能讓孩子感到滿足和安全。如果孩子長期處于皮膚饑餓的狀態,容易引發心理問題。
所以,父母說千百句「我愛妳」,往往抵不上一個溫暖的擁抱。父母多擁抱孩子,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也擁有更多的幸福感。
即使成功如李嘉誠,在回憶童年時,最難忘的依然是父親的擁抱。「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穩健而富有涵養的父親與我親密接觸時,常常會忍不住緊緊抱著我,并把我舉高。」
06. 親子旅游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講過,我們日常在書本學到的知識,訓練的僅僅是人的抽象思維能力。
一個孩子,即使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背得滾瓜爛熟,也不會有什麼感覺,只有真的置身于草原、沙漠,看見日落、炊煙,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為之感動和震撼。
當然,親子旅游的好處不僅于此。
台灣兒童教育家林靜怡從女兒5歲開始就帶她旅行,去過很多地方,最長的一次玩了50天。之所以花這麼多時間在親子旅游上,就是因為她感到:一家人在旅行中越來越親密,越來越有默契度。
童年時期,和父母一起游覽山川美景,這些經歷會沉淀在孩子心中,成為生命的底色。
為人父母,不僅要無條件愛自己的孩子,更要將愛融入日常和孩子的互動中,融入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新的一年,讓我們多陪孩子做這六件事吧,讓孩子從內心感到幸福,同時擁有應對世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