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又住院了,最近幾天是我一直陪護在側
昨天早上還目睹了這樣一幕
同病房的王奶奶,今年69歲,看上去是一個比較固執的老人
早上8:00到病房給外婆送飯時,發現王奶奶的柜子上已經堆了3份飯
有炒面、雞蛋、稀飯、還有涼皮
正說著吃早飯時,王奶奶的老伴譚爺爺又拎著新買的豆腐腦兒走來
他先是熟練地撐起飯板、然后給王奶奶披上外套并扶著坐起來
可當王奶奶發現豆腐腦里有鹵汁時當下就變臉了
她黑著臉開始嘮叨說:
「不吃了」
「你說說你能干些啥,買個飯都買不成」
「明知道我不能吃那些調料,你干嘛還要買」
譚爺爺聽完帶著歉意解釋說:「我忘記給人家交代了,你先湊合吃一些,中午再去買你喜歡吃的可口飯」
王奶奶沒有說話,生氣地躺在床上、蓋上被子開始裝睡
寬容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看著王奶奶固執地耍小孩脾氣,當時還擔心會爆發一場現實版的夫妻大戰
沒想到,譚爺爺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耐心地哄著說「你起來多少吃一些,哪怕就吃一口,我心里也會好受一些」
說罷,譚爺爺還輕輕地拉了幾下王奶奶,試圖能攙扶著起床吃一些早餐
可拉扯間反而令王奶奶心生煩躁,她突然大發脾氣說「不吃就是不吃,你以為我跟個孩子一樣,還要你哄著吃嗎」
看到怎麼都不起效果,譚爺爺又妥協說:「那好,我再重新去打一份沒有鹵汁的豆腐腦」
大概過了不到10分鐘,譚爺爺帶著新買的早餐歸來,一如既往地撐好飯板再扶起王奶奶,那一氣呵成的動作更是盡顯溫柔與細膩,這也很難想象是出自快80歲的老人身上
經過多番勸哄,王奶奶終于吃完了新買的那份豆腐腦,直到瞅著見底的打包盒,譚爺爺才露出放松的笑容
那一刻,我突然很羨慕王奶奶,也特別佩服譚爺爺的護妻寵妻
因為,不管王奶奶如何發脾氣、嘮叨、甚至數落,譚爺爺始終表現得寬容大氣
就拿餐后一小時來說,譚爺爺關心地問:「你剛才都沒吃多少飯,要不要我把炒面給你熱了吃」
王奶奶沒好氣地回答說:「你總是說我沒吃沒吃,我要是沒吃飯,現在怎麼還活得好好的」
此時,譚爺爺就像一個受了氣的「小媳婦」似的
他寬慰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說話方式,沒事,你不吃我吃了吧」
那一刻我才知道,一直忙進忙出的譚爺爺居然還沒有吃早餐
看著他吃著王奶奶早上賭氣不吃的幾份剩飯,我羨慕地說:「譚爺爺的脾氣真好,王奶奶您可真是太幸福了」
而說起發脾氣、較真和賭氣這些事情時,譚爺爺的爽朗笑聲更是滿滿的感染力
他告訴我:「人吶,就是要寬容、會想,喜歡發脾氣的人也就是那幾分鐘的事兒,哄一哄過去就好了,何必讓自己不開心、也給別人添堵呢」
聽完譚爺爺的話,我瞬間意識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寬容
寬容能直接解決問題
譚爺爺的寬容讓我看到了 硬朗氣質背后的大氣、與人格魅力
而寬容的魅力不只是如此,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還是解決問題的最簡單方式
有位媽媽的佛系教育,曾經就讓我看到了寬容背后的力量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季
女孩歡歡一大早就鬧脾氣,她非要穿春秋季節的艾莎公主裙上學
看了看外邊的零下溫度,媽媽好說歹說地規勸:
「現在外面的溫度還是太低了,建議不要穿那麼單薄的衣服」
「如果你非要穿這件連衣裙,里邊也要穿上厚保暖衣,再穿一件羽絨棉服」
歡歡聽說可以穿連衣裙眼里放光,但一提說穿保暖衣和厚棉服后,眼里當下就被憤怒和嫌棄取代
她嚷嚷著:「我不穿,我就要穿這件裙子」
暴脾氣來了之后,誰說都不管用,歡歡還暴躁地把媽媽新找的厚衣服扔到地上
見此一幕
媽媽并沒有繼續糾纏,她用寬容的語氣說:「沒事,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吧」
就那樣,原本穿著單薄衣服下樓的歡歡,還沒2分鐘就匆忙跑上樓又主動穿上了厚厚的棉襖
從那以后,媽媽才意識到,原來寬容才是解決問題的直接方式
尤其是產生不同意見分歧 時,你越是禁止越容易激發孩子的較勁心,與其固執糾正、不如寬容以待
而明知不妥,還讓孩子帶著錯誤出發,看起來是一種不負責的教育態度,實際上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畢竟,成功是失敗之母,不讓孩子親身體驗他所認為的執念,又何來自我成長的迷途知返呢
所以,寬容=放手,也是讓孩子獨立成長、堅強成長的教育策略
寬容是為了調節好氣氛
上國中時,班長許凱是我所見過最紳士的男生
印象當中,他的笑容很爽朗,為人處事方面也如春風一般讓人溫暖
尤其是遇到困難、或者家境不太好的學生,平時都會表現得格外關照
有一次,班里來了一個轉學生
聽說這個轉學生是一個復讀生,因為早年前叛逆不愿意讀書而輟學,體會到打工的辛苦后才回到學校繼續讀書
對于這個復讀生,同學們表現得似乎都不太友好
好幾次考試前,一些沒有眼力勁兒的同學就大肆宣揚說:
「我們班有個復讀生,他應該知道考試內容是什麼,如果能提前透露考試內容,我們是不是都能考滿分呢」
于是,轉學生身邊很快就圍繞了前來搗亂的同學
正當一籌莫展地焦慮不已的時候,許凱就像冬日里的暖陽成為了主持公道的正義化身
他幫助那個轉學生化解了尷尬,轉學生也因此獲得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而許凱雖然樂于助人、寬容大度,但他也有自己的處事原則
比如,該誰打掃衛生時除特殊病理情況,一般哪個同學的任務就由哪個同學完成
那一點也不隨意含糊的有緊有松,也起到了良好的班級氣氛帶動
像上體育課時活動教室被其它班級搶了,許凱也是不卑不亢地跟人講道理
都說一個人的寬容是講道理,一群人的寬容就是氣勢
我們班的真實情況就是那樣
在理智、和沉著的寬容氣氛帶動下,班里的同學跟著齊心協力,大家不吵不鬧地說明來意
最后,那節課的活動教室也成功回歸到集體班級
這件事情至今回憶起來還記憶猶新,如今也特別適用于育兒教育
寬容能使一個人的心胸更加寬闊,也具有集體性的榜樣、和氣氛調解效果
比如,孩子放學只看電視不寫作業這件事
寬容家長所看到的是孩子忘記了時間,也會用提醒的手法去感染、調節孩子的行動力
告訴孩子:「寶貝,你看看手機上的時間是幾點了,別忘了18:00點吃飯、20:00點前要寫完作業哦」
這種提醒+時間規劃,就是寬容下的氣氛調節、也是孩子自主意識的萌發
比起不斷催促、嘮叨和啰嗦,孩子也更需要在有緊有松的環境下歷練成長
寬容還是教育的接力棒
寬容在教育里之所以更符合健康的、科學性教育,主要是符合幼兒成長心智
相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更需要來自爸爸媽媽的理解和包容
像有些幼兒動不動就哭鬧、耍橫,一方面是博取同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獲取關注
某個炎熱的周末,游樂場外發生了這樣一幕
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女兒買冰激凌,姐姐9歲、妹妹4歲
剛靠近冰箱,姐姐和妹妹看上了同一款冰激凌,可那款冰激凌又恰恰賣斷貨了
陷入兩難境地的媽媽,思考了幾秒后把視線放在姐姐身上
她考驗式地問姐姐「你覺得這個冰激凌應該給誰吃呢」
姐姐吞了吞口水,有些猶豫地說:「還是讓給妹妹吃吧,我下次遇上了再吃也行」
聽完姐姐的建議,媽媽欣慰地說:「姐姐長大了,知道不跟妹妹搶東西了」
斜眼間,我似乎看到姐姐眼神里透露著一絲落寞
不過,媽媽最終的做法也值得稱贊
她并沒有偏小離大,而是采取剪刀石頭布的方式讓她們自己爭取結果
幾輪比賽下來,三局兩勝,姐姐贏得了唯一的冰激凌
妹妹雖然有些不開心,但也愿賭服輸
當姐姐開心地接過冰激凌后,她并沒有第一口嘗鮮、而是遞到妹妹面前
兩個人你一口、我一口的一幕,瞬間成為了一道美麗風景線,這也是寬容的力量
寬容使人心胸開闊、也能全方位地公正以待
正如媽媽的寬容,有了姐姐和妹妹公平競爭,也有了姐姐照顧妹妹的認賭服輸心情
可見,寬容還是教育里的接力棒,你是用什麼樣的態度教育孩子,孩子將來也會用這種態度回饋你
寬容前記得先寬容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
她熱情積極、工作踏實,不管是誰有需求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
幫忙值班當守、買飯點餐、借錢借車…
因為經常無條件幫忙,她一直都是公司走得最晚的那個人
後來,因為幫忙策劃方案的一個項目出了問題,朋友被大家一致吐槽:玩忽職守
為一個不屬于自己負責的項目承擔后果,朋友百口莫辯
而歷經多次針對、傷害后,她再也沒有了寬容的熱情,一個獨來獨往、更不想與人交涉
寬容乃大,寬容也是人心和品格的修養,但我們還需要注意:沒有邊界的寬容是不可取的
所以,寬容之前一定要記得先寬容自己,當我們或者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傷害、或針對時,就要記住先寬容自己再寬容別人
比如
孩子被警告「你不聽我的,我就再也不跟你玩,也不讓其他同學跟你玩」
小朋友之間很容易被這樣的威脅所限制,而我們在希望孩子寬容善良前也一定要告訴他們:寬容之前記得先寬容自己
那麼,關于教育孩子需要寬容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