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1985年版電視劇《八仙過海》,那在劇迷心目中的位置,絲毫不輸老版《西游記》《紅樓夢》《濟公》等經典電視劇。
要說在這部劇中最令人難忘的角色,那莫過于被眾星捧月的「何仙姑」。作為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她不僅法力超群,容貌也非常秀美出眾。
上世紀80年代,沒有美顏、濾鏡等磨皮手段,能在鏡頭前呈現「清水芙蓉」般的姿容,現實生活中的長相絕對不會差。
扮演何仙姑的這位女演員是被視為「亞視四俠女」之一的阮佩珍。阮佩珍曾入訓麗的電視台第四期藝員培訓班,同班同學有陳秀雯、謝國雄等。
后來紅遍亞洲的哥哥張國榮曾是麗的第二期藝員培訓班學員,因阮佩珍與他有過合作,也被人叫「張國榮的小師妹」,兩人還留下過珍貴的合影,也曾傳過緋聞。但張國榮曾表示阮佩珍是小家碧玉型,當年他欣賞的女演員是張艾嘉那種氣質女星。
那時的他們男帥女美,正值妙齡,站在一起特別養眼,當然兩人的關系只限友情。
阮佩珍的演藝生涯相對順利,她1977年在麗的參加演藝培訓,次年就受到重用,參演由小李飛刀作品改編的經典武俠劇《浣花洗劍錄》。她飾演的「水仙花」敢愛敢恨,真實可感,讓人非常入戲。
因樂于向前輩討教,演戲又認真,之后,阮佩珍又被安排演出了《奇女子》《俠盜風流》《新變色龍》《摩登神探》等劇。
不過阮佩珍當年多演配角,當時不少喜歡她的觀眾為她叫屈,覺得電視台的安排實在讓人費解。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1979年,麗的導演兼監制徐小明先生專門為阮佩珍量身打造了一部60集古裝大戲——《怒劍鳴》。
在這部電視劇中,阮佩珍飾演柳青蓮一角,搭檔潘志文、江漢、董驃、曹達華等演技派演員。
在拍攝該劇期間,阮佩珍面部患上皮膚病,曾一度想要辭演,幸有徐小明一直鼓勵她,后來堅持拍完。
該劇于當年圣誕檔播出,阮佩珍的扮相、演技均得到觀眾認可,后來該劇也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
之后,阮佩珍又接拍了不少劇集,像與張國榮合作的《小小心愿》,由米雪、劉松仁主演的《武俠帝女花》,以及根據清代俞萬春古典小說改編的《蕩寇志》等。
在麗的改組為亞視之后,阮佩珍繼續為其效力,參演了《四大名捕》《一江春水向東流》《十兄弟》《浮生三記》等劇的拍攝,多為古裝扮相。在《四大名捕》中,阮佩珍扮演與「冷血」有一段似有若無情感的「六扇門」女捕快姬瑤花,因演技精湛,風頭一度直逼女主角米雪。
阮佩珍息影前的最后一部戲是《八仙過海》。在這部電視劇中,她美麗善良,感情專一,既有智慧又有仙招,是個讓觀眾無法不喜歡的角色。
不過雖然電視劇體現了一定的道家思想,但大多觀眾關注的還是八仙懲惡揚善、施展絕技的各種「名場面」。
而這部劇之所以特別出彩,與劇組前往中國內地取景不無關系。確切說,《八仙過海》是亞視與山東電視台聯合出品的電視劇,當年曾到山東泰安、煙台等地取景,這也令電視劇有了開闊飄渺的視覺效果。
在《八仙過海》中,何仙姑被龍太子、藍采和與呂洞賓同時愛慕,可她始終心系呂洞賓。要提及的是,阮佩珍與呂洞賓的飾演者潘志文有過多次合作,二人的熒屏情侶形象深入人心。
當然,無論是與阮佩珍傳過緋聞的大帥哥張國榮,還是文質彬彬、一臉書生氣的潘志文,都不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拍完《八仙過海》之后,阮佩珍就與亞視解約了。兩年后,她嫁給了同為演藝培訓班學員的謝國雄。
兩人戀愛多年,也是男才女貌。但謝國雄的知名度遠不及阮佩珍,留下的影像資料也非常少。
阮佩珍結婚后,就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個性文靜的她,更享受家庭生活的安逸美滿。后來亞視舉辦活動,請來昔日的四俠女阮佩珍、麥翠嫻、葉玉萍、蔡善如接受訪問。
阮佩珍就表示當年拍戲真的太趕,有時上午拍下午就要播。想必也是因為這份辛苦,阮佩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隱退。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難得亮相的阮佩珍,已經不復早年端莊嫻雅的氣質,相反顯出幾分富態,看上去與普通中年婦女無異。想必離開公眾視線的她,并不那麼注重外在保養,而更享受自在的素人生活。
迄今有媒體報道阮佩珍,依然追憶當年的她,「靚到無人性。」
在阮佩珍那個年代,對于多數女性來說,家庭才是個人的終極歸宿。
同輩女星,命運多舛、婚姻不幸的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已經香消玉殞,像阮佩珍這樣能在事業巔峰期激流勇退,且毫無眷戀,其實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