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這個話題大家都不陌生,一直備受唾棄,它幾乎形成一種不好的代名詞,主要表現在不思上進,整天游手好閑,吃父母的飯,喝父母的,自己不工作,給父母造成極大的經濟負擔,就像吸血蟲一樣,吸著父母的心血。
「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們都接受到了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最后成功畢業。
現在 大學生越來越多,導致學歷越加貶值,于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畢業生想要找到一份工作實在是太難了,學生們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優勢,于是紛紛加入到考研的隊伍中,繼續考取學歷。
考研的人數逐年增加,呈直線上升趨勢,學生們為了提高競爭優勢,一直在備考當中,有很多學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就為了爭取考上理想的高等學府,最后就導致出現了很多 二戰生以及多戰生的身影,隨著時間的流逝, 就衍生出了一種新型啃老族。
「新型啃老」其實跟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因為現在 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都是被家長捧在手心里養長的,根本就 不愁吃穿,生活質量還算可以,一點都 沒有感受過經濟壓力。
可以說現在的學生們出生在經濟發達的時代下,有很多學生 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安逸圈里,好不容易到畢業后,步入社會后才感受到一點壓力,首當其沖的就是就業的壓力。
學生們陷入了 「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局勢中,甚至還有一些學生 為了逃避就業,選擇消極就業,其實他們就是 不想找工作,于是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不就業。
其中說道 考公和考研就是當代學生們選擇逃避就業的首要選擇,對于學生們選擇這兩條路,其實是值得鼓勵的,家長也全力支持, 給予精神上以及經濟上的幫助,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對此家長還以為 學生以后會有大出息。
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學生們 想要找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繼續躺平,家長以為學生自己非常用功,但是這都是假象, 家長可別被騙了,學生要是多次考不上,就 立馬讓學生就業吧,要不然也是在白白浪費時間,耽誤自己的前程。
分析:我們還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 當代的畢業生非常隨性,可以 用任性來形容,就算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但是畢業生 沒干多久就會選擇離職,一點都不帶猶豫的,這讓老板都無可奈何,內心哭訴:到底你是老板,還是我是老板?
這要是70后80后的畢業生,就算是再苦再累都愿意干,而且也不會經常換工作,有很多人選擇干一輩子,一直到退休,及時面對難題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放棄,但是 00后動不動就離職這是為什麼呢?
性格比較浮躁
現在的學生們成長環境都比較好,雖然普遍全民文化水平都提高了,但是部分地區經濟發展還處于不平衡階段,大多數家長的家庭條件還是不太如意,那麼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就會造成 性格比較浮躁,沉不下來心,就導致他們動不動就會離職,之后再次找工作。
吃不了生活的苦
獨生子女的好處就是能享受到家長們全部的愛,甚至有的時候是溺愛,這樣的孩子 沒吃過生活上的苦,也不能理解父母的不易,導致他們在遇到坎坷或者是不如意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最后承受不住,就會選擇離職。
經常眼高手低
現在的學生們都是具有高學歷的畢業生,都想要從事一份好的工作,但是現實卻只能從事普通的工作,薪資待遇都不是太理想,尤其在看到同等學歷的畢業生就能從事高薪水,好工作的時候,就會 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于是就導致他們經常 眼高手低,經常跳槽。
筆者想說:常言到 「烏鴉反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秉承著 百善孝為先,但是「 啃老族」卻違反了社會道德質量,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孩子成才,最后孩子沒有回報給自己,反而以這樣方式繼續壓榨父母,來讓自己的安逸享樂,這是非常 可恥的行為。
所以作為一個已經成年的畢業生,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父母,都要擁有獨立獲得經濟來源的能力, 拒絕做「巨嬰」,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付出以及父母的期望,這是 對自己負責的行為。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當代大學生啃老的方式?你經常離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