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每天在廚房打轉,廚藝增進了不少。
章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廚房好用&避坑細節,絕對是讓幸福感指數型增長的那種!
NO.1 水槽篇
台面小選單槽
單雙槽之爭在江湖已經很久了,其實單槽雙槽本身不是問題, 關鍵得夠大!
因為一般雙槽的大槽長度在40cm以內,常用的炒鍋直徑在28-34cm,加上鍋把,就算能放進去也很局促;而單槽一般長度55~80cm,洗鍋、洗粘板都不在話下。
并且單槽可以通過加 瀝水籃、瀝水網、果蔬盆實現雙槽的功能,但雙槽買定離手,之后可就沒的改了。
如果空間足夠,單盆長度≥60cm更好用;如果台面過小,只能配小單槽,那最好選深度≥20cm的,不易濺水,最好 搭配抽拉式水龍頭更佳哦!
台下盆更方便
挑好水槽,如何安裝也是個問題,比較主流的是台上式和台下式。台上式的優點是好安裝、承重強,缺點也顯而易見,四周容易積污漬,台面水漬不好清理。
台上盆四周用玻璃膠粘合,邊緣不好清潔
▼
而台下式不留清潔死角,從使用感受來講, 體驗感更佳, 但是由于施工難度復雜,一般需要多付安裝費。
除此,如果想安裝垃圾處理器,得提前考慮台下盆的承重問題。
買前和商家說明自己后期要安裝垃圾處理器,安裝時也有相關加固措施。常用的是台下盆下方粘貼石條,分擔水槽重量;或者安裝金屬支架,更穩妥可靠。
水槽在窗前,不要內開窗
水槽前的窗戶也是翻車重災區。稍不留意,可能窗戶就打不開了。
龍頭開關擋住內開窗
▼
為了避免水龍頭擋住窗戶,常用的方法是在窗戶開啟扇下做一個 固定窗,不影響上面的開合。
也可以選擇 內開內倒窗或者推拉窗。千萬別做成外開窗,因為水槽連著櫥柜,人再去開窗,身子得很外傾才能打開,危險系數與操作難度都比較高。
NO.2 櫥柜篇
別怕!大膽選白色櫥柜
很多朋友想選白色櫥柜,但糾結會不會變黃的問題。如果喜歡就大膽選吧!因為 不管什麼顏色,時間久了都會有一個氧化老舊過程。
白色變黃與否,和柜門材質密切相關。以前給柜門上漆,由于漆質量差,才會肉眼可見的發黃。
但現在大部分的品牌,油漆都會添加 耐黃變的物質,漆色變黃速度很慢,并且是自然泛黃,不太容易看出來。如果實在實在不放心,也可以選更保險的 免漆板。
除此之外, 陽光直曬和高溫也會加速白色櫥柜變黃的過程,所以窗戶邊或陽光直曬的地方,最好不做白色柜子,避免局部變黃,顏色不一。
合理利用窄台面
櫥柜標準進深為60cm,如果廚房面積有限,不妨考慮一下寬+窄的台面組合。
比如L型廚房,增加一個 35cm的窄台面/櫥柜,用來收納小廚電等雜物,收納效率直線提升!
高低台面
高低台面我們和大家安利多次了,想做高低台面的,可以收下這個萬能公式: 櫥柜台面高度=使用者身高÷2+5cm。也就是說,一個160cm的人,櫥柜高度至少是85cm;一個180cm的人,則需要95cm。
確定好台面高度后,再用這個數值減去8~10cm,就是 灶台的高度。如果家庭成員身高差距過大,以常下廚的人身高為準!
另一種相對準確的計算方法是 根據手肘的高度確定台面高度: 台面高度=手肘高度-10cm~15cm。
比如手肘高度為100cm,那麼台面高度要在85~90cm之間。用台面高度減去8~10cm,就是灶台的高度。
不過如果做飯頻率低,或者廚房台面過小,做高低台面的意義就不大了哦。
拉籃能少就少
拉籃我們一貫不推薦大家買,原因很簡單, 貴且真沒那麼方便。
就拿調料拉籃來說,炒個最簡單的菜也得四五個瓶瓶罐罐來回彎腰拿放,不如台面調味架好用。
調料的收納,最方便的辦法是:
● 不經常用的香料配料,放在抽屜里,做飯時拿個小碗提前備好,就不用手忙腳亂;
● 常用的油鹽醬醋,用置物架上墻,掛在爐灶旁邊,炒菜隨時拿很方便。
更絕一點的拉籃,連調味品的寬度都提前規劃好了,稍微粗點的生抽瓶就放不進去。如果確實喜歡廚房空無一物,記得 選擇可以調整寬度的櫥柜拉籃哦。
還有一種 吊柜垂直拉籃,拉下來和墻面置物架沒什麼兩樣。
其實都是借鑒日式櫥柜而來,只是價格高得離譜。(價格實力勸退,富貴人家隨意~)
日式櫥柜下拉式調味籃
▼
多做抽屜吧
在預算范圍內,建議大家多做抽屜,雖然價格要比柜門+層板貴一些,但這筆投資 絕對劃算,儲物性與便捷性能要遠高于柜子。
更極限收納,可以考慮 地腳抽,就是將櫥柜最底下收邊條的位置改成抽屜,也是日式櫥柜衍生而來,看上去榨干了空間,但在易潮、有蟑螂的地區有些水土不服。
還有把櫥柜踢腳線位置做成層板的,美名其曰給個子矮的人當墊腳凳,創意挺好,但花這錢屬實沒必要,不如踏踏實實跟著我們選擇合適的自己的櫥柜高度。
防濺油小絕招
經常下廚的伙伴可能知道,日積月累的煎炸爆炒,灶台前的墻面經常掛油污!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試一下 琺瑯板或者不銹鋼板。
二者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接縫,不容易藏匿污漬,而且很好打理,耐污性很強。不銹鋼板顏值不如琺瑯板,但卻更便宜,大家可以憑需選擇。
不想大動墻面的,還有這種便宜 的擋油板!據說是擋油防濺,有用過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使用體驗。
NO.3 燈光篇
廚房的燈光經常被大家忽略,傳統廚房經常是一盞吸頂燈搞定,看著雖也亮堂,但是人一站里面,就會產生各種陰影,洗菜、切菜還得錯開身,才能看得更清楚。
所以廚房最好采用 基礎照明+重點照明(水槽+櫥柜)的燈光布局。可以用吸頂燈、鋁扣板燈或者筒燈來提供基礎光源。
吊柜底部內嵌 條形燈帶作為補充照明,假如忘記提前預留電線,后期也可以買櫥柜燈帶,最好是感應式的,下廚時就算手上有油污也能一掃就亮。
如果水槽在單獨的一側,離主光源較遠,那麼在水槽上方也應該單獨加設一個光源。
位置 最好避開水槽正上方,而是往左右稍微偏移一點,以免彎腰有陰影。
多點位布燈
▼
因為廚房所有的照明都是為操作而服務的,所以燈具的亮度最好高一些,并且色溫盡量保持一致。
建議選擇 色溫≥4000K,顯色指數Ra≥90的光源,讓整個空間光線相對均勻明亮。
NO.4 插座篇
說的粗俗點,插座 盡量能多不少。具體的預留位置和數量要根據自己電器與櫥柜的擺放位置決定。
所以預留電位前就需要做好 櫥柜各區域的規劃布局了。可以對照下圖,留出最基本的電位。
NO.5 收納篇
低價版移動櫥柜——小推車
廚房儲物空間不夠,強烈推薦大家用小推車增加收納, 機動靈活,不占地,還極其便宜,有啥可嫌棄它的呢。
之前有朋友問到是否有開放式的儲物位置用來儲存姜蒜、土豆、洋蔥這類常溫蔬菜,小推車就是首選!
國外也有專門 帶通風口的抽屜用來存放需要陰涼通風的食材,如果有這個需求的,可以拿圖問問本地工廠。
永遠的神——伸縮桿
我愿稱伸縮桿為廚房永遠的神!尤其是對于小廚房來講,伸縮桿能大大提高收納效率。
比較常見的是用伸縮桿創造 墻面懸掛系統,伸縮桿變身橫桿,將廚房小工具掛起來,充分利用垂直空間,不占台面還好拿取。
除此之外,有些看上去難利用的空間,用它也能輕松搞定。比如櫥柜頂部安兩個升縮桿來收納鍋蓋,水槽下方一根伸縮桿解決清潔用品的收納;
還能安裝在柜子或者抽屜里起到分隔的作用,分門別類,更整齊干凈。
如果擔心膠貼的伸縮桿承重力不佳,也有 打孔式安裝的。總之廚房還沒用的上的小空間、小縫隙,不如試試交給伸縮桿解決吧!
懶人設計——開放格
將整體吊柜移到頂, 在吊柜底部加一層開放格。不僅極致利用了縱向空間,也避免了吊柜上方落灰。
開放格用來收納常用的瓶瓶罐罐,隨用隨取,很省事。
特別說明,選一台吸力強的抽油煙機,日常的油污真沒那麼多,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難打理哦。
最后還是那句老話,再多的方法與工具也比不上好習慣,做到 隨手整理才是廚房干凈整潔的終極秘訣!